图书介绍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第3分册 构造、地貌、第四纪、矿产、矿点检查、矿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第3分册 构造、地貌、第四纪、矿产、矿点检查、矿物
  • 地质部书刊编辑室编辑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新505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第3分册 构造、地貌、第四纪、矿产、矿点检查、矿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八章 地质构造的观察和研究1

一、绪言1

(一)小引1

(二)地质构造观察研究的尺度1

(三)不同尺度构造观察研究的任务2

(四)地质构造观察研究的方法3

二、构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4

(一)构造数据的收集5

(二)构造数据的图解处理8

三、岩层层理及成层顺序的观察17

(一)层理的识别18

(二)成层顺序的确定18

四、节理的观察和研究19

(一)节理性质的鉴别19

(二)节理的分期与配套23

(三)节理的频率24

(四)节理的测量及制图26

五、断层的观察和研究28

(一)断层类型及其力学性质28

(二)断层带的观察34

(三)断层的位移与断距38

(四)生长断层39

(五)隐伏断层40

(六)活动断层41

六、褶皱构造的观察和研究42

(一)褶皱的认识43

(二)褶皱形态特征的研究43

(三)褶皱内部次级构造的研究47

(四)褶皱形成时代的研究49

七、面理和线理的观察和研究50

(一)面理的观察和研究51

(二)线理的观察和研究54

八、构造的置换55

(一)函义55

(二)层理的置换过程55

(三)置换的识别58

九、构造的复合59

(一)引言59

(二)面理和线理的复合60

(三)褶皱的复合63

(四)断裂的复合68

(一)小引70

十、构造序列的建立70

(二)构造的世序71

(三)构造样式71

(四)构造序列及其特点72

(五)区域变质岩区形变和变质作用关系的研究73

第九章 地貌调查76

一、概述76

(一)区域地质调查中地貌调查的意义76

(二)地貌调查的任务78

(一)形态分析法79

二、地貌调查的基本方法79

(二)沉积物相分析法81

(三)动力分析法81

(四)实验研究法81

(五)遥感遥测技术的应用82

三、地貌调查的工作程序85

(一)准备工作85

(二)解译、调绘阶段85

(三)总结工作87

四、各类地貌的调查89

(一)岩石地貌89

(二)构造地貌90

(三)山岳地貌91

(四)平原地貌93

(五)河流地貌97

(六)岩溶地貌101

(七)冰川地貌103

(八)滨岸地貌104

(九)风成地貌106

(十)黄土地貌108

五、砂矿区地貌调查109

一、概述113

第十章 第四纪地质调查113

二、第四纪堆积物的岩石类型和成因类型114

(一)常见的岩石类型及其野外鉴定114

(二)主要成因类型及其鉴定方法117

三、第四纪地层的划分124

(一)划分标志124

(二)第四纪分期128

(三)我国第四纪地层概述130

四、气候地层学的基本手段和工作方法139

(一)测定古气候的常用方法139

(三)气候地层学的辅助方法144

(二)冰期的划分依据144

(四)地层划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48

(五)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中航空摄影资料的应用149

(六)卫星象片第四纪地层目视解译151

五、第四纪地质调查方法及制图156

(一)调查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156

(二)观察点的主要工作157

(三)第四纪地质剖面158

(四)第四纪地质制图的基本原则160

(五)第四纪地质图的基本内容和表示方法163

(一)构造前提166

第十一章 区域矿产调查的地质前提及找矿标志166

一、找矿地质前提166

(二)岩浆岩前提176

(三)岩性前提184

(四)地层、岩相、古地理前提185

(五)地球化学前提187

(六)变质前提及其它前提190

二、一些主要矿产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192

(一)铁矿192

(二)锰矿196

(三)铬铁矿199

(四)铜矿203

(五)铅锌矿210

(六)铝土矿212

(七)菱镁矿227

(八)镍矿230

(九)钴矿239

(十)钨矿246

(十一)锡矿248

(十二)钼矿268

(十三)汞矿269

(十四)锑矿271

(十五)铂矿275

(十六)金矿279

(十七)稀有分散元素矿产281

(十八)铀、钍矿284

(十九)磷矿287

(二十)硫铁矿与自然硫301

(二十一)砷矿303

(二十二)盐类矿产304

(二十三)萤石307

(二十四)石棉308

(二十五)膨胀珍珠岩原料310

(二十六)云母312

(二十七)金刚石313

(二十八)美术工艺矿物原料319

(二十九)煤325

(三十)油页岩333

(三十一)地热资源333

第十二章 矿点检查341

一、矿点检查341

(一)矿点踏勘341

(二)矿点检查评价343

(二)老窿调查的内容348

二、老窿调查348

(一)老窿调查的意义348

(三)老窿调查的步骤与方法349

(四)调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49

第十三章 野外矿物鉴定及简易分析352

一、鉴定表索引352

(一)条痕黑色(包括亮彩色)——本类矿物绝大部分属金属光泽的矿物352

(二)条痕褐色、红色、黄色——本类矿物多属半金属光泽或金刚光泽的矿物353

(三)条痕蓝色、绿色——包括有铜铀云母、钙铀云母、硅孔雀石353

(四)条痕无色、白色——本类矿物绝大多数属玻璃光泽的矿物353

(一)表13-1条痕黑色(金属光泽),银白、锡白、铅灰、铁黑色,硬度小于5.5,解理明显354

二、矿物鉴定表354

(二)表13-2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银白、锡白、铅灰、钢灰、铁黑色,硬度小于5.5,解理无或不明显356

(三)表13-3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银白、锡白、铅灰、钢灰、铁黑色,硬度等于或大于5.5360

(四)表13-4条痕黑色或亮彩色(金属光泽),其他金属色,硬度小于5.5363

(五)表13-5条痕黑色(金属光泽),其他金属色,硬度等于或大于5.5366

(六)表13-6条痕红色、黄色、褐色(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硬度等于或小于2.5368

(七)表13-7条痕褐色、红色、黄色(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硬度2.5—5.5371

(八)表13-8条痕褐色、红色、黄色(半金属光泽或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大于5.5373

(九)表13-9条痕蓝色、绿色(玻璃光泽)376

(十一)表13-11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小于2.5,无味感379

(十)表13-10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硬度等于或小于2.5,有味感379

(十二)表13-12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2.5—5.5,加盐酸冒泡384

附:部分碳酸盐矿物染色法介绍388

(十三)表13-13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2.5—5.5,加盐酸不冒泡,解理明显391

(十四)表13-14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2.5—5.5,加盐酸不冒泡,解理无或不明显394

(十五)表13-15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大于5.5,解理明显398

(十六)表13-16条痕无色、白色(玻璃光泽、金刚光泽),硬度等于或大于5.5,解理无或不明显406

附:野外简易化学鉴定分析箱设备413

****414

地貌调查、第四纪地质调查(第九、十章)的照片414

区域矿产调查的地质前提及找矿标志(第十一章)的照片4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