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胡德坤,宋俭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461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高等学校-教材;中国-现代史-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在近代世界的落伍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

1.1 璀璨的中华文明与古代中国的强盛2

1.1.1 独步世界的农耕文明2

1.1.2 博大精深的古代思想文化4

1.1.3 雄踞东方的多民族统一国家6

1.2 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7

1.2.1 西方资本主义扩张与早期中西关系7

1.2.2 近代前夜清王朝由盛转衰11

1.3 列强入侵与中国国家主权的沦丧16

1.3.1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列强对华武力入侵16

1.3.2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国家主权的沦丧21

1.4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26

1.4.1 中国社会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26

1.4.2 自然经济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28

1.5.1 明后期以降之“西学东渐”31

1.5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嬗变31

1.5.2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嬗变33

第2章 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36

2.1 历史大变局冲击下的两大传统力量37

2.1.1 爱国军民抵御外侮、保卫社稷家园37

2.1.2 近代社会中民众的悲惨处境40

2.1.3 封建统治阶级的状况42

2.2.1 旧式农民大起义的延续与终结45

2.2 社会剧变中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反抗运动45

2.2.2 民众面对新课题的抉择52

2.3 清王朝的自强运动55

2.3.1 “变事”不“变制”的自强运动55

2.3.2 被动应变的清末新政58

第3章 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63

3.1 近代新兴阶级的形成与救亡图存的新追求63

3.1.1 民族工商业的初步发展与新兴阶级的产生63

3.1.2 维新思潮的兴起66

3.1.3 民主共和思想的萌生68

3.2 变法维新与早期思想启蒙70

3.2.1 民族危机的深重与变法运动的兴起70

3.2.2 戊戌变法失败与早期思想启蒙的推进73

3.3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76

3.3.1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兴起76

3.3.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79

3.3.3 武昌起义81

3.3.4 中华民国的建立84

3.4 民国初年的政局与社会变动87

3.4.1 议会政治的破产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87

3.4.2 共和与专制的较量89

3.4.3 辛亥革命前后的边疆危机94

3.4.4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变动96

第4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国民革命102

4.1.1 五四运动103

4.1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03

4.1.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06

4.1.3 五四时期的各种新思潮109

4.2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12

4.2.1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12

4.2.2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15

4.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农运动116

4.3.1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政局与社会118

4.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118

4.3.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的兴起120

4.4 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的失败124

4.4.1 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124

4.4.2 统一战线的破裂与国民革命失败126

4.4.3 国民革命与中国社会变动128

第5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133

5.1 南京国民政府的初期统治与社会矛盾134

5.1.1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社会矛盾134

5.1.2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内政外交137

5.1.3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经济政策140

5.1.4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思想文化142

5.2 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145

5.2.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145

5.2.2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土地革命的开展148

5.2.3 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与战略转移151

5.3 中间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其活动154

5.3.1 中间派别的出现154

5.3.2 第三党的政治主张与活动157

第6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61

6.1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62

6.1.1 日本的侵华政策与“九一八”事变162

6.1.2 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64

6.1.3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166

6.1.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69

6.2.1 “七七”事变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71

6.2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启171

6.2.2 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172

6.2.3 敌后战场的开辟174

6.3 中华民族的艰苦抗战176

6.3.1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76

6.3.2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持与发展179

6.3.3 正面战场的战斗与大后方的建设181

6.3.4 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与暴行183

6.3.5 中国的反攻与日本的失败187

6.4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华民族复兴基础的奠定188

6.4.1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188

6.4.2 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定190

6.4.3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的进步192

第7章 中国命运的抉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6

7.1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与和平建国的努力197

7.1.1 国际新格局中的中国197

7.1.2 国内不同的建国主张与和平建国的努力200

7.2 围绕中国前途的大决战204

7.2.1 国民党政权的独裁内战政策及其统治危机204

7.2.2 “中间道路”的终结与民主党派的继续抗争209

7.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211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217

7.3.1 中国共产党领导筹划建国217

7.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9

第8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223

8.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224

8.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224

8.1.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28

8.2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234

8.2.1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234

8.2.2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发展240

8.3.1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全面内乱246

8.3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246

8.3.2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49

第9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255

9.1 历史性的转折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256

9.1.1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起步256

9.1.2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62

9.1.3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波折与治理整顿266

9.2.1 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开启269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269

9.2.2 新阶段的经济建设271

9.2.3 新阶段的政治建设273

9.2.4 新阶段的文化建设277

9.2.5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与对外开放的新局面280

9.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85

9.3.1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变迁285

9.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领的提出288

结束语 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与光明前景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