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贸易 原理·政策·实务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宪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0949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6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89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贸易 原理·政策·实务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导言1
0.1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1
0.1.1 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1
0.1.2 研究、学习国际贸易的重要性3
0.2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本书的结构安排5
0.2.1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5
0.2.2 本书的结构安排5
0.2.3 学习国际贸易应具备的基础6
0.3 国际贸易的分类7
0.3.1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7
0.3.2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8
0.3.3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8
0.3.4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9
0.3.5 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和邮购贸易10
0.4.1 国内法11
0.4 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11
0.3.7 单证贸易和无纸贸易11
0.3.6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和易贷贸易11
0.4.2 国际贸易条约12
0.4.3 国际贸易惯例13
重要名词13
思考题14
1.1.1 国际贸易的产生17
1.1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17
1 国际贸易发展简史17
原理篇17
1.1.2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18
1.1.3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19
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20
1.2.1 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20
1.2.2 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21
1.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22
1.3.1 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22
1.4.1 向帝国主义过渡到-战前时期(1870~1914年)23
1.4 帝国主义时期前期(1870~1938年)的国际贸易23
1.3.2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23
1.4.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1914~1938年)26
1.5 当代的国际贸易28
1.5.1 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28
1.5.2 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分布的变化29
1.5.3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急剧发展31
1.5.4 国际贸易格局的集团化发展33
1.5.5 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34
思考题36
2 国际分工37
2.1 国际分工概述37
2.1.1 国际分工的产生37
2.1.2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38
2.2 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41
2.2.1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41
2.2.2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42
2.2.3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44
2.2.4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45
2.3.1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47
2.3.2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47
2.3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7
2.3.3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48
2.3.4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48
2.3.5 国际分工影响-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49
重要名词49
思考题49
3.1.1 世界市场的形成50
3 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50
3.1 世界市场50
3.1.2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特征53
3.2 国际价值56
3.2.1 国际价值的涵义56
3.2.2 国际价值的形成57
3.2.3 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因素58
3.3.1 国际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60
3.3 国际价格60
3.3.2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61
3.3.3 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64
3.4 价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与不平等交换问题66
3.4.1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66
3.4.2 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68
重要名词70
思考题70
4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71
4.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71
4.1.1 重商主义及其对外贸易学说72
4.1.2 重商主义贸易政策74
4.1.3 重商主义贸易学说简评76
4.2 绝对利益论77
4.2.1 亚当·斯密与绝对利益论77
4.2.2 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论点78
4.2.3 绝对利益论的进一步说明80
4.2.4 绝对利益论简评81
4.3 比较利益论82
4.3.1 大卫·李嘉图与比较利益论82
4.3.2 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假定前提83
4.3.3 比较利益论的内容84
4.3.4 比较利益论的进一步分析84
4.3.5 比较利益法则的例外情况85
4.3.6 比较利益论简评86
4.4.1 分析工具87
4.4 比较利益论的现代分析87
4.4.2 均衡分析93
4.4.3 简评97
重要名词97
思考题98
5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二)99
5.1 相互需求论99
5.1.1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99
5.1.2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103
5.1.3 相互需求论简评109
5.2 要素禀赋论110
5.2.1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与要素禀赋论110
5.2.2 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112
5.2.3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113
5.2.4 要素颤赋论114
5.2.5 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117
5.2.6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的国际贸易理论简评119
5.3 里昂惕夫之谜119
5.3.1 里昂惕夫与里昂惕夫之谜121
5.3.2 对要素禀赋论的检验--里昂惕夫之谜121
5.3.3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123
5.4 里昂惕夫之谜简评126
重要名词127
思考题127
6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129
6.1 可获得性说129
6.2 熟练劳动说131
6.3 人力资本说132
6.4 研究开发要素说133
6.5 偏好相似说134
6.6 技术差距论136
6.7 产品生命周期说138
6.8 原料周期说141
6.9 规模报酬递增说142
6.10.1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144
6.10 产业内贸易理论144
6.10.2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146
6.10.3 产业内贸易的规范模型148
6.10.4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150
6.11 国家竞争优势说151
6.11.1 国家竞争优势说要旨151
6.11.2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152
6.11.3 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155
思考题156
重要名词156
6.11.4 国家竞争优势说简评156
7 西方宏观国际贸易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158
7.1 封闭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158
7.1.1 封闭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平衡的条件158
7.1.2 在封闭经济体制下制约国民经济平衡的原理160
7.2 开放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162
7.2.1 开放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平衡的条件162
7.2.2 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平衡的作用163
7.3.1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164
7.3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164
7.3.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165
7.3.3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166
重要名词167
思考题167
8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对派--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新发展168
8.1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168
8.2.1 保护幼稚工业论提出的历史背景170
8.2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170
8.2.2 保护幼稚工业论的理论基础171
8.2.3 保护幼稚工业论的理论依据172
8.2.4 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论点173
8.2.5 保护幼稚工业论简评175
8.3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177
8.3.1 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177
8.3.2 中心-外围论简评180
8.4 主张保护贸易的其他论点181
8.4.1 改善国际收支论181
8.4.2 改善贸易条件论182
8.4.3 增加政府收入论182
8.4.4 收入再分配论183
8.4.5 矫正国内扭曲论184
8.4.6 维护公平贸易论185
8.4.7 保护就业论186
8.4.9 经济多样化论187
8.4.8 国家安全论187
8.5 保护贸易新理论188
8.5.1 战略贸易论188
8.5.2 管理贸易论192
重要名词193
思考题193
9.1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194
9.1.1 西方传统理论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194
9 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194
9.1.2 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探讨199
9.1.3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203
9.2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理论207
9.2.1 进口替代战略207
9.2.2 出口导向战略210
9.2.3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小结215
重要名词215
思考题215
10.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219
10.1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219
政策篇219
10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219
10.1.2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220
10.1.3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221
10.2 当代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222
10.2.1 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倾向222
10.2.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223
10.2.3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224
10.3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226
10.3.1 进口替代战略下的对外贸易政策227
10.3.2 出口替代战略下的对外贸易政策227
10.3.3 横向联合政策228
10.3.4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改革229
10.4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230
重要名词232
思考题232
11.1.1 关税的涵义233
11 关锐(一)233
11.1 关税的涵义和作用233
11.1.2 关税的作用234
11.2 关税的种类236
11.2.1 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236
11.2.2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239
11.3 关税的征收249
11.3.1 关税的征收方法249
11.3.2 关税的征收依据252
11.3.3 关税的征收程序256
重要名词256
思考题257
12 关税(二)258
12.1 关税的经济效应258
12.1.1 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258
12.1.2 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261
12.2.1 关税与提供曲线及经济福利263
12.2 最适关税263
12.2.2 最适关锐265
12.2.3 关税报复266
12.3 关税的保护程序267
12.3.1 关税水平267
12.3.2 名义保护率268
12.3.3 有效保护率269
12.3.4 关税结构271
12.4.1 名义关税水平和结构272
12.4 中国的关税现状272
12.4.2 关税有效保护率273
12.4.3 关税收入和关税减免275
重要名词276
思考题276
13 非关税壁垒277
13.1 概述277
13.1.1 非关税壁垒的涵义277
13.1.2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278
13.1.3 非关税壁垒的作用279
13.2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280
13.2.1 进口配额制281
13.2.2 “自动”出口配额制285
13.2.3 进口许可证制288
13.2.4 外汇管制290
13.2.5 进口押金制292
13.2.6 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293
13.2.7 国内税294
13.2.8 进出口的国家垄断295
13.2.9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295
13.2.10 海关程序296
13.2.11 技术性贸易壁垒298
13.2.12 绿色壁垒299
13.3 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301
13.3.1 进口配额制的经济效应301
13.3.2 配额效应与关税效应之比较302
13.4 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的比较304
重要名词305
思考题305
14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306
14.1 鼓励出口措施306
14.1.1 出口信贷306
14.1.2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308
14.1.3 出口补贴309
14.1.4 商品倾销312
14.1.5 外汇倾销315
14.1.6 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316
14.2 出口管制措施318
14.2.1 出口管制的对象318
14.2.2 出口管制的形式319
14.2.3 出口管制的程序321
重要名词324
思考题324
15.1.2 经济特区的特点325
15.1.1 经济特区的涵义325
15.1 世界经济特区概述325
15 经济特区325
15.1.3 经济特区的历史发展326
15.2 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328
15.2.1 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328
15.2.2 保税区329
15.2.3 出口加工区329
15.2.4 科学工业园区330
15.2.5 自由边境区和过境区331
15.2.6 综合型经济特区331
15.3 中国的经济性特区332
重要名词334
思考题335
16 区域经济一体化336
16.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336
16.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336
16.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337
16.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和趋势339
16.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概况339
16.2.2 主要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340
16.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及影响349
16.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动因349
16.3.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350
16.4 经济一体化理论354
16.4.1 关税同盟理论355
16.4.2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363
重要名词365
思考题366
17 贸易条约与协定367
17.1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涵义367
17.2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368
17.2.1 贸易条约368
17.2.4 支付协定369
17.2.3 贸易议定书369
17.2.2 贸易协定369
17.2.5 国际商品协定370
17.3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结构371
17.4 贸易条约与协定中所依据的法律原则372
17.4.1 最惠国待遇原则372
17.4.2 国民待遇原则373
17.4.3 互惠原则373
重要名词374
思考题374
18 世界贸易组织375
18.1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75
18.1.1 关贸总协定的产生375
18.1.2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内容及基本原则377
18.1.3 关贸总协定的历次谈判回顾379
18.1.4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381
18.2 世界贸易组织385
18.2.1 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386
18.2.2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387
18.2.3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388
18.2.4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机构390
18.2.5 世界贸易组织体制的特点392
18.2.6 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394
18.3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396
18.3.1 中国与关贸总协定397
18.3.2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398
18.3.3 中国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399
18.4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市场402
18.4.1 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产品市场402
18.4.2 世贸组织与中国工业品市场403
18.4.3 世贸组织与中国服务业市场406
重要名词407
思考题407
19.1.1 贸易术语的概念411
19.1 贸易术语及其国际惯例411
19.1.2 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411
实务篇411
19 国际贸易术语411
19.2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413
19.2.1 对三种贸易术语的基本解释414
19.2.2 在具体业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15
19.3 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417
19.3.1 “贷交承运人”的概念417
19.3.2 和传统贸易术语的比较418
19.4.2 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419
19.4 其他贸易术语419
19.4.1 工厂交货(……指定地点)419
19.4.3 边境交货(……指定地点)420
19.4.4 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420
19.4.5 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420
19.4.6 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421
19.4.7 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421
19.5 贸易术语的表达421
19.6 贸易术语的使用422
重要名词423
思考题423
案例题424
20 主要贸易条件425
20.1 商品的品名品质425
20.1.1 商品的品名425
20.1.2 商品的品质426
20.2.1 常见的度量衡制度428
20.2 商品的数量428
20.1.3 品质条款428
20.2.2 计量单位429
20.2.3 计算重量的方法429
20.2.4 合同中的数量条款430
20.3 商品的包装431
20.3.1 运输包装的类型432
20.3.2 运输包装的标志432
20.3.3 关于中性包装和定牌问题433
20.4.2 计价货币434
20.4 商品的价格434
20.4.1 进出口商品的计价原则434
20.4.3 佣金和折扣435
20.4.4 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436
重要名词437
思考题437
案例题438
21.1 运输方式439
21.1.1 海洋运输439
21 国际货物运输439
21.1.2 铁路运输442
21.1.3 航空运输443
21.1.4 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445
21.2 运输单据446
21.2.1 海运提单446
21.2.2 铁路运单448
21.2.3 航空运单448
21.3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449
21.2.5 多式联运单据449
21.2.4 海运单449
21.3.1 交货时间450
21.3.2 分批装运和转运450
21.4 国际货运代理451
重要名词453
思考题453
案例题453
22.1.1 保险利益454
22.1 海上运输保险的承保范围454
22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454
22.1.2 风险455
22.1.3 损失455
22.1.4 费用456
22.1.5 外来风险的损失457
22.2 我国海运货物保险险别457
22.2.1 基本险457
22.2.2 附加险459
22.3 英国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条款460
22.4 我国进出口货物保险的做法461
22.4.1 出口保险461
22.4.2 进口保险461
22.4.3 保险金额与保险费462
22.4.4 保险索赔462
重要名词463
思考题463
案例题464
23 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465
23.1 商品检验465
23.1.1 商品检验的意义465
23.1.2 检验的时间和地点466
23.1.3 检验机构467
23.1.4 法定检验和公证鉴定467
23.2 违约和索赔468
23.2.1 违约责任468
23.2.3 合同中的索赔条款469
23.2.2 索赔和理赔469
23.3 不可抗力470
23.3.1 不可抗力的涵义470
23.3.2 不可抗力条款470
23.3.3 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471
23.4 仲裁472
23.4.1 争议的解决方式472
23.4.2 仲裁协议473
23.4.3 仲裁机构和仲裁程序474
23.4.4 仲裁裁决的执行476
重要名词476
思考题476
案例题477
24 国际贸易结算478
24.1 票据478
24.1.1 汇票478
24.2.1 汇付482
24.2 汇付和托收482
24.1.4 变形票据482
24.1.3 支票482
24.1.2 本票482
24.2.2 托收484
24.3 信用证486
24.3.1 信用证的概述486
24.3.2 信用证的当事人和一般业务程序487
24.3.3 信用证的内容492
24.3.4 信用证的业务特点493
24.3.5 信用证的种类494
24.4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497
24.5 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499
24.5.1 银行保函499
24.5.2 备用信用证500
24.5.3 保函和备用信用证在分期付款和延期付款中的应用500
24.6 国际保理501
24.6.1 保理机构501
24.6.2 国际保理业务的当事人及业务程序501
24.6.3 采用国际保理的注意事项502
重要名词503
思考题503
案例题503
25 交易磋商和合同签订505
25.1 交易磋商的主要环节505
25.1.1 询盘505
25.1.2 发盘505
25.1.4 接受506
25.1.3 还盘506
25.2 发盘和接受507
25.2.1 发盘507
25.2.2 接受509
25.3 合同的订立510
重要名词511
思考题511
案例题512
26.1.1 货物的品质必须符合合同的规定和法律的要求513
26 出口合同的履行513
26.1 备货513
26.1.2 交货数量应符合合同的规定514
26.1.3 货物包装应与合同和法律的要求一致515
26.1.4 按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516
26.2 报验516
26.3 落实信用证517
26.3.1 催证517
26.3.2 审证517
26.3.3 改证519
26.3.4 信用证的融资520
26.4 托运、保险和报关520
26.4.1 托运520
26.4.2 保险521
26.4.3 报关522
26.5 制单结汇523
26.5.1 制作出口单据523
26.5.2 交单结汇531
思考题533
26.5.3 单证不一致时出口商可采取的措施533
重要名词533
27 进口合同的履行534
27.1 开立信用证534
27.1.1 申请开证534
27.1.2 开证注意事项535
27.2 运输和保险536
27.2.1 运输536
27.2.2 保险537
27.3 审单和付款538
27.3.1 审单538
27.3.2 付款或拒付540
27.4 接货和报关540
27.4.1 接货540
27.4.2 报关541
27.4.3 担保放行和保税货物542
27.5.2 索赔注意事项543
27.5 索赔543
27.5.1 索赔对象543
重要名词544
思考题544
28 贸易方式545
28.1 租赁贸易和补偿贸易545
28.1.1 租凭贸易545
28.1.2 补偿贸易550
28.2 包销、代理和寄售553
28.2.1 包销554
28.2.2 代理555
28.2.3 寄售557
28.3 招标投标和拍卖559
28.3.1 招标和投标560
28.3.2 拍卖562
28.4 对外加工装配贸易564
28.4.1 加工装配贸易的形式和特点564
28.4.2 加工装配合同的主要内容566
28.4.3 我国对加工装配贸易的管理568
思考题569
附件570
附件一 不可撤销信用证570
附件二 汇票573
附件三 商业发票574
附件四 海运提单574
附件五 保险单574
附件六 装箱单576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578
附录二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627
附录三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652
附录四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700
附录五 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725
中英文术语索引735
参考文献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