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
  • 王春英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4609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县-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四川省-1928~1949;县-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西藏-1928~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学术动态及研究趋势2

(一)研究模式的创立3

(二)地方精英阶层的研究现状7

(三)地方行政权力结构的探讨16

二、选题缘由与史料来源26

(一)选题理由27

(二)主要资料28

三、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31

第一章 国民政府县政改革初衷与背景33

一、民国治下的“地方”及“地方政府”理念34

(一)传统的“地方”概念34

(二)民国时期“地方”理念的树立35

二、地方改制目标及原则的确立39

(一)地方建设目标39

(二)实施原则的颁行41

(三)考核制度的建立42

三、县政改革背景43

(一)“县政”涵义之衍变43

(二)县政整改原因45

(三)县政整改过程49

第二章 防区行政下的四川“地方自治”56

一、县级政权的改编58

(一)改组机构基本承袭旧制58

(二)地方政务的有限扩充64

(三)县长任期短暂不定66

(四)县政运作受到牵制67

(五)政令推行的简略途径68

二、地方建设的艰难推进74

(一)市政整理74

(二)整顿教育75

(三)兴办实业76

(四)发展文化事业78

三、地方参与政治雏形80

(一)地方自治区域的划定与撤并80

(二)区长委派制与区公所的设立82

(三)基层调解委员会的成立83

(四)自治人员的短期培训84

(五)袍哥团阀的发展势头85

第三章 官僚化县政机构在川康地区的形成88

一、裁局改科与县政府内部组织调整88

(一)县政机构及行政经费的配置89

(二)县政职员的文化特征90

二、区署制的广泛推行91

(一)区制沿革与发展特征92

(二)区署职掌及辅政效用97

(三)区署制度存废实验99

三、保甲制度与乡村行政职权的强化102

(一)四川“团练”与保甲制度的恢复103

(二)保甲职权的扩展104

(三)四川保甲的强化特征106

四、四川基层行政机构的系统化111

(一)县以下行政网络的形成112

(二)地方行政势力崭露头角112

(三)整顿社团与士绅势力的削弱117

第四章 新县制与地方行政“一元化”122

一、分层负责制度的推行123

(一)县政府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123

(二)县府分科及其职能的复杂化125

(三)机构纷更与行政开支的增长129

二、“三位一体”制与乡镇行政独立性132

(一)乡镇行政机构的调整132

(二)乡政保甲人员的甄审任用133

(三)乡镇保甲职员的低微待遇135

三、县政议事机关的设置137

(一)县临时参议会及参议会的成立及其影响138

(二)乡镇保民代表选举制的推行140

(三)基层民意组织的行政化特征143

第五章 基层管理与行政效率151

一、县政人员训练事业的创办152

(一)四川县政训练创办宗旨152

(二)县政训练管理体系的建立154

(三)县训方式及其作用156

二、县政管理的“制度化”158

(一)地方行政会议的多样性159

(二)县政机关管理的复杂化161

(三)县政人员甄审制度的推行163

三、地方政务的实施成效168

(一)民俗之“求速”革除168

(二)烟毒查禁起伏跌宕170

(三)政令的繁重与变形实施174

四、地方行政弊端177

(一)基层职员缺乏基本生活保障177

(二)地方官员更换频繁182

(三)行政经费支绌牵制183

(四)敷衍贪污弊政成风184

第六章 地方社会控制中的权力较量188

一、基层税课职能的“合理化”189

(一)税种增辟及征派形式“合法化”190

(二)税收增长与地方财政入不敷出198

(三)征税矛盾尖锐化202

二、地方教育阵地的争夺207

(一)地方政权加大了教育投入209

(二)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211

(三)私立教育受到限制212

(四)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渗入213

三、精英阶层与行政“合作”关系的形成217

(一)地方社会团体的行政化趋势217

(二)贸易市场的权利角逐221

(三)乡绅“告发”对基层官吏的制约223

第七章 结语225

附图表233

参考文献276

致谢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