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语复音词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冯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132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水语-复音字-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语复音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1.1 水族、水语概况1
1.1.1 水族概说1
1.1.2 水语概说2
1.2 水语词汇研究的意义7
1.2.1 水语研究概况7
1.2.2 水语词汇研究的意义8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0
1.3.1 研究的内容10
1.3.2 研究的方法12
1.4 材料的来源13
第二章 水语词汇概述15
2.1 词的语音特点15
2.1.1 语音系统15
2.1.2 词的音节特点18
2.2 语素、词、词组20
2.2.1 词素和语素20
2.2.2 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21
2.2.3 复合语素28
2.2.4 词的性质特征和表现形式28
2.2.5 词和词组的区别34
2.3 词的类别35
2.3.1 单音词和复音词36
2.3.2 单纯词和合成词37
2.3.3 实词和虚词38
2.3.4 固有词和外来词41
2.4 词的构成方式44
2.4.1 单音词的构词方式44
2.4.2 复音词的构词方式47
2.4.3 复合词的结构模式与句法结构模式之间的关系51
第三章 水语复音名词55
3.1 概述55
3.1.1 名词的性质与特点55
3.1.2 复音名词的结构方式59
3.1.3 复音名词的造词方式62
3.2 亲属称谓69
3.2.1 亲属称谓系统69
3.2.2 亲属称谓词的特点73
3.2.3 亲属称谓词的构词方式74
3.2.4 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内涵75
3.3 植物名词76
3.3.1 植物名词的种类77
3.3.2 植物名词的特点与构词方式78
3.3.3 植物名词分类的文化内涵79
3.4 动物名词81
3.4.1 动物名词的种类81
3.4.2 动物名词的特点84
3.4.3 动物名词的造词方式85
3.4.4 动物性别语素构词语序的变异86
3.5 水语地名95
3.5.1 地名的命名方式95
3.5.2 地名的特点103
3.5.3 复音地名的构词方式106
3.5.4 地名的文化内涵107
3.6 带“ni4、“la?k8”、“?ai3”语素的复音名词111
3.6.1 带“ni4”语素的复音名词111
3.6.2 带“la?k8”语素的复音名词119
3.6.3 带“?ai3”语素的复音名词122
第四章 水语复音形容词126
4.1 概述126
4.1.1 复合式形容词的构词方式127
4.1.2 附加式形容词的构成方式128
4.2 形容词生动形式128
4.2.1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类型128
4.2.2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构成方式131
4.2.3 形容词生动形式后附成分的属性134
4.2.4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135
4.2.5 水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与壮侗语族语言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比较140
4.2.6 水语形容词生动形式与汉语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比较145
4.3 复音颜色词155
4.3.1 颜色词的分类156
4.3.2 复音颜色词的构成方式156
4.3.3 颜色词的的特点157
4.3.4 水语复合颜色词与汉语复合颜色词的比较159
第五章 水语复音动词162
5.1 概述162
5.1.1 动词的特点162
5.1.2 复合动词的结构方式168
5.2 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169
5.2.1 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的类型170
5.2.2 壮侗语族语言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171
5.2.3 壮侗语族语言带叠音后缀的复音动词与汉语动词重叠式的比较175
5.2.4 壮侗语族语言带叠音后缀动词的“声音图画”特点179
5.3 带“tu3”、“he4”语素的复音动词182
5.3.1 带“tu3”的复音动词182
5.3.2 带“he4”的复音动词183
5.4 动结式复音词184
5.4.1 “动词性成分+结果补语”的结构184
5.4.2 动词性成分带结果补语的语用考察185
5.4.3 汉语动结式对水语构词的影响190
第六章 水语“loη2心”构成的复音词195
6.1 “loη2”与不同语素构成的复音词195
6.1.1 由“loη2”构成的复音词的合成方式195
6.1.2 由“loη2”构成的复音词的结构方式197
6.2 由“loη2”构成的复音词的表义差异198
6.2.1 “loη2+形语素”表示人的气质、品性199
6.2.2 “形语素+loη2”表示心理活动或心理感受199
6.3 壮侗语、汉语带“心”语素的复音词比较201
6.3.1 壮语、侗语带“心”语素的词201
6.3.2 傣语、泰语带“心”语素的词201
6.3.3 汉语“心”词群206
6.4 “心”词群产生的语言文化内涵208
6.4.1 “心”词群产生的认知基础208
6.4.2 “心”词群是早期复音化的产物209
第七章 水汉语混合复音词213
7.1 汉语借词概述213
7.1.1 汉语老借词214
7.1.2 汉语新借词218
7.1.3 汉语借词在水语中的地位221
7.2 汉借语素在水语中的构词方式223
7.2.1 水汉语混合词的结构方式223
7.2.2 水汉语混合词的结构层次231
7.3 汉语借词对水语构词方式的影响235
7.3.1 构词语素的兼容235
7.3.2 结构上的吸收与创新237
7.3.3 复音词数量的增多242
第八章 汉藏语言词汇复音化的思考246
8.1 词汇复音化动因的几点思考247
8.1.1 语言学界有关词汇复音化动因的观点247
8.1.2 与词汇复音化动因有关的几个问题248
8.2 复音词的产生与复音化的关系248
8.2.1 复音词的产生并不等于复音化的形成249
8.2.2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形成249
8.2.3 水语词汇逐渐向复音化过渡255
8.3 复音词产生的动因与复音词产生的条件258
8.3.1 复音词产生的动因258
8.3.2 复音词产生的条件260
8.3.3 复音词的产生是动因和条件互动的结果261
8.4 词汇复音化动因263
8.4.1 语音简化与词汇复音化的关系263
8.4.2 韵律构词与复音化的关系269
8.4.3 审美观念与复音化的关系272
8.4.4 外来语的吸收与复音化的关系274
8.5 复音词产生的途径279
8.5.1 复辅音的分化279
8.5.2 音变造词281
8.5.3 结构造词288
8.5.4 复音词化292
结语298
主要参考文献300
后记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