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069832.jpg)
- 林存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323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中国古典的“和谐”理念与良序社会观1
(一)问题的由来、回应与反思1
(二)中国前轴心期的“和谐”观及其意义衍生的历史脉络7
(三)先秦诸子多维理论视野的“和谐”论与良序社会观16
1.儒家的“人和学”与和谐社会观20
2.墨子的“尚同”、“兼爱”说与良序社会观31
3.道家的“玄同”、“至德”说与良序社会观38
4.法家的“矛盾”说与良序社会观44
(四)小结与评析50
一 中国古典政治理念的初基与形成——西周时期的德性政治观和“以德治国”的政治方略59
(一)周初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59
1.三代兴亡与天命转移思想60
2.以德配天和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67
(二)“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治国方略73
1.德的内涵及其政治化的发展74
2.敬德保民77
3.明德慎罚82
(三)“选建明德”和“同心同德”的制度保证86
1.选建明德:分封制的标准87
2.同心同德:分封制的宗法实质89
二 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研究95
(一)中国政治哲学的创造性开端与古典思想形态95
1.引言: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的阐释视角95
2.历史生活环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语境关联98
(二)儒家人本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107
1.儒家之“道”及其政治含义107
2.孔子的人道政治观111
3.孟子的性善论与王道仁政观116
4.荀子的性恶论与君道礼治思想130
5.儒家的政治伦理学及其内圣外王之道143
(三)墨子爱利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149
1.墨子的天志与三表法150
2.秩序产生的三重维度152
3.政治:圣贤们的事业156
4.墨子政治哲学理念的归宿162
(四)道家自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163
1.“无为无不为”的圣王之治164
2.认真对待生命与不干涉主义194
3.游心体道的心灵境界与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201
(五)法家必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227
1.新型官僚君主制与法家的道术理念228
2.道术理念的综合及其政治含义230
3.法家视野下的人性、历史与矛盾观235
4.法家政治理念的实质241
(六)小结243
三 先秦诸子天人关系模式下的政治理念245
(一)“天人关系”的政治重要性246
1.天人观的起源及其演变246
2.天人观的重要性248
(二)先秦诸子的天人观249
1.墨子以天鬼信仰为中心的天人观250
2.道家以道法自然为中心的天人观255
3.儒家以道德义理为中心的天人观260
4.法家以人事人力为中心的天人观270
(三)天人关系模式下的政治理念275
1.墨子的依附尚同型政治理念275
2.道家的因循顺应型政治理念281
3.儒家的多维互系型政治理念286
4.法家的顺道立法型政治理念293
(四)小结301
四 先秦诸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含义302
(一)先秦诸子的义利观302
1.儒家以义制利的义利观303
2.墨家义利一致的义利观311
3.法家崇公抑私的利益观315
(二)先秦诸子义利观基础上的政治理念320
1.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政治理念320
2.墨家尊天志而“尚同一义”的政治理念326
3.法家以君国利益为中心的政治理念328
(三)小结332
五 在王道与霸道之间:儒法两家的治国方略思想研究333
(一)引言——何去何从:王道与霸道之争333
1.商鞅说秦孝公333
2.孟荀的王霸之辨336
(二)法家君本位下的经济攫取式治国方略——以《商君书》为中心论析340
1.攫取的起点:驱民于农340
2.攫取的方式:税收和赏罚激励343
3.攫取的保障:法治345
4.攫取体制的问题与反思348
(三)追求仁道的正义——儒家正义论意义上的治国方略探析350
1.引言350
2.仁:人类生活愿景的地平线353
3.作为仁道的正义357
(四)小结:国家富强与社会正义的平衡之道376
后记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