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肝脏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权启镇,孙自勤,王要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3293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93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10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肝脏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肝脏基础1
第一章 肝脏的正常解剖1
第一节 肝脏的表面解剖1
第二节 肝脏的血管系统5
第三节 肝脏的淋巴及神经系统8
第四节 肝脏的胚胎发生8
第二章 肝脏的细微结构10
第一节 肝脏的单元划分10
第二节 肝脏的超微结构特点14
第三节 肝细胞的异质性24
第四节 肝脏的管道系统25
第五节 肝的间质26
第三章 肝脏的病理生理27
第一节 肝脏常见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27
第二节 自由基与肝损伤32
第三节 肝脏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及机制37
第四节 肝功能不全48
第五节 肝功能衰竭57
第一章 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65
第二篇 病毒性肝炎65
第二章 甲型病毒性肝炎69
第一节 概述69
第二节 甲型肝炎病毒69
第三节 甲型肝炎病毒的实验感染73
第四节 甲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74
第五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78
第六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79
第七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79
第八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81
第九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83
第十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85
第十一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87
第三章 乙型病毒性肝炎90
第一节 概述90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90
第三节 嗜肝DNA病毒113
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感染117
第五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124
第六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理131
第七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141
第八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150
第九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152
第十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171
第十一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183
第十二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合并症184
第十三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190
第一节 概述196
第二节 丙型肝炎病毒196
第四章 丙型病毒性肝炎196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感染201
第四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204
第五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207
第六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208
第七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210
第八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213
第九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214
第十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16
第十一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223
第一节 丁型肝炎病毒225
第五章 丁型病毒性肝炎225
第二节 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230
第三节 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230
第四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231
第五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233
第六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37
第六章 戊型病毒性肝炎239
第一节 戊型肝炎病毒239
第二节 戊型肝炎病毒的实验感染244
第三节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及致病机制246
第四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247
第五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249
第六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252
第七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254
第八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255
第七章 新型病毒性肝炎258
第一节 概论258
第二节 GB因子:GBV-A、GBV-B、GBV-C/HGV258
第三节 GB病毒的实验感染262
第四节 GB病毒的实验室检测263
第五节 GB病毒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资料264
第七节 TT病毒271
第六节 GB病毒的治疗及预防271
第八节 SEN病毒274
第九节 新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276
第八章 其他病毒所致肝脏炎症280
第一节 概述280
第二节 肠道病毒280
第三节 风疹病毒281
第四节 麻疹病毒282
第六节 单纯疱疹病毒283
第五节 腺病毒283
第七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84
第八节 EB病毒285
第九节 巨细胞病毒285
第十节 黄热病毒286
第十一节 登革病毒286
第九章 特殊人群肝炎288
第一节 小儿肝炎288
第二节 老人肝炎288
第三节 孕妇肝炎289
第四节 艾滋病与肝炎293
第三篇 肝纤维化295
第一章 概述295
第二章 肝纤维化的病因304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304
第二节 酒精性肝纤维化305
第三节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306
第四节 代谢性疾病306
第六节 肝静脉回流受阻307
第五节 胆汁淤积307
第七节 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病308
第八节 其他308
第三章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310
第一节 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311
第二节 枯否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317
第三节 肝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319
第四节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纤维化322
第五节 细胞外基质与肝纤维化324
第六节 金属蛋白酶与肝纤维化328
第七节 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331
第八节 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335
第四章 肝纤维化的病理学研究337
第一节 肝纤维化的病理337
第二节 肝纤维化研究常用的病理学染色341
第三节 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343
第四节 原位杂交法检测慢性肝病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344
第五章 肝纤维化的诊断347
第一节 临床表现347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347
第三节 组织学检查359
第六章 肝纤维化的治疗367
第一节 概述367
第二节 治疗肝纤维化的几个环节369
第三节 一般治疗372
第四节 心理治疗372
第五节 饮食治疗372
第六节 病因治疗373
第七节 药物治疗374
第八节 基因治疗388
第九节 中医药治疗391
第一节 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407
第七章 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407
第二节 异种动物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409
第三节 乙醇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412
第四节 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412
第五节 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模型413
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415
第一节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415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与肝纤维化428
第一节 发病率与临床流行病学441
第二节 肝硬化病因441
第四篇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441
第一章 肝硬化441
第三节 肝硬化的组织病理学特点445
第四节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447
第五节 肝硬化的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449
附:肝功能试验的选择和评价456
第六节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457
第七节 肝硬化的临床分级462
第八节 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63
第九节 肝硬化治疗464
第二章 门静脉高压症472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及分类472
第二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473
第三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474
第四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483
第五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484
第六节 门静脉高压的辅助检查488
第七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492
第八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494
第三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与治疗504
第四章 肝性脑病510
第一节 病因和分型510
第二节 诱发因素511
第三节 病理生理512
第四节 发病机制514
第五节 临床表现520
第六节 并发症522
第七节 实验室检查523
第八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524
第九节 肝性脑病的治疗525
第十节 预后530
第五章 肝肾综合征532
第一节 发病率与诱因532
第二节 肝病时的肾功能异常533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病理及病理生理537
第四节 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538
第五节 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542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543
第八节 鉴别诊断545
第七节 诊断545
第九节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549
第十节 肝肾综合征预防552
第六章 肝肺综合征553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率553
第二节 病理生理554
第三节 发病机制555
第四节 临床表现557
第五节 辅助检查558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560
第七节 治疗560
第八节 预后562
第七章 肝硬化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564
第一节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判断564
第二节 肝硬化与水代谢障碍566
第三节 肝硬化与电解质紊乱566
第四节 肝硬化与酸碱平衡紊乱572
第八章 原发性腹膜炎575
第一节 发病率及病原菌575
第二节 诱发因素576
第四节 发病机制577
第三节 病理生理577
第五节 临床表现及分型578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579
第七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581
第八节 治疗582
第九节 预防及预后586
第九章 酒精性肝硬化589
第十章 心源性肝硬化593
第十一章 血吸虫性肝硬化595
第十二章 药物性肝硬化599
第十三章 铜代谢障碍性肝硬化602
第十四章 铁代谢障碍性肝硬化606
第十五章 脂代谢障碍性肝硬化610
第十六章 胆汁性肝硬化613
第一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13
第二节 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16
第十七章 隐原性肝硬化618
第五篇 肝脏肿瘤619
第一章 原发性肝癌619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标志物631
第二章 肝癌的实验室检查631
第二节 病毒标志物的检测645
第三节 肝功能检测645
第四节 免疫功能检查645
第三章 肝癌的超声显像诊断647
第四章 肝癌的CT检查与诊断658
第一节 肝脏正常解剖与变异658
第二节 肝脏的CT检查技术661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663
第四节 转移性肝癌的CT诊断673
第六节 肝癌的CT鉴别诊断676
第五节 肝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676
第五章 肝癌MRI检查与诊断682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682
第二节 常用序列及成像参数684
第三节 磁共振对比剂689
第四节 肝肿瘤的MRI诊断692
第六章 肝癌的介入治疗698
第一节 肝癌的临床治疗现状及介入治疗概况698
第二节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699
第三节 肝癌的瘤体内注射治疗713
第四节 肝癌的经皮瘤体高温固化治疗715
第七章 原发性肝癌的化学药物治疗719
第一节 肝癌化疗的回顾与发展719
第二节 肝癌的常用化疗药物720
第三节 肝癌化疗时的用药原则722
第四节 肝癌的化疗方法724
第八章 肝脏肿瘤的放射治疗733
第一节 放射治疗总论733
第二节 临床放射物理学概述734
第三节 肿瘤临床放射生物学739
第四节 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和损伤751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756
第九章 肝癌的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767
第一节 肿瘤生物治疗概述767
第二节 生物反应调节剂767
第三节 基因治疗773
第四节 病毒介导的肿瘤溶解782
第十章 肝癌的外科治疗783
第一节 肝脏的应用解剖783
第二节 肝癌手术治疗的历史与现状788
第三节 肝癌手术探查指征与禁忌证789
第四节 肝癌手术前准备790
第五节 肝癌手术的麻醉及术期处理791
第六节 姿位与切口792
第七节 肝癌手术切除常用方法793
第八节 肝癌姑息性治疗801
第九节 肝癌的二期切除治疗803
第十节 肝癌局部治疗804
第十一节 肝癌手术后处理806
第十二节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807
第十三节 肝癌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810
第一节 中医药防治肝癌的实验研究812
第十一章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812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治815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822
第四节 肝癌的辨证施食827
第十二章 肝脏其他肿瘤831
第一节 肝脏转移性癌831
第二节 原发于肝脏的少见恶性肿瘤833
第三节 肝脏良性肿瘤836
第一节 肝包虫病841
第六篇 肝脏其他疾病841
第一章 肝脏寄生虫病841
第二节 肝阿米巴病848
第三节 肝胆蛔虫病854
第四节 华支睾吸虫病857
第五节 肝片形吸虫病860
第二章 肝结核864
第三章 药物性肝病868
第一节 药物在肝内的代谢868
第二节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理873
第三节 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878
第四节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881
第五节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895
第六节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900
第四章 脂肪性肝病903
第一节 脂肪性肝病的概述903
第二节 脂肪性肝病的诊断策略912
第三节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策略916
第四节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919
第五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947
第六节 酒精性肝病合并病毒性肝炎962
第七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968
第八节 脂肪组织、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972
第九节 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977
第五章 小儿肝脏疾病981
第一节 小儿黄疸性疾病984
第二节 新生儿黄疸986
第三节 小儿肝脾肿大989
第四节 小儿病毒性肝炎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