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近代教育史 1843-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上海近代教育史 1843-1949](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830864.jpg)
- 陈科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8884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6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688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上海市-1843~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近代教育史 1843-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开埠前的上海教育1
第一节 上海设县及变迁1
一 上海的变迁2
二 上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5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的上海教育11
一 县学渐趋完备11
二 书院日益兴盛18
三 社学废弛,义学兴起21
四 科举增益发展24
第三节 徐光启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28
一 徐光启生平简介及其教育活动29
二 重视科学技术知识及其教育31
三 会通中西,改造中国传统科学33
四 “以数学为宗”的科学教育内容35
五 注重实践的治学方法和教学方法38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上海教育41
第一节 上海开埠通商与新兴工业的出现41
一 上海开埠42
二 上海开埠后近代工商业的出现43
三 买办阶层的出现47
四 “华洋混一”局面的形成49
第二节 上海新教育的产生50
一 上海开埠后官方所办的新式教育机构50
二 上海士绅教育观念的转变53
三 中外绅商兴办的新式教育机构57
四 外语培训班与夜校62
五 中国近代官费留学的开始65
六 这一时期上海新式教育的特征67
第三节 王韬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72
一 “创局”思想与新人才观73
二 呼吁改革科举制度77
三 兴办新式教育81
四 主持格致书院,创立课艺制度85
第三章 维新运动时期的上海教育88
第一节 维新运动及其影响下的上海教育89
一 创办新式学校91
二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98
第二节 盛宣怀在上海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105
一 盛宣怀生平简介及在上海的教育活动106
二 “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108
三 论师范教育和小学教育110
四 “学以致用”的办学思想112
五 论学校教育系统114
第三节 经元善的教育思想116
一 “正本清源”的人才观116
二 倡设新式教育120
三 论女子教育122
四 “开民智”、”正人心”的社会教育思想126
第四节 钟天纬的教育思想128
一 探学术源流,以科技救国129
二 论洋务,以展“中体西用”131
三 改科举,以广人才之选134
四 办小学堂,以为普通教育之基137
第四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上海教育141
第一节 上海新式学堂的涌现142
一 普通学堂142
二 实业学堂160
三 专门学堂162
四 女子学堂164
五 上海新式学堂的特点及影响168
第二节 《教育世界》与西方教育的传入170
一 《教育世界》的创刊171
二 传播西方教育的窗口173
三 《教育世界》传播西方教育的特点及影响185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与新式教科书的发展187
一 商务印书馆自编教科书的历史背景188
二 编辑新式教科书,促进新教育的发展190
三 荟萃专家学者,奠定教科书业巨擘地位196
四 商务印书馆编辑教科书的特点200
一 以促进新教育为宗旨203
第四节 江苏教育总会与新教育的推进203
二 积极联络教育界206
三 大力实践新教育,培养新人才210
四 认真开展教育研究214
第五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教育220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的教育活动220
一 利用文教阵地进行革命宣传221
二 创办学校,培养革命人才227
第二节 辛亥革命后的上海教育241
一 上海光复与学校师生241
二 上海教育在民国初期的发展244
第三节 《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与中国近代教育251
一 《教育杂志》简介252
二 《中华教育界》简介255
三 《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258
第四节 蔡元培在上海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263
一 蔡元培在上海的教育活动264
二 “五育并举”的和谐发展思想273
三 以办好大学为重点,办好各级各类学校278
四 教育管理思想284
五 尚自然,展个性292
六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294
第六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上海教育299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上海教育的影响299
一 五四运动在上海300
二 四运动给上海教育带来新气象304
第二节 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在上海315
一 平民教育316
二 实用主义教育324
第三节 黄炎培与中华职业教育社331
一 黄炎培生平简介332
二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339
三 中华职业教育社348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教育事业362
一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与教育363
二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在上海的教育事业366
第七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上海教育377
第一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在上海的推行377
一 “党化教育”的演变378
二 推行“党化教育”的措施382
三 “党化教育”影响下的上海教育389
第二节 上海教育界的爱国民主运动393
一 “九一八事变”前的爱国民主斗争393
二 “九一八事变”中的爱国民主斗争396
三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上海教育界397
四 “一二·九”爱国运动中的上海师生400
第三节 杨贤江在上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创造403
一 杨贤江在上海的教育活动404
二 杨贤江对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贡献408
第四节 陶行知在上海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424
一 陶行知在上海的教育活动424
二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429
第八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教育446
第一节 “孤岛”时期的上海教育446
一 “孤岛”形成前夕的教育概貌447
二 “孤岛”内的学校教育450
第二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教育462
一 整顿和发展教育的措施462
二 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471
第三节 上海教育界争取和平民主和迎接上海解放的斗争477
一 上海学生争取和平民主,迎接上海解放的斗争478
二 大、中、小学教师运动490
第九章 上海的租界教育501
第一节 租界与租界教育的前期501
一 租界的形成501
二 租界的统治与教育管理机构503
三 租界教育的前期505
第二节 陈鹤琴与租界教育的后期507
一 陈鹤琴及其“活教育”507
二 租界教育的后期517
第十章 上海的教会教育530
第一节 上海的教会学校531
一 教会学校概述532
二 教会在上海的办学简况542
三 上海教会学校举例560
第二节 上海收回教育权运动575
一 “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575
二 立案问题上的斗争580
三 建国初期在收回教育主权上的斗争582
四 接办伯特利中学587
一 马相伯生平概述及其教育实践活动593
第三节 马相伯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593
二 办学方针599
三 道德教育思想600
四 教学思想602
五 美育思想607
六 论教师607
第四节 上海的教会教育与上海教育的近代化610
附录一 上海近代教育大事记615
附录二 上海新旧校名对照表629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650
后记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