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代宫廷政治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代宫廷政治史 上
  • 赵中男主编 著
  •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 ISBN:978751340807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宫廷-政治制度史-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代宫廷政治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21

一 宫廷政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阶段划分的依据21

(一)基本概念21

(二)主要内容22

(三)划分依据与阶段划分23

二 洪武-宣德时期宫廷政治史的演进与特点24

(一)洪武朝24

(二)建文、永乐朝26

(三)洪熙、宣德朝30

(四)这一时期宫廷政治史的主要特点32

三 正统-正德时期宫廷政治史的演进与特点36

(一)正统、景泰、天顺朝36

(二)成化朝38

(三)弘治朝40

(四)正德朝41

(五)这一时期宫廷政治史的主要特点44

四 嘉靖-崇祯时期宫廷政治史的演进与特点49

(一)嘉靖、隆庆朝50

(二)万历朝52

(三)泰昌、天启、崇祯朝53

(四)这一时期宫廷政治史的主要特点54

五 明代宫廷政治史的若干趋势及其在历史上的特点57

(一)明代宫廷政治史的若干趋势57

(二)明代宫廷政治史在历史上的特点61

六 明代宫廷政治史研究回顾66

(一)明代宫廷政治史诸问题研究的展开69

(二)明代宫廷政治史通论性研究72

(三)明代宫廷政治史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80

(四)明代宫廷政治史研究前瞻94

第一章 洪武朝96

第一节 “家国合一”的宫廷政治设计96

一 皇帝与皇祖96

二 分封与立储100

三 内闱与外戚107

四 宦官与女官110

五 帝都与乡望114

第二节 后妃、外戚与宫廷政争118

一 朱元璋的妃子与“亲家”118

二 联姻勋旧的意义及其隐忧124

三 “首严内教”下的妃、戚之觞129

四 “选秀畎亩”及其政治期待135

第三节 “严宫阃之政”下的深宫仆役142

一 《宦官禁令》与铁碑142

二 “六局”与女官的选任147

三 宫廷机制运行中的宦官与女官151

四 “给使令”与宦禁之驰154

第四节 “国本”问题与外廷风波159

一 培国本与东宫官署的设立159

二 中书省的倾轧与浙东集团的失势163

三 太子与政与胡惟庸案166

四 太子之死与蓝玉党案169

第五节 “家内争”与分封之忧172

一 丧制之争与《孝慈录》172

二 朱元璋与诸子176

三 太子朱标的“君兄”之道181

四 太孙继立后的家内龃龉184

第二章 建文、永乐朝189

第一节 建文新政与皇权危机189

一 建文新政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90

二 提升东宫官属与新政实施193

三 削藩的策略与矛盾的升级198

第二节 “靖难之役”——明代首次皇位争夺战203

第三节 巩固新政权的政治举措207

一 笼络为主的巩固政权之举208

二 以祖训妥善处理皇族矛盾和遗留问题211

三 巩固政权的另一手:强权铲除反对势力215

四 大力塑造正统、合法性218

第四节 父子、兄弟间的多种矛盾之争222

一 选立太子的矛盾与皇位继承权之争223

二 监国体制下太子与皇帝的冲突227

三 汉王朱高煦的挑战与太子势力的受挫232

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皇太孙的崛起与作用236

第五节 汉王出局与宫廷矛盾主线的转移239

一 汉王夺位活动对朱棣的威胁与被遣送乐安239

二 朱棣的调查与太子的处境及对策242

第六节 迁都北京后几种宫廷势力的消长247

一 太子北上与面临新的挑战248

二 未遂政变与皇位继承权之争的结束252

三 朱棣遗诏之谜255

第三章 洪熙、宣德朝261

第一节 皇权的交接261

一 朱棣病逝榆木川261

二 仁宗即位前的布置266

三 超乎寻常的四次劝进269

第二节 洪熙新政272

一 仁宗的登极诏272

二 强化辅政集团275

三 准备还都南京280

四 宠信和任用宦官285

第三节 宣宗之朝局287

一 仁宗猝死与宣宗即位287

二 新政的延续或搁置291

三 宣德朝辅政集团的形成296

第四节 汉王之叛302

一 即位初期与汉王的和平较量302

二 汉王反叛与宣宗亲征306

三 对赵王朱高燧的处置311

四 解除藩王对皇权的威胁314

第五节 皇后的废立319

一 胡皇后、孙贵妃之争319

二 孙氏获胜背后的各种政治力量322

三 皇后废立的影响325

第六节 宦官的进一步活跃327

一 宦官权力范围的扩大328

二 宦官在重要军政事务中的作用332

三 宦官权势增强及其与外朝官员的关系334

第四章 正统、景泰、天顺朝338

第一节 幼主登基与正统前期中枢权力“宫廷化”338

一 英宗即位风波与政治背景338

二 张太皇太后宫内摄政与内阁权力的提升341

三 宦官势力的崛起与内阁关于经筵日讲的斗争343

第二节 王振专权与正统时期的宫廷政治345

一 王振权势上升,与文官集团的斗争345

二 王振依靠锦衣卫打击反对派350

三 王振笼络士大夫的努力与薛瑄的起伏353

四 中枢政治“宫廷化”与“土木之变”354

第三节 景帝登极与国难背景下宫廷政治的急剧变化357

一 “土木之变”后政局的变化与郕王监国357

二 郕府宫僚主导下的捶杀马顺事件359

三 郕王即位与景泰时期的政治新格局364

四 景泰朝宦官、锦衣卫权势的消长367

第四节 英宗南归、景帝易储与宫廷政治暗流370

一 景帝的态度与英宗的曲折回归370

二 从迎接上皇仪到景帝对英宗的限制374

三 景帝废易太子与皇位世系的改变377

四 景帝病重与群臣围绕建储的分化381

第五节 “夺门之变”与皇位世系的再次变化383

一 景泰朝失落势力合谋并发动“夺门之变”383

二 景帝之死与夺门集团的形成389

第六节 英宗与夺门集团的斗争391

一 夺门集团内部的分化与徐有贞之败391

二 英宗依靠内阁、锦衣卫剪除石氏家族394

三 逯杲的活动与天顺时期锦衣卫的崛起396

四 逯杲激变,英宗乘势铲除曹氏集团400

第七节 天顺后期的宫廷政治402

一 锦衣卫与内阁的斗争402

二 外戚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406

三 天顺时期的宫廷新政409

四 朱见深的太子地位与皇位过渡期的宫廷政治414

小结417

第五章 成化朝419

第一节 宪宗登基与成化宫廷新政419

一 先皇遗诏、遗命中的宫廷新政内容419

二 宪宗即位诏与宫廷政治新动向421

三 服丧期间两组内外重臣的较量422

四 门达的垮台与于谦的平反426

五 为景帝加谥及加恩于汪后431

第二节 皇后更易与成化后宫权力格局437

一 吴后被废与宪宗对废后之举的解释437

二 万妃受宠与废后事件背后的隐情439

三 皇后更易之后的后宫格局445

第三节 两宫太后的恩怨与外戚势力的贪婪451

一 周、钱两太后的来历与矛盾451

二 周太后公然发难与群臣“哭谏”455

三 外戚势力的贪婪与限度460

第四节 宦官是非与西厂兴废464

一 宦官采买与营私464

二 宫廷内外的合作交易467

三 汪直其人与西厂首次兴废471

四 汪直立边功与西厂再次兴废476

第五节 “传奉官”及其对宫廷政治的影响481

一 “传奉官”的出现及其性质481

二 “传奉官”群体形成的宫廷政治原因485

三 “传奉官”对宫廷政治的影响488

第六节 皇子悲欢与未遂的易储之谋492

一 万妃擅妒与宪宗“老而无子”492

二 纪妃生子与太子之立496

三 万妃的对策与太子受到保护498

四 废太子之谋与万妃之死5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