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治国社会方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治国社会方略研究
  • 刘国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382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治国社会方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过渡的新民主主义社会1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1

一、为什么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4

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8

第二节 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20

一、经济政治的改革与治理20

二、文化教育的改革与治理24

三、“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33

第三节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37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37

二、社会主义改造39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成和特征42

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44

五、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学习与批判57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步探索63

第一节 解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课题的思路63

一、中共八大前后对经济建设的探讨63

二、中共八大前后对政治建设的探讨67

三、中共八大前后对文化建设的探讨76

第二节 建设道路上的曲折84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说84

二、政治领域的斗争及错误91

三、经济领域的冒进及发展107

四、文化教育领域的“革命”和“跃进”114

五、九个月纠“左”119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125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和调整方针125

二、教育文化政策的调整133

三、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导引136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138

第四节 社会的动荡时期——“文化大革命”142

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142

二、“文化大革命”持续的过程154

三、“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及主要教训166

第三章 中国社会的转折时期17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国社会171

一、“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其被抵制171

二、揭批“四人帮”的种种努力175

三、国民经济的复苏与急于求成倾向177

四、社会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182

第二节 社会历史转折的实现187

一、酝酿工作重点转移187

二、促成历史转折的中央工作会议190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3

第三节 拨乱反正取得突破性进展205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5

二、教育领域推翻“两个估计”207

三、迎接科学的春天213

四、否定“文艺黑线专政”论219

五、打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局面221

六、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231

第四章 步入改革开放的社会236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236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36

二、中共十二大,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240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42

四、对外开放与兴办经济特区247

五、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250

六、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253

第二节 文化教育体制改革256

一、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256

二、文艺创作繁荣昌盛260

三、科技改革与科技成就2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69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9

二、直接民主权利不断扩大271

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272

四、法律体系的建设274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78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81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281

二、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284

第五章 建设小康社会288

第一节 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88

一、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288

二、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292

三、中共十五大,跨世纪发展纲领的制定295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99

第二节 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实现304

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304

二、国有企业改革311

三、扶贫开发工程314

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18

五、稳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322

六、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329

七、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332

八、文化的建设与繁荣340

九、总体实现小康目标345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53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353

一、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353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59

三、中共十七大,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363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成就365

一、综合国力大幅提升365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366

三、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69

四、繁荣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371

五、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376

六、生态文明建设380

主要参考文献3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