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
  • 何修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054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36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行政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现代学中的中国公共行政之前瞻1

一、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真实世界2

二、中国公共行政发展困境的反思3

三、公共行政之“宏大问题”——未来的公共行政8

上篇 理论篇17

第一章 概念、内容与意义17

第一节 社会建构的内涵与特征17

一、渊源与含义17

二、理论预设与方法论21

三、内容与特征25

第二节 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研究综述与内容28

一、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研究综述28

二、社会建构公共行政内容的基础31

三、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内容34

第三节 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研究意义68

一、理论意义71

二、现实意义82

三、理念与行为的转变95

第二章 人的行为与价值增进102

第一节 行政人员——批判与反思的行动者102

一、行政人员自主性的演变105

二、行政人员假设——反思与批判的行动者115

第二节 社会公民——公共意识与精神的体现125

一、公共行政中公民资格的形成126

二、公民——主动的公共精神体现131

三、主体间性:“你”与“我”的统137

第三节 价值、知识与学习145

一、人的价值体现145

二、主体的学习与成长156

第三章 社会设计与政府模式169

第一节 社会设计的内涵与特征169

一、不同时期的公共行政活动的隐喻169

二、社会设计的内涵173

三、社会设计的特征180

四、社会设计的目标182

第二节 “场域—社会设计”的内容184

一、社会设计的修正184

二、“场域—社会设计”的含义与内容186

第三节 “场域—社会设计”的分类和发展197

一、四种主要模式197

二、“场域—社会设计”的意义性特征204

三、“双轨制”——社会建构行政的演变与生成205

第四节 “共景政府”——社会建构中的政府隐喻208

一、“共景政府”的含义208

二、“共景政府”的内容210

第四章 自我的社会建构226

第一节 自我的含义及文化影响226

第二节 组织中的自我229

一、官僚制下的自我建构231

二、社会设计下的自我建构236

第三节 社会情境中的自我238

第四节 个体、组织与社会249

第五节 生活行政的勃兴与意蕴254

第五章 话语、行动与民主257

第一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权力与权利257

一、社会建构行政的权力观257

二、权利的“硬度”与社会力量267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话语理论289

一、话语的意义及理解289

二、话语真实的保证机制294

三、话语、社会意识与政策制定306

第三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行动理论322

一、公共行政的行动内涵322

二、社会建构行动的特征328

三、社会建构的行动理论内容331

第四节 民主化的治理过程340

一、战略的构思342

二、民主的过程化管理354

三、协商民主与社会建构行政的成熟363

四、民主的意义——民主的再生产381

第六章 分权、自治与公民社会383

第一节 治理的地方化383

一、新地方主义384

二、社会建构行政的分权386

第二节 社会自治与基层民主391

一、公民社会的兴起391

二、社会自治的过程与意义392

三、非营利组织的力量397

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401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发育与作用419

一、促进参与深度与合作治理419

二、形成信任基础与民主治理422

三、塑造参与网络与有序治理428

第四节 规则之治——软法的实施432

第七章 伦理、责任与美德439

第一节 社会建构行政过程中的伦理冲突440

一、个人伦理与组织伦理的冲突441

二、行政人员个体伦理的冲突442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伦理内容与特征444

一、传统的责任认知446

二、社会建构行政的责任内容448

三、伦理自我的建构过程451

第三节 民主化治理过程与责任伦理456

第四节 公共精神、主体美德与信任460

下篇 现实篇467

第八章 转型的现实和转型的实现467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的呈现467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468

二、转型社会面临的问题470

三、社会转型对公共行政走向的要求475

第二节 中国当下行政理论的描述479

一、理论的“革命”与“未革命”479

二、各种理论模式和共同的知识阙如487

第九章 社会转型的理论诉求和基本命题496

第一节 公共行政与社会496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在转型社会的适用性505

一、公共行政的想象力506

二、社会转型发展的适用性510

第三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基本命题517

第十章 社会建构行政的实践与巩固548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实践与行政自觉548

一、公共行政实践的特征548

二、公共行政实践的表现553

三、公共行政实践的途径——行政自觉556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巩固学565

结语568

参考文献573

后记6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