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简明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593815.jpg)
- 朱志仁,徐志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460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政治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陶行知光辉的一生1
第一节 陶行知的青少年生活2
一、乡村生活与他一生的平民性2
二、金大求学与教育救国思想之产生3
三、海外求学接受进步主义教育之浸染4
第二节 探索改革中国的教育5
一、投身中国的教育改造6
二、积极推行平民教育运动7
三、在乡村教育中试验生活教育理论9
四、普及教育与生活教育理论的进一步试验12
第三节 为民族民主运动奋斗不息13
一、出访各国宣传抗日14
二、回国三愿与培养抗战建国人才16
三、为和平民主鞠躬尽瘁18
第二章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渊源21
一、不可磨灭的青少年记忆22
第一节 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体认22
二、探索可行的救国之道27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30
一、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扬弃30
二、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32
第三节 对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吸收与改造35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35
二、杜威教育理论对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39
第三章 生活教育目的观:教人求真、学做真人41
第一节 真人教育目的观的提出42
一、“立真去伪”之宏愿的确立42
二、对“真人”之人格的不懈追求43
三、“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育目的观的形成44
第二节 真人教育目的观的内涵46
一、真人:为真理而奋斗的人46
二、真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48
第三节 教人求真:培养具有完满人格的人51
一、德育为首52
二、修身为本54
三、知行统一54
第四章 生活教育的基本内核:生活即教育56
第一节 “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形成57
一、对脱离生活之传统教育的批判57
二、对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创造性转换62
第二节 “生活即教育”的含义66
一、是生活就是教育:给生活以教育67
二、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用生活来教育69
三、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72
第三节 正确理解“生活即教育”的含义76
一、“生活即教育”并非取消教育77
二、“生活即教育”并非杜威命题的简单翻版78
三、应在历史语境中理解“生活即教育”79
第五章 生活教育的自然延伸:社会即学校81
第一节 “社会即学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82
一、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考察82
二、“社会即学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83
第二节 “社会即学校”的基本含义85
一、把社会办成大学校85
二、把学校办成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学校86
三、把学校建成改造社会的中心87
四、把学校建成文化的纽带和文化推广中心88
第三节 正确理解“社会即学校”的含义89
一、“社会即学校”并非取消学校89
二、“社会即学校”并非“学校即社会”的翻版90
三、“社会即学校”的当代启示92
第六章 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教学做合一94
一、反对“教授法”,提倡“教学法”95
第一节 “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形成95
二、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97
第二节 “教学做合一”的含义99
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99
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100
三、“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101
第三节 “教学做合一”与当前的学校教育103
一、“教学做合一”与“做中学”的关系103
二、实施“教学做合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05
第七章 生活教育课程观:生活课程化与课程生活化107
第一节 生活教育课程观的基本内容108
一、生活课程化108
二、课程生活化112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观的实质116
一、生活教育课程观本质上是大课程观116
二、生活教育课程本质上是综合课程117
三、生活教育课程观蕴涵了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118
第三节 生活教育课程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19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进行评价制度改革120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变理论家的改革为实践者的改革122
第八章 生活教育的师资培养:发展师范教育126
第一节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27
一、1917—1926:师范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127
二、1927—1930: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完善129
三、1931—1946:师范教育思想的深入发展131
第二节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33
一、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33
二、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135
三、教师教育的培养体系138
四、师范教育的培养方法140
五、教师的道德修养141
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状144
第三节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与当代教师教育改革144
二、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借鉴145
第九章 生活教育: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49
第一节 中国乡村教育必须改造150
一、当时的国情与乡情150
二、乡村教育改造者的不同追求151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概略152
第二节 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154
一、活教育的真谛154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科学管窥155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教育学思考156
第三节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与当今乡村教育改革158
一、“农民至上”与推动当代乡村教育改革158
二、乡村教育与促进乡村现代化159
第十章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162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人民性和爱国性163
第一节 生活教育理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理论163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165
三、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借鉴与开拓创新166
四、陶行知提出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论的恒久魅力167
第二节 生活教育理论引领素质教育的方向168
一、追求真理做真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168
二、“综合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69
三、倡导创造教育:培养值得彼此崇拜的人170
第三节 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化的大教育观172
一、教育必须走现代化之路173
二、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人的现代化174
三、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现代化176
附录 人名索引180
后记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