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省档案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宁省档案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541998.jpg)
- 刘金树,林国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5203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档案工作-资格考核-辽宁省-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宁省档案系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档案的来源1
三、档案的形成条件1
第一部分 档案管理基础理论1
第一章 档案概述1
第一节 档案的概念1
一、档案的定义1
一、档案的凭证价值2
第二节 档案的价值与作用2
四、档案的形式2
三、档案作用发挥的必要条件3
二、档案的作用3
第三节 档案种类划分4
二、按内容性质划分5
一、按形成时间划分5
一、档案管理工作6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内容6
第二章 档案工作概述6
三、档案教育工作7
二、档案行政管理工作7
一、档案工作的管理性8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性质8
四、档案宣传工作8
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8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8
三、档案工作的政治性9
二、档案工作的服务性9
五、档案工作的文化性10
四、档案工作的科学性10
一、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11
第三节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1
一、档案行政管理机关12
第四节 档案工作的组织机构12
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12
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12
二、档案实体管理机构13
一、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类型15
第五节 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15
二、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16
一、档案收集工作内容和要求18
第一节 档案收集18
第三章 档案收集与鉴定18
二、档案室的收集工作19
三、档案馆收集工作20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原则21
第二节 档案鉴定21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23
三、档案鉴定方法24
二、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26
一、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26
第四章 档案保管26
第一节 档案保管工作概述26
二、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保密制度28
一、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28
第二节 档案保管工作的技术与方法28
二、建立档案存放位置索引29
一、合理存放档案的方法29
第三节 档案资料的存放管理29
四、建立全宗卷30
三、及时检查档案的存放情况30
一、档案统计工作内容及要求31
第一节 档案统计31
第五章 档案统计与检索31
三、档案馆的登记和统计32
二、档案室的登记和统计32
一、档案的著录和标引33
第二节 档案检索33
二、档案检索工具38
三、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要求41
二、档案利用工作的形式41
第六章 档案的利用和编研41
第一节 档案利用41
一、档案利用工作内容和结构41
四、档案利用工作的方法43
一、档案编研工作内容与意义45
第二节 档案编研45
二、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47
二、公文的特点50
一、文书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50
第二部分 文书工作与归档文件整理50
第一章 文书与文书工作50
第一节 文书50
三、公文的分类51
二、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53
一、文书工作的任务53
第二节 文书工作53
三、文书工作的性质与作用54
四、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及其选择55
五、行文制度56
二、决定、决议59
一、命令(令)59
第二章 现行机关文书59
第一节 通用公文的法定名称与用法59
三、公告、通告60
六、通报61
五、指示61
四、通知61
九、请示62
八、报告62
七、议案62
十二、会议纪要63
十一、函63
十、批复63
一、公文的体式64
第二节 通用公文的体式与稿本64
十三、意见64
十四、公报64
十五、条例、规定64
二、公文的稿本68
一、通用公文的撰写要求69
第三节 通用公文的撰写要求与撰写步骤69
二、通用公文的撰写步骤73
二、文书办理程序的特性74
一、文书办理程序的构成74
第三章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公文办理74
第一节 文书办理程序概述74
一、收进阶段75
第二节 收文办理程序75
二、阅办阶段77
一、制文阶段79
第三节 发文办理程序79
二、制发阶段81
三、催办83
二、文件的清退84
一、办毕文书84
第四章 文书管理、整理(立卷)综述84
第一节 办毕文书的处置84
三、文件的销毁85
一、文书整理(立卷)与归档的概念86
第二节 文书整理(立卷)与归档86
四、文件的暂存86
二、文书整理(立卷)的原则87
三、归档制度88
一、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89
第三节 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89
二、文件材料的不归档范围90
二、编制归卷类目92
一、文书立卷与制定立卷计划92
三、制定保管期限表92
第四节 文书立卷与归档的步骤92
三、确立文书立卷的具体工作环节95
四、案卷的归档103
一、简化105
第一节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特点105
第五章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综述105
三、灵活106
二、兼容106
一、对机关档案工作的意义107
第二节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的意义107
四、前瞻107
三、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108
二、对档案馆工作的意义108
三、归档文件整理单位——“件”110
二、归档文件整理110
第六章 归档文件整理110
第一节 归档文件整理的含义110
一、归档文件110
一、归档文件修整111
第二节 归档文件整理的要求111
三、归档文件装订112
二、去除易锈蚀的金属物112
一、分类方法113
第三节 归档文件的分类与排列113
二、归档文件的排列117
一、归档文件的编号119
第四节 归档文件的编目119
三、归档文件的编目120
二、盖章120
四、归档文件的装盒122
一、科技文件的概念124
第一节 科技文件124
第三部分 科技档案管理124
第一章 科技文件概述124
三、科技文件的基本类型125
二、科技文件的特点125
一、产品开发的工作程序与形成的科技文件127
第二节 科技文件的形成127
二、设备管理工作程序与科技文件的形成128
三、基本建设与科技文件的形成129
四、科学研究工作程序与科技文件的形成131
五、CAD电子文件的形成132
二、机械产品科技文件材料的编号133
一、科技文件编号的含义133
第三节 科技文件的编号133
一、科技文件的积累工作134
第四节 科技文件的积累、鉴别与整理134
三、建筑工程文件的编号方法134
二、科技文件的鉴别135
三、科技文件的整理136
四、组织案卷的要求137
五、CAD电子文件的整理、鉴定与归档140
二、科技文件归档制度的内容141
一、科技文件归档制度的含义141
第四节 科技文件的归档141
二、科技档案的特点144
一、科技档案的定义144
第二章 科技档案概述144
第一节 科技档案概念144
二、科技档案内容构成145
一、科技档案的种类145
第二节 科技档案的种类和内容构成145
第三节 科技档案的功能146
三、情报功能147
二、依据凭证功能147
一、知识储备功能147
四、经济效益功能148
一、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150
第一节 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与性质150
第三章 科技档案工作150
二、科技档案工作的性质151
二、维护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152
一、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152
第二节 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52
一、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153
第三节 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构153
三、实现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153
二、科技档案工作行政管理部门154
三、科技专业档案馆155
一、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156
第一节 科技档案收集工作156
第四章 科技档案管理156
二、基层科技档案部门的收集工作157
一、科技档案分类160
第二节 科技档案整理工作160
二、科技档案分类方法162
三、编注科技档案号163
一、科技档案鉴定的内容与组织165
第三节 科技档案鉴定工作165
二、科技档案鉴定工作的原则与依据166
三、科技档案的鉴定方法167
二、科技档案的保管方法与要求170
一、科技档案保管工作的内容和要求170
第四节 科技档案的保管与统计170
三、科技档案库房管理171
五、监督科技档案的修改与补充173
四、科技档案保管制度173
六、科技档案的统计174
一、根据载体形式分类177
第二节 科技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177
第五章 科技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177
第一节 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177
一、建立和完善科技档案的检索系统177
二、开展科技档案编研工作177
三、采取多种方式,直接提供利用177
四、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科技档案的服务系统177
三、根据功能分类178
二、根据编制方法分类178
二、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基本类型179
一、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原则179
第三节 科技档案编研工作的原则及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基本类型179
第四节 科技档案提供服务的方式及其功能特点180
二、出借181
一、阅览181
三、复制供应182
五、咨询服务183
四、信息交流183
一、专门档案的定义184
第一节 专门档案的概念184
第四部分 专门档案184
第一章 专门档案概述184
二、专门档案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85
一、专门档案的一般属性186
第二节 专门档案属性特征186
二、专门档案的特殊属性187
二、专门档案的功能188
一、专门档案的利用价值188
第三节 专门档案的利用价值188
三、专门档案的作用189
二、会计档案的属性和特征191
一、会计档案的定义191
第二章 会计档案管理191
第一节 会计档案概述191
三、会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192
一、会计档案收集的一般要求193
第二节 会计档案的收集193
二、会计文件归档制度的建立194
一、会计档案整理的内容195
第三节 会计档案的整理195
三、会计档案的组卷196
二、会计档案的分类196
四、会计档案排列与案卷目录的编制198
第四节 会计档案的鉴定200
二、会计档案鉴定规则201
一、会计档案鉴定的内容和意义201
三、会计档案鉴定标准和保管期限表202
四、会计档案的合理处置204
三、人事档案的划分205
二、人事档案的特点205
第三章 人事档案管理205
第一节 人事档案概述205
一、人事档案的定义205
一、人事档案的收集与鉴别206
第二节 人事档案管理206
二、人事档案的整理209
三、人事档案的利用212
五、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213
四、人事档案的转递213
二、唱片档案管理215
一、声音档案分类215
第四章 音像档案管理215
第一节 音像档案概述215
一、音像档案的概念215
二、音像档案的特点215
第二节 声音档案管理215
三、磁带录音档案管理216
一、照片档案管理218
第三节 图像档案管理218
二、磁带录像档案管理219
二、计算机发展简史220
一、什么是电子计算机220
第五部分 电子文件管理220
第一章 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20
第一节 计算机发展简史220
一、计算机的分类221
第二节 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221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222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222
二、计算机的特点222
三、计算机的应用222
一、电子文件的概念223
第四节 电子文件的发展历程223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23
二、电子文件的种类224
二、电子文件组成特点——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互动性225
一、电子文件整体存在方式与宏观管理方式特点——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的规定性225
第五节 电子文件的特点225
六、电子文件信息传递方式特点——物理空间中的自由移动性226
五、电子文件阅读方式特点——信息的非人工直接识读性226
三、电子文件分类与检索方式特点——逻辑上的自由组合性226
四、电子文件信息存储特点——光磁载体的高密度性226
七、电子文件形成与利用特点——信息的可操作性227
二、高效易用228
一、准确完整228
第二章 电子文件工作概述228
第一节 电子文件工作的原则与要求228
一、电子文件工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集中统一229
第二节 电子文件工作的管理体制229
三、安全保障229
三、数字档案馆230
二、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的管理体制230
一、基层单位电子文件工作内容231
第三节 电子文件工作的内容231
二、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内容232
二、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特点233
一、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概念233
第三章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233
第一节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概述233
五、程序设计阶段234
四、系统设计阶段234
第二节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234
一、现制调查阶段234
二、用户需求调查阶段234
三、系统分析阶段234
七、系统运行维护、评价阶段235
六、系统测试与新旧系统转换阶段235
一、电子文件鉴定工作的类型及其特点236
第一节 电子文件的鉴定236
第四章 电子文件的鉴定和归档236
四、电子文件鉴定工作的内容237
三、电子文件鉴定工作范围237
二、电子文件鉴定的基本方法237
一、电子文件的确认与采集239
第二节 电子文件的积累与归档239
三、电子文件归档的组织管理240
二、电子文件收集积累的要求240
四、电子文件的归档内容241
五、电子文件的移交与接收242
一、系统维护与系统升级243
第二节 电子文件的逻辑保护243
第五章 电子文件的保管243
第一节 危害信息安全的因素与制定信息安全规范243
一、影响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因素243
二、制定电子文件信息安全规范243
二、防治电脑病毒244
一、电子文件载体的选择原则245
第三节 电子文件的物理保护245
三、电子文件信息安全逻辑保护的通用技术245
二、电子文件归档载体的保管246
二、电子文件开发的原则与组织形式247
一、电子文件开发的基本内容247
第六章 电子文件的开发与利用247
第一节 电子文件的开发247
三、电子文件开发具有的新特点248
二、电子文件提供利用的方式249
一、电子文件利用工作的原则249
第二节 电子文件的利用249
一、电子文件检索的含义250
第三节 电子文件的检索250
三、电子文件利用的新特点250
三、电子文件检索与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检索的区别251
二、电子文件检索系统的功能251
三、实施的基本要求252
二、全程控制的实施途径252
第七章 电子文件管理的新理论与新思想252
第一节 全程控制252
一、全程控制252
二、来源原则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具体运用253
一、电子文件时代的“新来源观”253
第二节 新来源原则253
二、档案保护的技术方法254
一、档案制成材料的损坏规律254
第六部分 档案保护技术254
第一章 档案保护技术的内容和原则254
第一节 档案保护技术的内容254
第二节 档案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255
一、造纸原料的质量与纸张耐久性256
二、植物纤维的化学成分与档案纸张的耐久性256
第二章 几种主要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256
第一节 档案纸张的耐久性256
四、档案纸张的性能与老化257
三、造纸生产过程与档案纸张的耐久性257
一、字迹色素成分与档案字迹的耐久性258
第二节 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258
一、胶片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259
第三节 其他几种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259
二、转移固定方式与字迹的耐久性259
三、字迹材料耐久性的综合评价259
三、光盘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261
二、磁记录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261
二、有关湿度的概念263
一、有关温度的概念263
第三章 档案库房温度、湿度的控制与调节263
第一节 有关空气温度、湿度的几个概念263
二、高湿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264
一、高温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264
第二节 空气温、湿度对档案寿命的影响264
一、库外温、湿度变化的规律265
第三节 档案库房内外温湿度变化的规律265
三、低温、干燥对档案制成材料的影响265
二、几种常用的温、湿度测量仪表266
一、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标准266
二、库内温、湿度变化的规律266
第四节 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测定266
三、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测试方法267
二、档案库房空气的热湿处理268
一、档案库房的密闭和通风268
第五节 控制与调节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措施268
二、档案利用和保存中的防光措施270
一、光对档案的危害270
第四章 档案库房的防光、防尘、防有害气体和防有害生物270
第一节 档案库房的防光270
一、灰尘和有害气体对档案的危害271
第二节 档案库房的防尘、防有害气体271
第三节 档案库房的防有害生物272
二、档案库房防尘、防有害气体的一般措施272
二、档案害虫及对档案的危害273
一、有害微生物及其对档案的危害273
四、防有害生物及防鼠措施274
三、鼠类及对档案的危害274
三、档案在库房外可能受到的损坏275
二、水灾275
第四节 危害档案制成材料的其他外部因素275
一、火灾275
二、档案库房建筑总体设计要求277
一、档案库房建筑的重要性及原则277
第五章 档案库房建筑、设备及档案保护实用技术277
第一节 档案库房建筑277
三、档案库房建筑上的防热(隔热)278
五、档案库房建筑的防火279
四、档案库房建筑的防水(防潮)279
二、防火、灭火设备280
一、空气调节装置280
第二节 档案库房设备280
三、档案装具281
一、档案修复技术282
第三节 档案保护实用技术282
二、档案信息转移技术284
三、档案法律关系286
二、档案法的属性286
第七部分 档案法律知识与职业道德286
第一章 档案法概述286
第一节 什么是档案法286
一、档案法的概念286
一、档案法律体系的构成288
第二节 档案法律体系288
二、档案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290
二、档案法律创制的程序291
一、档案法律的创制及基本原则291
第三节 档案法律的创制291
三、档案法律的完善292
二、《档案法》所管档案的范围293
一、档案法律定义和档案定义的区别293
第二章 档案法律的主要内容293
第一节 《档案法》管理档案的范围293
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职责294
第二节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294
三、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及其任务295
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机构及其职责295
二、国家所有档案的管理296
一、档案所有权296
四、档案人员296
第三节 档案的管理296
三、非国家所有档案的管理298
一、档案的开放299
第四节 档案的利用和公布299
四、档案及其复制件出境的管理299
第五节 档案工作奖惩300
二、档案的公布300
一、档案工作奖励301
二、档案法律责任302
二、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304
一、档案行政执法概念、特点、意义304
第三章 档案法的施行304
第一节 档案行政执法304
四、档案行政执法行为305
三、档案行政执法的内容和形式305
六、档案行政处罚307
五、档案行政执法文书307
一、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含义308
第二节 档案行政执法的监督308
三、档案行政执法监督体系309
二、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内容309
一、道德311
第一节 道德与职业道德311
第四章 档案职业道德概述311
二、职业道德312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313
一、档案工作的职业特点314
第二节 档案职业道德314
二、档案职业道德316
三、职业义务318
二、职业态度318
第五章 档案职业道德内容318
第一节 档案职业道德范畴318
一、职业理想318
七、职业荣誉319
六、职业良心319
四、职业技能319
五、职业纪律319
二、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320
一、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320
八、职业作风320
第二节 档案职业道德规范320
一、档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324
第一节 档案职业道德教育324
第六章 档案职业道德培养324
二、档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与方法325
一、档案职业道德修养326
第二节 档案职业道德修养与评价326
二、档案职业道德评价327
二、奴隶社会的档案和档案事业328
一、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328
第八部分 中外档案史常识328
第一章 中国档案史常识328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的档案和档案事业328
三、封建社会的档案和档案事业331
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档案和档案事业337
第二节 中国近代社会的档案和档案事业337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档案和档案事业338
一、建国初期的档案事业341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的档案和档案事业341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档案工作342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国家档案事业343
一、奴隶社会的档案工作344
第一节 外国古代社会的档案事业344
第二章 外国档案事业史常识344
二、封建社会的档案工作345
二、档案机构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变革346
一、近代变革的起点——法国档案工作改革346
第二节 外国近代社会的档案事业346
三、档案法规和教育的变革与档案学的正式形成347
二、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与档案管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348
一、档案事业格局的定型与档案机构的发展348
第三节 外国现当代时期的档案事业348
三、档案法规的成熟与档案教育、档案学的发展349
四、文件管理的成熟与完善351
五、国际档案合作的成熟与完善352
六、国外代表性国家档案事业的现实特色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