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审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32242613.jpg)
- 庾安勤,杨明娜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4542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审计学-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
二、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
三、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的比较2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审计监督的意义2
一、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3
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3
三、维护财经纪律和经济秩序的需要3
四、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3
五、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3
第三节 审计的概念和性质4
一、审计的定义4
二、审计的性质5
三、审计的三种关系人5
第四节 审计的对象和任务5
一、审计的对象5
二、审计的任务6
第五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6
一、审计检验职能7
二、审计监督职能7
三、审计鉴证职能7
四、审计咨询职能7
五、审计的作用8
第二章 审计类型和组织9
第一节 审计的类型9
一、按审计主体的性质分类9
二、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10
三、按审计主体与被审单位的关系分类11
四、按审计的范围分类11
五、按组织审计的方式分类12
六、按审计实行的时间分类12
第二节 审计制度13
一、建立和实施审计制度的原则13
二、审计制度的分类14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15
第三节 审计组织、审计机构和人员16
一、审计机构设置的原则16
三、我国审计机构的设置17
四、我国审计组织体制的运行机制19
第四节 审计人员的素质20
一、我国审计人员的任免20
二、我国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21
三、我国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21
四、我国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22
第三章 审计标准和审计证据23
第一节 审计标准的意义23
一、审计标准的概念23
二、建立审计标准的意义23
第二节 审计标准的类型和特征24
一、审计标准的类型24
二、审计标准的特征26
第三节 审计证据的概念和意义27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27
二、审计证据的意义27
三、审计证据的特点28
四、审计证据的分类29
第四节 审计证据的搜集和审定31
一、审计证据的要素31
二、搜集审计证据32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法律责任35
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35
一、制定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依据与目标35
二、中国国家审计准则体系35
三、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法律效力36
四、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36
第二节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36
一、一般准则36
二、作业准则37
三、报告准则38
四、审计报告处理准则38
第三节 审计法律责任39
一、审计法律责任39
二、形成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40
三、审计人员有下列违法乱纪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40
第五章 审计程序和审计工作底稿41
第一节 审计准备阶段41
第二节 审计实施阶段42
第三节 审计终结阶段43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45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45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和格式46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原则48
第六章 审计方法50
第一节 审计方法的意义和选用原则50
一、审计方法的意义50
二、选用审计方法的基本原则51
三、审计方法体系的内容51
第二节 审计的组织技术方法52
一、测试法52
二、顺查法52
三、逆查法53
四、全查法53
五、抽查法53
第三节 审计业务的方法56
一、复核法56
二、审阅法57
三、查询法57
四、分析法58
五、调节法58
六、清查验证法60
第七章 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61
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理61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61
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构成的基本内容62
三、内部控制制度按其功能分类63
第二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64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64
二、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64
第八章 审计报告67
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意义和作用67
一、审计报告的意义和作用67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68
第二节 编写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步骤69
一、编写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69
二、编写审计报告的步骤70
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71
一、审计报告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71
二、审计证明书的结构和内容72
第四节 审计报告的审定和审计复议72
一、审计意见书72
二、审计决定72
三、审计复议73
第九章 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审计74
第一节 会计报表审计74
一、会计报表审计的概念74
二、资产负债表审计76
三、损益表审计77
四、现金流量表审计78
第二节 会计账簿审计79
一、会计账簿79
二、会计账簿审计的程序79
第三节 会计凭证审计79
一、会计凭证审计的意义79
二、会计凭证审计的程序80
第十章 财政财务审计82
第一节 财政审计概述82
一、财政审计的对象82
二、财政审计的目的82
三、财政审计的意义和作用83
四、财政审计的特点和要求84
第二节 财政预算和财政决算审计85
一、财政预算的审计85
二、财政决算的审计86
第三节 财政审计的程序和方法88
一、财政审计的程序88
二、财政审计的方法88
第四节 财务审计概述88
第五节 资产与负债审计88
一、资产审计的概论88
二、流动资产审计89
三、长期投资审计91
四、负债审计93
第六节 所有者权益审计95
一、所有者权益审计95
二、实收资本审计96
三、资本公积审计96
四、盈余公积审计96
五、未分配利润审计96
六、损益审计96
第十一章 内部审计99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意义99
一、建立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99
二、内部审计的定义和特点100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任务101
一、审计的职能101
二、内部审计的任务101
第三节 内部审计的对象和方法102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对象102
二、内部审计的方法102
第四节 内部审计的程序102
一、制定审计工作计划102
二、确定被审单位,制定审计方案103
三、确定审计方式103
四、发出审计通知书103
五、实施审计103
六、提出内部审计报告104
七、作出审计决定104
八、建立审计档案104
第五节 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104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104
二、内部审计人员104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责105
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106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及其内容106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106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107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形式和标准107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107
二、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关系108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组织形式110
四、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110
第三节 效益审计的体系112
一、全面性的综合评价112
二、单项性的经济效益审计112
第四节 业务经营和管理机能效益审计116
一、业务经营效益审计116
二、管理机能效益审计119
第十三章 经济责任审计124
第一节 经济责任审计概述124
一、经济责任制概述124
二、经济责任制审计概况124
第二节 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25
一、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概述125
二、厂长(经理)任期责任审计原则126
三、厂长(经理)任期目标审计的目的及内容127
四、厂长(经理)离任审计的程序128
第三节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129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概述129
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意义130
三、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内容130
四、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程序130
第四节 租赁经营审计132
一、租赁经营审计的定义132
二、租赁前财产清查审计133
三、租赁合同审计134
四、租赁合同分期兑现审计136
五、租赁合同终止审计137
第十四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139
第十五章 练习题141
第一章141
第二章142
第三章143
第四章144
第五章144
第六章145
第七章146
第八章146
第九章至第十四章147
附录153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153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58
附录三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161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64
参考文献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