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儿科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上海中医学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中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71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352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儿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医疗实践1
第一章 努力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1
第一节 医疗面向农村,为工农兵服务1
第二节 贯彻“预防为主”,大搞群防群治2
第三节 贯彻中西结合,坚持土洋并举3
第四节 突出人的因素,坚持四个第一4
第五节 批判“不治之症”,变“不治”为“可治”5
第二章 认识疾病的思想方法6
第一节 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感性知识6
第二节 综合感觉材料,作出初步诊断7
第三节 通过临床实践,获得正确认识8
第四节 认真总结经验,发展医学科学9
第三章 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9
第一节 树立整体观念,反对孤立片面10
第二节 认清事物本质,治病必求其本10
第三节 抓住主要矛盾,注意主次缓急11
第四节 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制宜12
第二篇 呼吸系统13
第一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
第一节 气管及支气管的形态和结构13
第二节 肺的形态和结构14
第三节 胸膜17
第四节 呼吸运动17
第五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18
第六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19
第二章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20
第一节 问诊20
第二节 望诊21
第三节 触诊23
第四节 叩诊24
第五节 听诊25
第六节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27
第三章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辨证施治原则28
第一节 咳嗽28
第二节 呼吸困难31
第三节 咯血33
第四节 胸痛35
第四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36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36
第二节 支气管炎39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42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47
第五节 肺炎49
大叶性肺炎49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54
非典型性肺炎57
第六节 肺脓疡58
第七节 尘肺60
第八节 肺气肿63
第九节 胸膜炎65
第三篇 循环系统68
第一章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8
第一节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68
第二节 心脏的机能活动72
第三节 血压和脉搏77
第四节 心血管机能的调节79
第五节 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81
〔附〕周围血液循环动态平衡失调82
第二章 循环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84
第一节 问诊84
第二节 望诊84
第三节 触诊85
第四节 叩诊86
第五节 听诊87
第六节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90
第三章 循环系统常见症状的辨证施治原则91
第一节 心悸91
第二节 紫绀92
第三节 呼吸困难93
第四节 水肿93
第四章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93
第一节 心力衰竭(心机能不全)93
第二节 风湿病102
第三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109
第四节 高血压病113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0
第六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125
第七节 心律失常128
窦性心动过速128
窦性心动过缓128
窦性心律不齐129
过早搏动129
阵发性心动过速131
心房颤动133
心房扑动134
心脏传导失常134
第四篇 消化系统138
第一章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8
第一节 唾液腺138
第二节 食管139
第三节 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40
第四节 小肠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42
第五节 肝脏、胆囊的形态和结构143
第六节 肝脏的功能、功能障碍及肝功能试验144
第七节 胰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53
第八节 大肠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54
第九节 消化产物的吸收154
第十节 消化管和消化腺机能活动的调节155
第二章 消化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155
第一节 问诊156
第二节 望诊156
第三节 触诊157
第四节 叩诊160
第五节 听诊160
第六节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160
第三章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辨证施治原则162
第一节 恶心和呕吐162
第二节 呕血和黑粪163
第三节 便血164
第四节 腹痛165
第五节 腹泻167
第六节 便秘169
第七节 黄疸170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171
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171
第二节 慢性胃炎178
第三节 急性胃肠炎179
第四节 湿阻181
第五节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83
第六节 婴儿泄泻185
第七节 肠原性青紫190
第八节 肝硬化191
第九节 急性胰腺炎199
第十节 鹅口疮和口糜202
第五篇 泌尿系统204
第一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04
第一节 肾的形态和组织结构204
第二节 尿的生成207
第三节 肾脏在调节水、盐平衡和酸硷平衡中的作用207
第四节 影响肾功能的一些因素208
第五节 排尿209
第二章 泌尿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209
第一节 问诊209
第二节 体格检查210
第三节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211
第三章 泌尿系统常见症状的辨证施治原则214
第一节 水肿214
第二节 尿频、尿急、尿痛216
第三节 血尿216
第四节 尿少和尿闭217
第四章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218
第一节 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218
第二节 泌尿道感染225
第三节 尿毒症228
第四节 遗尿231
第六篇 造血系统233
第一章 造血系统的形态结构与血细胞的形成233
第一节 造血系统的形态结构233
第二节 血细胞的形成237
第二章 造血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239
第一节 问诊239
第二节 望诊240
第三节 触诊240
第四节 叩诊241
第五节 听诊241
第六节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241
第三章 造血系统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244
第四章 造血系统常见疾病246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246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249
第三节 白血病252
急性白血病253
慢性白血病254
第四节 粒细胞缺乏症256
第五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8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261
第七篇 内分泌、代谢、营养疾病263
第一章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263
第一节 内分泌腺概述263
第二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264
第三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66
第四节 糖尿病269
第五节 低血糖症274
第二章 营养疾病275
第一节 营养疾病概述275
第二节 维生素缺乏病276
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276
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病278
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279
维生素D缺乏病(佝偻病)280
婴儿性手足搐搦症283
第八篇 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285
第一章 神经系统概述285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286
第一节 意识障碍和病理状态287
第二节 感觉和运动检查287
第三节 反射检查288
第四节 脑脊液检查292
第三章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的辨证施治原则294
第一节 头痛294
第二节 眩晕295
第三节 失眠296
第四章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297
第一节 面神经麻痹297
第二节 三叉神经痛298
第三节 偏头痛299
第四节 坐骨神经痛300
第五节 癫病302
第六节 脑血管意外305
脑血管痉挛305
脑血栓形成306
脑出血307
蜘网膜下腔出血308
脑栓塞309
第五章 常见精神疾病310
第一节 神经官能症310
神经衰弱310
癔病312
植物性神经官能症316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318
第九篇 传染病322
第一章 传染病概述322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323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325
第二章 常见传染病335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335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337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341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46
第五节 传染性肝炎351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355
第七节 伤寒与副伤寒361
第八节 麻疹366
〔附〕风疹370
第九节 水痘371
第十节 猩红热374
第十一节 流行性腮腺炎376
第十二节 百日咳378
第十三节 白喉381
第三章 结核病384
第一节 结核病概述384
第二节 结核病的预防387
第三节 肺结核390
第四节 肠结核396
第五节 肾结核396
第六节 结核性胸膜炎398
第七节 结核性腹膜炎398
第八节 结核性脑膜炎399
第十篇 寄生虫病401
第一章 寄生虫病概述401
第二章 蠕虫病402
第一节 血吸虫病402
第二节 蛔虫病420
第三节 蛲虫病424
第四节 钩虫病425
第五节 丝虫病429
第六节 绦虫病433
第七节 姜片虫病436
第三章 原虫病438
第一节 阿米巴病438
第二节 疟疾442
附篇449
附一 小儿生长发育及保健449
小儿特点449
小儿教养450
小儿的生长发育450
小儿保育451
附二 上海中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内儿科协定处方452
曙光医院内科协定处方452
龙华医院内科协定处方457
龙华、曙光医院自制常用成药458
第五门诊部内科协定处方463
曙光医院内儿科西药协定处方466
附三 实验室检查正常数值468
血液468
血液的生物化学检查469
尿液470
粪便471
脑脊液471
甲状腺机能471
骨髓检查的正常数值472
附四 小儿用药剂量折算法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472
小儿用药剂量折算法472
十八种静脉滴注药物的配伍实验结果473
二十五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474
二十六种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475
二十三种常用肌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