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词概念框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廖光蓉著;蒋洪新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0488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文化-词语-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词概念框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1.相关研究成果1
1.1 动物词1
1.2 文化动物词2
1.3 文化语义学3
1.1.4 简评4
2.认知语义学理论4
2.1 框架理论5
2.2 域理论6
2.3 百科知识语义学理论8
3.框架理论在中国9
4.狗(dog)概念框架研究11
4.1 概念、词概念与词概念框架11
4.2 关于狗(dog)概念框架14
4.3 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等17
5.本书的组织18
第二章 概念框架的拟构20
1.拟构的目标、原则、方法等20
1.1 原则20
1.2 方法、可行性等21
1.3 关于其本身研究的内容22
2.拟构的框架22
2.1 母框架23
2.2 “官养”子框架24
2.3 “家庭饲养”子框架25
2.4 “狗(官 /家养的)”子框架28
2.5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34
3.词概念框架的属性和特征35
3.1 属性35
3.2 特征36
4.结语38
第三章 框架概念的形式表征39
1.概念形式表征总览及形式单位特征39
1.1 概念形式表征总览39
1.2 “狗”与DOG框架形式单位特征的比较51
2.概念形式表征53
2.1 蕴涵事件的具体事物概念组合的形式表征54
2.2 蕴涵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具体事物概念组合及其形式表征77
2.3 蕴含类与属/属与类关系的具体事物概念组合的形式表征79
2.4 属性或特征与行为习惯或倾向概念组合的形式表征83
2.5 事件的形式表征87
2.6 框架概念形式表征规律93
3.小结101
第四章 框架内变化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总汇106
1.相关术语的定义106
2.制约因素及宏观动因与一词多义的成因107
3.变化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总汇与用例108
3.1 “狗”框架109
3.2 DOG框架140
4.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157
5.小结161
第五章 框架内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转换165
1.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165
1.1 最初施指具体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165
1.2 最初施指事件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173
1.3 最初施指抽象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变化186
2.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188
2.1 最初施指具体事物的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188
2.2 最初施指事件的形式单位概念的转换216
3.小结245
第六章 变化转换的动因246
1.功能动因247
1.1 附带感情色彩247
1.2 具象体表达258
1.3 简便表达266
1.4 关于附带感情色彩、具象和简便表达的结论272
2.发生学上的动因273
2.1 客观相关性和相似性及两者的结合273
2.2 基于人的评价相关性278
2.3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关性的结合或反之286
2.4 基于人的认识或评价的相似性287
2.5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或反之290
2.6 客观相关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的相关性和相似性的结合293
2.7 客观相关性和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性的结合294
2.8 客观相似性与基于人的评价相似关性的结合294
2.9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296
3.小结297
3.1 功能动因297
3.2 发生学上的动因299
第七章 变化转换的机制301
1.变化机制301
1.1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佐证301
1.2 本研究关于形式单位概念扩大的一些发现303
1.3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及变化机制308
2.转换机制308
2.1 保留限定成分即原概念与目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308
2.2 保留原概念与目的概念的相关性315
2.3 “狗”与DOG框架的比较321
3.小结322
3.1 变化机制322
3.2 转换机制323
第八章 变化转换中转喻的发生域与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326
1.变化中的转喻发生域326
1.1 事件概念框架326
1.2 具体事物概念框架329
1.3 抽象事物概念框架330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331
2.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331
2.1 具体事物概念框架331
2.2 事件框架332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337
3.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337
3.1 客观属性特征映射337
3.2 人对原概念的评价映射338
3.3 事件结构与人的评价映射的结合341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342
4.隐喻和转喻的比例342
5.转换的结果342
6.小结343
6.1 变化中的转喻发生域343
6.2 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344
6.3 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344
第九章 变化转换的思维特征346
1.变化的思维特征346
1.1 流线型346
1.2 流线-跳跃-流线型350
1.3 连续水平线流型351
2.转换的思维特征351
2.1 单一跳跃351
2.2 连续跳跃354
3.小结365
3.1 变化的思维特征365
3.2 转换的思维特征366
第十章 结束语368
1.主要内容368
1.1 词概念框架的拟构及其本身的研究368
1.2 后入框架概念形式表征370
1.3 制约因素及一般动因与一词多义的成因374
1.4 几组数据与对比分析374
1.5 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几种情形376
1.6 形式单位概念变化转换的具体动因377
1.7 变化转换的机制381
1.8 变化转换中的转喻发生域与转换中的相似性映射384
1.9 变化转换的思维特征386
2.创新之处388
3.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389
参考文献390
附录394
附录1 “狗”框架变化的形式单位概念394
附录2 “狗”框架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397
附录3 “狗”框架既变化又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405
附录4 DOG框架变化的形式单位概念406
附录5 DOG框架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407
附录6 DOG框架既变化又转换的形式单位概念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