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本·贵民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本·贵民篇](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4750857.jpg)
- 韩喜凯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0857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5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本·贵民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韩喜凯前言1
名言选1
一、重民敬民1
二、保民而王8
三、民贵君轻15
四、民为国本20
五、民与战争23
六、以民为鉴32
七、政顺民心38
八、爱民恤民45
九、养民富民51
十、轻徭薄赋57
十一、以法护民65
十二、教化民众69
十三、整顿吏治74
人与事82
一、先秦时期82
1.周武王与牧野之战82
2.邵穆公重视民众舆论83
3.曹刿论战84
4.秦穆公不因牲畜而害人85
5.鲁君失国与田氏代齐86
6.子产不毁乡校88
7.勾践灭吴89
8.南门徙木90
二、秦汉时期91
1.刘邦“约法三章”揽民心91
2.汉文帝注重节俭92
3.汉武帝的罪己诏93
4.“民心思汉”与刘秀的称帝93
5.“一钱太守”刘宠96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97
1.五色棒震吓豪强97
2.郑浑劝民务农98
3.仓慈保护商人99
4.王羲之在会稽99
5.裴延俊兴修水利100
6.李幼廉为民除害101
7.“独立君”裴侠101
8.“一杯清水别父老”的赵轨102
四、隋唐时期103
1.房彦谦的“预言”103
2.遭百姓“争抢”的魏德深104
3.张玄素力谏太宗惜民力105
4.唐太宗与魏征的舟水之喻106
5.唐太宗教诲太子107
6.来济论养民之要108
7.员半千私自开仓放粮108
8.不怕马踏的潘好礼109
9.姚崇力主捕蝗救民110
10.心系百姓的大臣陆贽112
11.柳宗元不忘生民之患115
12.何县令拉纤119
五、辽宋金元时期121
1.曹彬统兵注意保护百姓121
2.姚坦不视假山122
3.田锡惟百姓是念123
4.李惟清关心百姓疾苦124
5.范讽扶助贫弱125
6.辽承天太后安抚百姓126
7.萧韩家奴讽谏辽兴宗贵民128
8.苏轼“悲歌为黎元”130
9.宗泽心怀庇民之志135
10.金世宗尚俭以省民力137
11.范成大为民兴利除害140
12.程迥体察民情145
13.王磐为民除弊146
14.高克恭以“廉平”治民148
15.不忽木反对苛敛150
16.清正为官的赡思151
17.哈八石父子之善政153
六、明清时期154
1.方克勤于去民害如饥渴154
2.马皇后体恤百姓157
3.明成祖愿“斯民小康”158
4.周忱改革以爱民为本161
5.马文升除弊以解民困164
6.丁积治新会167
7.冯惟敏殷勤念苍生168
8.为官正直的赵世卿172
9.许舜民舍生为民174
10.赵秉忠和他的“天民”说175
11.清太宗以民生休戚为念178
12.范文程重视收揽民心180
13.魏象枢义不负民183
14.施维翰实心为民185
15.百姓“不能忘”的县令张坊188
16.牛运震的“俭、简、检”190
17.张九钺重民轻官192
18.马益著与他的“庄户书”193
19.韩梦周爱民如子195
20.周永年的“借书园”196
21.李毓昌查赈遇害197
22.林则徐重视民心御外敌198
23.“铜锤李”体恤民情203
24.刘鹗为生民立命204
25.栾来宗探索旱涝之源206
纵横谈209
一、民之所欲 天必从之210
1.“敬天保民”210
2.“吉凶由人”213
3.“天予人归”217
4.“天之立王,以为民也”218
5.“受命不于天,于其人”221
6.“所谓得天,得民而已”221
二、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223
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223
2.“民弃其上,不亡何待”226
3.“得乎丘民而为天子”230
4.“民无不为本也”233
5.“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237
6.“百姓,所以养国家也”238
7.“元民而君不立”239
三、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241
1.“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241
2.“上下同欲者胜”244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46
4.“惟恐沛公不为秦王”252
5.“撼山易,撼岳家军难”254
6.“倡仁义,收人心”255
四、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257
1.“伐无道,诛暴秦”258
2.“小民从来不可轻”261
3.“普天之下,莫非仇雠”262
4.“冲天香阵透长安”266
5.“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268
6.“迎闯王,不纳粮”270
五、民众为主 君主为客274
1.“立天子以为天下”274
2.“君为无道,民之思兵”276
3.“无君论”277
4.“吏为民役”280
5.“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280
6.“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282
六、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287
1.“罔不惟民之承”287
2.“令顺民心,则威令行”288
3.“失其民者,失其心也”290
4.“情之所欲,不以禁民”291
5.“节己以顺人”292
6.“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294
七、视民如伤 施行仁政296
1.“怀保小民,惠鲜鳏寡”297
2.“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299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04
4.“行仁义,法先圣”307
5.“为国之道,必抚之以仁义”312
6.“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317
7.“欲求事天,必先恤民”323
8.“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326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328
八、兴邦治国 富民为本328
2.“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331
3.“足民”332
4.“民富则亲,民贫则离”334
5.“富在编户,不在府库”335
九、取之有度 使之有时337
1.“量民力则事无不成”338
2.“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340
3.“与民休息”342
4.“农时甚要,不可踅失”346
5.“安世之道,惟在不横赋不暴役”348
6.“不加赋而上用足”352
7.“摊丁入亩”353
十、法令之功 必效于民354
1.“为法,必使明白易知”354
2.“约法省刑”357
3.“以宽仁治天下”367
4.“临下以简,必务哀矜”368
5.“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370
6.“宽则得众,信则民任”373
十一、重德兴教 淳化民风374
1.“终身之计,莫如树人”374
2.“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378
3.“教者,政之本也”380
4.“戡乱以武,守成以文”386
5.“生民之道,以教为本”387
6.“致治在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388
7.“以讲学明理为先务”390
十二、端正君心 为民表率392
1.“子率以正,孰敢不正”392
2.“取信于民”398
3.“与民同乐”402
4.“太子正而天下定矣”403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05
十三、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409
1.“举贤尚功”410
2.“不用贤则亡”413
3.“民之治乱在于吏”415
4.“惟才是举”419
5.“用非其才,必难致治”420
6.“生民休戚,系于用人之当否”424
7.“为国养民,莫切要于守令官”427
8.“官之贤否于此立辨”429
十四、惩贪倡廉 安抚民心431
1.“国家之败,由官邪也”431
2.“廉者,民之表也”435
3.“赃满一匹者死”439
4.“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443
5.“牧民官不先洁己,何以治人”445
6.“官吏贪污蠹害吾民者,罪之不恕”449
7.“从来民生不遂,由于吏治不清”453
后记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