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前列腺炎基础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和著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ISBN:780662409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前列腺炎-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前列腺炎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前列腺感染的特点3
第二节 前列腺炎的病原学特点9
第三节 前列腺炎的治疗策略12
第二章 男性生殖系统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16
第一节 男性外生殖器官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16
一、阴囊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17
二、阴茎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17
三、男性尿道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19
第二节 内生殖器官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21
一、生殖腺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21
二、输精管道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26
三、附属腺体的胚胎发育和生理学功能30
第三章 前列腺生长与调控的分子生物学37
第一节 生长因子信号及其对前列腺生长的调节37
一、正常前列腺内的肽生长因子37
二、肽生长因子同雄性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40
第二节 细胞周期及其对前列腺生长的调节40
一、细胞周期中细胞的基本特征40
二、影响细胞周期的生长因子及其作用42
第三节 细胞凋亡及其对前列腺生长的调节45
一、凋亡的发生与调节46
二、前列腺的细胞凋亡及其调节46
第四章 前列腺微生态学48
第一节 前列腺菌群的来源49
一、尿道或输精管道扩散49
二、血流扩散51
三、异物导入51
第二节 前列腺菌群的种类与性质51
一、细菌51
二、真菌104
三、支原体114
四、衣原体117
五、放线菌119
六、螺旋体121
七、病毒122
八、寄生虫与原虫125
第五章 细胞壁缺陷细菌132
第一节 基本概念132
第二节 细菌L型的形成与培养133
一、细菌L型的形成133
二、细菌L型的培养135
第三节 细菌L型的生物学特性137
一、形态与染色性137
二、代谢活性138
三、基因结构139
四、菌体蛋白质构成140
七、药物敏感性141
六、理化性质和抵抗力141
五、抗原结构与免疫原性141
八、返祖性143
第四节 细菌L型的致病性143
一、不稳定L型的致病性144
二、稳定L型的致病性144
第五节 细菌L型感染的病原学诊断145
一、细菌L型的分离与鉴定146
二、细菌L型分离培养的注意事项150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及其防治151
第一节 细菌耐药性的物质基础151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的形成与扩散156
一、基因型耐药性的分子与生化机制160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分子与生化机制160
二、表型耐药性的分子与生化机制163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与判定164
一、药物敏感性检测164
二、耐药性相关基因的检测165
三、耐药性相关酶检测165
四、细胞壁缺陷细菌检测165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的评估和预测166
一、细菌耐药性的评估166
二、细菌耐药性的预测168
二、正确判定细菌的药物敏感性169
一、加强细菌耐药性形成与扩散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169
第六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169
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170
四、建立科学的疗效判断体系170
五、妥善处理细菌的耐药菌株171
六、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与通报机制172
第七章 抗菌药物与治疗学173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药理学174
一、抗菌药物的性质与种类175
二、抗菌药物在宿主体内的分布与排泄191
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耐药性202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205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选择与应用205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209
第三节 机能康复治疗211
一、生理机能康复治疗211
二、心理治疗214
第四节 疗效判断215
一、病原学检查无菌217
二、患者的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217
三、实验室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218
第五节 复发与再感染218
一、复发219
二、再感染219
第八章 前列腺的抗菌药物透过性221
第一节 前列腺药物透过性研究的概况223
一、动物前列腺药物透过性研究224
二、人体前列腺药物透过性研究232
第二节 前列腺透过性的组织学基础235
一、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235
二、腺组织与基质238
三、抗菌药物在前列腺组织内的扩散与抗菌作用238
第三节 影响前列腺抗菌药物透过性的组织病理学因素240
一、前列腺分泌物滞留240
四、前列腺出血241
五、前列腺增生与钙化灶241
三、前列腺结石241
二、前列腺脓肿241
第九章 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与分类243
第一节 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243
一、年龄247
二、婚姻与性活动247
三、季节249
四、职业249
五、饮食与生活习惯249
六、疾病与生理状况251
第二节 前列腺炎的分类251
一、临床分类252
二、病原学分类254
三、病理学分类258
四、综合分类259
第十章 前列腺炎的诊断学260
第一节 物理诊断261
一、病史与症状261
二、体格检查267
第二节 实验室诊断267
一、病原学检查267
二、细胞学检查286
三、血液学检查289
四、影像学检查289
五、病理学检查290
第十一章 前列腺炎的治疗292
第一节 症状治疗295
第二节 病原治疗296
一、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治疗297
二、非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治疗302
第三节 前列腺介入治疗303
第四节 外科手术治疗303
第五节 机能康复治疗304
第六节 心理治疗305
第七节 疗效评估305
第八节 影响前列腺炎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其对策308
一、影响前列腺炎治疗效果的常见因素308
二、关于影响前列腺炎治疗效果因素的对策314
三、关于前列腺炎治疗的某些误区318
第十二章 前列腺炎的预防323
第一节 疾病前预防325
一、增强机体抵抗力325
二、注意个人卫生326
三、避免病原体感染327
第二节 恢复期预防327
一、增强机体抵抗力327
二、保持会阴部皮肤的清洁328
三、排尿与排精328
三、治疗前列腺炎相关疾病329
二、注意个人卫生329
一、增强机体抵抗力329
第三节 康复后预防329
附录一 常用染料与试剂334
一、革兰染色液334
二、碱性美蓝染色液334
三、抗酸染色液334
四、Gemenez染色液335
五、Giemsa染色液335
六、细胞壁染色液335
七、磷酸缓冲液335
十二、2%硫酸铁铵染色液336
十、Donaldson碘伊红染色液336
十一、海氏(Heidenhain)苏木精染色液336
九、墨汁染色液336
八、乳酸棉蓝染色液336
十三、Schaudinn固定液337
十四、甲基红试剂337
十五、靛基质试剂337
十六、VP试剂337
十七、硫酸锌浮集溶液337
附录二 常用培养基338
一、细菌培养基338
二、细菌L型培养基340
三、真菌培养基340
四、支原体培养基341
五、阿米巴原虫培养基342
六、阴道毛滴虫培养基343
附录三 常用检查方法及其正常值345
一、染色法345
二、细菌鉴定试验346
三、真菌鉴定试验347
四、寄生虫鉴定试验347
五、前列腺液检查348
六、精液检查349
七、尿液检查349
八、血液细胞学检查350
附录四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判断参考值351
参考文献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