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通风与除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业通风与除尘](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4661502.jpg)
- 蒋仲安,杜翠凤,牛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5141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工业建筑-通风除尘-高等学校-教材;工业尘-除尘-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业通风与除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工业有害物的种类和来源1
1.1.1 工业有害物的种类1
1.1.2 工业有害物的来源2
1.2 工业有害物的危害2
1.2.1 工业有害物对人体的危害2
1.2.2 工业有害物对生产的影响7
1.2.3 工业有害物对环境的影响7
1.3 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8
1.3.1 人体的热平衡8
1.3.2 人体散热方式及其影响因素8
1.3.3 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影响9
1.4 空气中有害物的含量与相关标准10
1.4.1 有害物含量的表示10
1.4.2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10
1.4.3 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2
1.4.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2
1.5 工业有害物的综合防治措施13
1.5.1 控制有害物产生的措施13
1.5.2 通风净化措施14
1.5.3 定期检测15
1.5.4 个体防护措施15
1.5.5 管理措施15
复习题16
2 通风方法17
2.1 控制有害物的通风方法17
2.1.1 有害物在室内的传播机理17
2.1.2 控制有害物的通风方法18
2.2 局部通风20
2.2.1 局部排风系统20
2.2.2 局部送风系统20
2.3 全面通风21
2.3.1 全面通风的一般原则21
2.3.2 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21
2.3.3 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25
2.3.4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26
2.3.5 空气质量平衡与热平衡27
2.4 置换通风31
2.4.1 评价通风效果的指标31
2.4.2 置换通风的原理33
2.4.3 置换通风的特性33
2.4.4 置换通风的设计34
2.5 事故通风36
复习题36
3 排风罩38
3.1 排风罩的分类和设计原则38
3.1.1 排风罩的分类及特点38
3.1.2 排风罩的设计原则38
3.2 排风罩的气体流动特性39
3.2.1 空间点汇39
3.2.2 平面点汇39
3.2.3 实际罩口流场40
3.3 密闭罩43
3.3.1 密闭罩的工作原理43
3.3.2 密闭罩的形式43
3.3.3 排风口位置的确定44
3.3.4 排风量的确定46
3.4 柜式排风罩47
3.4.1 柜式排风罩的工作原理47
3.4.2 柜式排风罩的形式47
3.4.3 柜式排风罩排风量的计算49
3.5 外部罩50
3.5.1 外部罩的工作原理50
3.5.2 外部罩的形式50
3.5.3 控制风速法50
3.5.4 流量比法55
3.6 接受罩57
3.6.1 热源上部的热射流57
3.6.2 热源上部接受罩排风量的计算58
3.7 槽边排风罩60
3.7.1 槽边排风罩的类型60
3.7.2 槽边排风罩的风量计算62
3.8 吹吸罩63
3.8.1 吹吸罩的工作原理63
3.8.2 吹吸罩的设计计算63
3.8.3 吹吸罩的应用64
复习题65
4 粉尘净化原理及装置67
4.1 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67
4.1.1 粉尘的成分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67
4.1.2 密度68
4.1.3 粉尘的安置角(安息角)68
4.1.4 比表面积69
4.1.5 凝聚与附着69
4.1.6 湿润性69
4.1.7 粉尘的磨损性70
4.1.8 电性质70
4.1.9 黏性71
4.1.10 光学特性71
4.1.11 爆炸性71
4.2 粉尘的粒径和粒径分布71
4.2.1 粉尘的形状72
4.2.2 单一粉尘粒径的定义72
4.2.3 粉尘平均粒径74
4.2.4 粉尘的粒度分布(分散度)75
4.2.5 粒径的频谱分布75
4.3 除尘器性能及分类80
4.3.1 除尘器性能的指标80
4.3.2 除尘机理及除尘器的分类82
4.3.3 选择除尘器时应注意事项83
4.4 机械式除尘器84
4.4.1 重力沉降室84
4.4.2 惯性除尘器86
4.4.3 旋风除尘器87
4.5 湿式除尘器90
4.5.1 湿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90
4.5.2 湿式除尘器的分类及其特性91
4.5.3 重力喷淋塔91
4.5.4 离心式洗涤器91
4.5.5 冲击(自激)式除尘器93
4.5.6 多孔洗涤器94
4.5.7 文丘里除尘器94
4.6 袋式除尘器95
4.6.1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96
4.6.2 袋式除尘器性能的计算97
4.6.3 影响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98
4.6.4 袋式除尘器的分类和清灰过程99
4.6.5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100
4.7 静电除尘器101
4.7.1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101
4.7.2 电除尘器的结构形式102
4.7.3 电除尘器的主要部件103
4.7.4 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105
4.7.5 电除尘器的设计计算105
4.8 颗粒层除尘器107
4.8.1 颗粒层除尘器的工作原理107
4.8.2 颗粒层除尘器的性能107
4.8.3 影响颗粒层除尘器性能的因素108
4.8.4 颗粒层除尘器的分类109
4.8.5 颗粒层除尘器的结构形式110
复习题111
5 有害气体净化原理及装置113
5.1 概述113
5.1.1 吸收法113
5.1.2 吸附法113
5.1.3 燃烧法113
5.1.4 冷凝法113
5.1.5 催化转化法114
5.1.6 非平衡等离子体法114
5.1.7 光催化转化法114
5.2 吸收与吸附原理114
5.2.1 吸收过程的理论基础114
5.2.2 吸收过程的机理119
5.2.3 吸附原理和特性122
5.2.4 吸收剂和吸附剂的要求124
5.3 吸收与吸附装置125
5.3.1 吸收装置125
5.3.2 吸附装置127
5.4 其他气体净化方法128
5.4.1 非平衡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方法128
5.4.2 光催化净化方法129
5.4.3 负离子净化方法129
5.4.4 臭氧净化方法130
复习题131
6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132
6.1 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132
6.1.1 摩擦阻力132
6.1.2 局部阻力136
6.1.3 管段阻力139
6.2 管道系统的压力分布139
6.3 通风除尘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142
6.3.1 风管布置的一般原则142
6.3.2 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142
6.4 通风系统的布置及部件148
6.4.1 风管材料和连接148
6.4.2 通风系统的布置148
6.4.3 风管部件151
6.4.4 除尘系统的防爆151
6.5 均匀送风与均匀吸风管道的设计计算152
6.5.1 均匀送风管道的设计原理152
6.5.2 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153
6.5.3 均匀送风风道的设计154
6.5.4 均匀送风风道的常见形式155
6.5.5 均匀吸风156
复习题158
7 通风机160
7.1 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60
7.1.1 离心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160
7.1.2 轴流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161
7.1.3 通风机的分类162
7.2 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与曲线163
7.2.1 通风机的性能参数163
7.2.2 通风机的特性曲线164
7.2.3 通风机特性曲线的合理工况范围165
7.3 通风机的相似理论166
7.3.1 通风机的主要无因次参数166
7.3.2 通风机的无因次特性曲线(也称类型特性曲线)166
7.3.3 通风机性能的相似换算167
7.3.4 比转数168
7.4 通风机在管网中的工作及调节169
7.4.1 通风管网的特性169
7.4.2 通风机与管网联合工作170
7.4.3 通风机的联合运行170
7.4.4 通风机的调节174
7.5 通风机的命名和选择176
7.5.1 通风机的命名176
7.5.2通风机的选择程序179
复习题180
8 通风净化系统测试技术181
8.1 粉尘特性的测定181
8.1.1 粉尘样品的分取181
8.1.2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182
8.1.3 粉尘堆积密度的测定183
8.1.4 粉尘安置角的测定183
8.1.5 粉尘比电阻的测定184
8.2 通风系统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185
8.2.1 测定断面和测点的布置185
8.2.2 气体压力的测定186
8.2.3 气流速度的测量191
8.2.4 管内气流流量的测量192
8.3 粉尘粒径与粒径分布的测定193
8.3.1 光学显微镜法193
8.3.2 离心沉降法196
8.3.3 沉降天平法198
8.3.4 惯性冲击法199
8.3.5 电导法200
8.4 粉尘浓度的测定201
8.4.1 工作区粉尘浓度的测定201
8.4.2 管道内空气含尘浓度的测定203
8.5 气体含量测定方法206
8.5.1 二氧化硫的测定206
8.5.2 氮氧化物的测定207
8.5.3 一氧化碳的测定208
8.5.4 臭氧的测定208
8.5.5 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209
8.5.6 氟化物的测定210
8.6 通风除尘系统的测定210
8.6.1 排风罩的测定210
8.6.2 通风机性能的测定212
8.6.3 除尘器性能的测定213
附录215
附录1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15
附录2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215
附录3 槽边缘控制点的吸入速度ux217
附录4 通风管道统一规格219
附录5 各种粉尘的爆炸浓度下限221
附录6 气体和蒸气的爆炸极限221
附录7 局部阻力系数223
参考文献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