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后现代新诗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后现代新诗美学
  • 萧萧著 著
  • 出版社: 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57639535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后现代新诗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前言:清晰而完整的后现代脉络9

第一节 斜向交织的乱针刺绣10

第二节 交叠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12

第三节 后现代架构下的新诗美学21

第四节 继续形成的「后现代」诗风气24

第二章 罗青与温室效应:后现代主义的前锋论述29

第一节 台湾后现代诗的论述状况30

第二节 罗青后儿童期的嬉戏本质34

第三节 罗青后现代诗的嬉戏特性41

一、嬉戏不争气41

二、矛盾不对立43

三、拼贴不迟疑44

四、空间不嫌隙47

第四节 结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掩映的光影50

第三章 夏宇与陈黎的藤原效应:后现代的自我实现与大我体现55

第一节 前言:后现代诗最引人注目的两大气旋56

一、台湾当代十大诗人58

二、台湾硕士论文专文讨论之前五名中生代诗人62

第二节 夏宇「自我实现」的后现代愉悦气旋64

一、《备忘录》备忘而不怕被忘68

二、《这只斑马》未必是《那只斑马》70

第三节 陈黎「大我体现」边缘转成中心的气旋72

一、《岛屿边缘》卻是新诗地震之首79

二、《我/城》反成新诗台风之眼81

第四节 结语:自我实现与大我体现的共伴效应83

第四章 陈克华与月晕效应:后现代的私我映现93

第一节 前言:朝向一个心、物、体相互冲击的诗学体系94

第二节 难以廓清的陈克华的月晕效应101

第三节 陈克华的体腔设计107

第四节 陈克华以颠覆为乐以深情为重110

第五节 结语:风波与风云116

第五章 后现代的跨界越位:以图象诗为例121

第一节 前言:台湾新诗创作的三个阶层122

第二节 选字成诗的历史风光124

第三节 旋字成图的历史风姿130

第四节 炫光引诗的历史风旋138

第五节 结语:台湾新诗创作的无限可能147

第六章 跨界越位的后现代:以《乐善好诗》为例153

第一节 前言:诗是言与寺的合成物154

第二节 诗是连环式的大解构157

第三节 诗是浮游性的存在166

第四节 诗是凡夫俗子的凡常行动172

第五节 结语:诗是心与物的结晶体179

第七章 后现代情境下玄思异想的空间诗学——以管管诗中「脸」与「梨花」的措置/错置为主例185

第一节 前言:无可羁握的玄思异想186

第二节 创造性的形象直觉:童心无邪194

第三节 棒喝式的空间设计:禅心无尽202

第四节 滴露式的情境设计:诗心无限——以「脸」与「梨花」的措置/错置为例212

第五节 结语:可以掌握的空间书写225

第八章 后现代视境下的「蝶道」与「诗路」——以周梦蝶「蝶诗」的空间转换为探索客体239

第一节 前言:蘧蘧然周也240

第二节 〈齐物论〉里的蝴蝶246

第三节 孤独国境的蝴蝶:新诗革命中的古典坚持250

一、蝴蝶与古典意象齐飞251

二、蝴蝶与太阳争光254

三、蝴蝶与花比美257

四、蝴蝶与湿冷空间相映襯260

第四节 孤峰顶上的蝴蝶:现代主义下的自我清醒264

一、蝴蝶是生与死对立又和谐的双翅266

二、蝴蝶是入梦大觉死而重生的象徵270

三、蝴蝶是流变蝉蜕进入永恒的介面272

第五节 世间飜飞的蝴蝶:后现代社会的物我温润276

一、众生是另一种蝴蝶279

二、深情专注是另一种蝴蝶283

三、开悟是另一种蝴蝶286

第六节 结语:栩栩然蝴蝶也290

第九章 后现代语境里「身体诗学」的探索——以余光中的诗为例295

第一节 前言:身体是一切思想活动的辐射源296

第二节 观点的抉择:人体与天体的交战与合一299

一、天人交战301

二、天人合一305

第三节 角色的安排:物体与肉体的对待与替代309

第四节 现象的攫取:自体与女体的尊崇与推崇316

一、尊崇自体317

二、推崇女体320

第五节 肉身的超越:虚体与实体的或然与适然324

第六节 结语:身体是所有思想活动的辐辏地327

第十章 后现代环境里「地方书写」的坚持——以余光中的诗为例335

第一节 前言:地方有多大,诗就有多大336

第二节 书写厦门街,增厚人伦文化情缘340

第三节 书写高雄,呼应余氏英豪诗风346

一、洋紫荆与木棉树的声息呼应348

二、地方书写与文化特质的相溶作用353

三、余光中与高雄的英豪雄风356

第四节 文化乡愁:另类的幻想地志学361

第五节 结语:诗有多大,地方就有多大367

第十一章 台湾新诗的后现代徵状与后殖民现象371

第一节 前言371

第二节 有形的共构与无形的交叠373

第三节 台湾新诗的后殖民徵状385

第四节 台湾新诗的后现代现象393

第五节 有心的对应与无心的融摄399

第六节 结语406

第十二章 结语:来回呼应的后现代文化413

第一节 前呼:大植物园主义所回应的台湾多元文化414

第二节 后应:后现代文化所对应的台湾新诗美学4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