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命与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命与环境](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343145.jpg)
- 范太华,朱颖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051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生命科学-普及读物;环境保护-普及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命与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命存在的空间1
1.1宇宙的形成学说1
1.1.1古代的宇宙模型1
1.1.2中世纪的宇宙模型2
1.1.3近现代的宇宙模型2
1.2恒星与星系5
1.2.1恒星5
1.2.2星系9
1.3太阳系及其天体11
1.3.1太阳系11
1.3.2太阳12
1.3.3太阳系中的行星14
1.3.4太阳系中的天然卫星19
1.4地球20
1.4.1地球的运动、形貌与构造20
1.4.2地球的形成与发展25
1.4.3月球27
1.5天文灾害与地质灾害29
1.5.1天文灾害30
1.5.2地质灾害31
第2章 生命的基础36
2.1生命科学的建立与发展36
2.2生命的特征37
2.3生物大分子41
2.3.1生物大分子概念41
2.3.2糖类42
2.3.3脂类44
2.3.4蛋白质46
2.3.5核酸51
2.4细胞53
2.4.1细胞概述54
2.4.2真核细胞的结构55
2.4.3细胞分类57
2.4.4细胞功能的实现方式58
2.4.5细胞生长与凋亡60
2.5能量62
2.5.1热能和生物代谢63
2.5.2细胞呼吸64
2.5.3光合作用66
2.6繁殖与遗传68
2.6.1无性繁殖68
2.6.2有性生殖69
2.6.3染色体遗传学说71
2.6.4染色体遗传疾病77
2.6.5人类基因组计划79
2.6.6基因工程81
第3章 生命的诞生与进化86
3.1生命的诞生86
3.1.1原始生物大分子的产生87
3.1.2生命秩序起源88
3.1.3细胞形成89
3.2生物进化90
3.2.1地球生物演化略史90
3.2.2单细胞生物的繁衍93
3.2.3多细胞生物的出现94
3.2.4显生宙的生物演进95
3.2.5生物大灭绝97
3.3生命多样性99
3.3.1物种及其分类99
3.3.2生物界类101
3.4生命形态及进化规律110
3.4.1植物的形态结构110
3.4.2动物的形态结构117
3.4.3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119
3.5人类起源与进化120
3.5.1人类起源研究121
3.5.2现代人类起源学说121
3.5.3人类的生物品格与社会品格122
3.6生命体形成的人工介入124
3.7对外星生命存在的探索127
第4章 人体的结构与人类健康132
4.1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32
4.1.1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133
4.1.2呼吸系统135
4.1.3循环系统135
4.1.4免疫系统136
4.1.5神经系统138
4.1.6内分泌系统139
4.1.7运动系统140
4.1.8生殖系统141
4.2人类健康141
4.2.1生命质量141
4.2.2微生物与人类健康142
4.2.3遗传与人类健康145
4.2.4食物与人类健康147
4.2.5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151
4.2.6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152
4.3重大疾病预防154
4.3.1主要致病因素和病原体154
4.3.2几种重大疾病简介及其预防157
4.4衰老与死亡162
4.4.1人体的衰老162
4.4.2人体的死亡163
4.4.3生命伦理问题165
第5章 生物信息传递与处理167
5.1生物信息概述167
5.2化学信号169
5.2.1信号分子169
5.2.2激素169
5.3神经信号173
5.3.1反射弧173
5.3.2神经元174
5.3.3神经信息的传递176
5.3.4远离毒品178
5.4感官和外界信息输入179
5.4.1味觉179
5.4.2嗅觉182
5.4.3视觉184
5.4.4听觉188
5.4.5触觉191
5.5人类感性认识过程的信息传递与处理194
5.5.1感性认识194
5.5.2感觉194
5.5.3知觉196
5.5.4表象198
5.6行为200
5.6.1行为200
5.6.2动物行为203
5.6.3人类行为特点209
第6章 环境与生命211
6.1环境211
6.2个体生态与种群生态213
6.2.1环境与生态因子213
6.2.2温度、水、光对生命的影响214
6.2.3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19
6.3种群225
6.3.1种群的概念225
6.3.2种群的特征225
6.3.3种群数量动态228
6.4群落生态229
6.4.1群落的基本特征230
6.4.2群落的形态结构232
6.4.3群落的主要类型233
6.4.4群落演替235
6.5生态系统237
6.5.1生态系统组成237
6.5.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39
6.5.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39
第7章 环境问题244
7.1环境问题概念244
7.1.1环境问题类别244
7.1.2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245
7.2环境污染247
7.2.1空气污染248
7.2.2水体污染249
7.2.3土壤污染251
7.2.4固体废物污染251
7.2.5物理性污染252
7.2.6环境污染治理、控制与预防253
7.3环境破坏254
7.3.1生态系统退化254
7.3.2自然资源短缺与耗竭258
7.3.3环境地质灾害261
7.4人口与环境263
7.4.1人口与人口过程263
7.4.2人口发展状况263
7.4.3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69
7.4.4人口环境容量270
第8章 环境文明与和谐273
8.1环境文明建设273
8.1.1人类的环境观273
8.1.2环境伦理观和环境道德275
8.1.3世界环境日277
8.2环境审美278
8.2.1审美情趣278
8.2.2自然景观审美280
8.2.3人文景观审美283
8.3世界遗产284
8.4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的大和谐285
8.4.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285
8.4.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286
8.4.3发展的终极目的286
附录289
附录一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289
附录二 部分人名中英文对照表296
参考文献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