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史志 1926-2008 校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史志 1926-2008 校史
  • 汪锡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466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校-校史-江苏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史志 1926-2008 校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的江苏省级党校(1926年1月—1949年4月)1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共江浙区委党校1

一、贯彻中共中央指示,创办江浙区委党校2

二、江浙区委党校的培训工作4

三、江浙区委党校的成效及停办7

四、江浙区委党校是中共在江苏举办的最早的省级党校7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江苏地区的中共省级党校8

一、苏中区委党校9

二、苏南区委党校15

三、淮南区委党校16

四、淮北区委党校17

五、盐阜区委党校19

六、江苏省委党训班19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中工委党校20

一、党校的领导体制和学员管理21

二、党校的教育方针和学习方法23

三、“三查三整”的整党学习26

四、艰苦创业,敬业育人28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两区一市党校(1949年5月—1952年12月)32

第一节 两区一市党校概况33

一、苏南区委党校33

二、苏北区委党校34

三、南京市委党校35

四、管理制度36

第二节 党校的培训教育36

一、培训内容37

二、学习方法41

三、培训工作的成效和不足44

四、主要经验47

第三章 江苏省委党校的成立和初具规模(1953年1月—1956年12月)50

第一节 江苏省委党校的成立50

一、苏南、苏北党校合并,成立江苏省委党校50

二、省委党校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53

三、省委党校的制度建设54

第二节 省委党校的教学和干部培训工作56

一、培训的主要对象和任务56

二、党校教学的基本方针57

三、党校教学的基本内容61

四、党校教学的基本方法62

五、党校的学员管理工作64

第三节 省委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65

一、组织调配专职教员66

二、自主培养本校教员67

三、挑选优秀学员留校任教67

四、在实践中提高教员水平68

第四节 省委党校的审干和肃反运动69

一、审干工作70

二、肃反运动71

第五节 省委初级党校和筹建省委中级党校72

一、省委初级党校的由来72

二、制定规划,筹建省委中级党校73

第六节 制定《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工作规划纲要》75

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工作规划纲要》(草案)的主要内容75

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工作规划纲要》(草案)的历史意义79

第四章 在曲折中前进的省委中级党校(1957年1月—1960年12月)80

第一节 省委中级党校的建立80

一、成立中级党校和初级党校80

二、省委中级党校的组织机构81

第二节 中级党校成立初期的干部培训工作82

一、普通班、厂矿班和监训班82

二、教育、理论干部训练班84

三、省委理论学习班(又称“中干自修班”)85

四、高干自修班86

五、二年制的理论干部班86

六、《毛泽东选集》学习班87

第三节 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提高教师87

一、选送教师外出进修培训87

二、组织参加专题调查研究88

三、到基层挂职锻炼88

四、参加农村整风整社工作88

五、下放农村,参加劳动88

六、带领学员下乡调查研究89

七、开展科研工作89

第四节 政治运动对中级党校的影响90

一、党校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90

二、党校工作“大跃进”92

三、党校的“反右倾”斗争94

四、党校的“三反”运动96

第五节 江苏省行政学校并入省委中级党校98

一、江苏省行政学校98

二、省行政学校并入省委中级党校98

第五章 贯彻“八字方针”加大干部培训力度(1961年1月—1966年5月)100

第一节 精简整编,勤俭办学100

一、家属回乡参加生产101

二、精简整编,下放干部102

三、开办农场,发展生产102

四、清理库存,增收节支104

五、党校的干部甄别工作105

第二节 贯彻中央决定,加大干部轮训、培训力度107

一、三次党校校长会议107

二、蓬勃发展的干部轮训、培训工作111

三、《中共江苏省委中级党校工作条例》(草案)1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大学生班”119

一、中级党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20

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干部训练班121

第六章 “文革”期间党校的停办与恢复(1966年5月—1976年10月)124

第一节 “文革”的动乱和党校的停办124

一、“文革”初期的省委中级党校124

二、党校的造反派组织与批斗“走资派”126

三、造反派的夺权与“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27

四、“五七干校”和干部下放129

第二节 党校恢复后的干部培训工作130

一、江苏省委党校的恢复130

二、复校后的干部培训工作131

第七章 拨乱反正 整顿恢复党校教育秩序(1976年10月—1982年12月)134

第一节 拨乱反正 实现党校工作正常化134

一、抓纲治校,清除“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135

二、以拨乱反正为主要内容轮训领导干部137

三、迁回建邺路党校旧址140

四、开办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附设政治理论专修班141

第二节 转变指导思想 加强党校建设142

一、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143

二、健全机构设置149

三、同步进行基本建设150

第八章 实施正规化教育 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1983年1月—1989年12月)153

第一节 多层次多渠道办学154

一、长短班相结合155

二、创办刊授党校和函授学院157

第二节 明确工作中心 推行教研改革161

一、加强教学管理161

二、大力开展科研工作169

第三节 改革组织机构173

一、加强机构建设173

二、密切与市、县委党校的业务联系175

第四节 加强思想建设178

一、开展整党工作,提高党性修养178

二、清除“八九政治风波”影响180

三、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和成立工会代表大会181

第五节 改善办学条件 做好后勤工作182

一、加快党校基建进程182

二、提高后勤服务水平184

三、强化后勤管理186

第九章 全面改革 提高党校办学水平(1990年1月—1995年12月)188

第一节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党校工作的指示精神188

一、传达贯彻全国党校校长会议精神188

二、贯彻落实全国党校校长座谈会精神189

三、贯彻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190

四、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192

第二节 推行教学改革193

一、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193

二、改革教学方法196

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197

四、开拓办学新领域198

第三节 围绕教学抓好科研改革202

一、加大科研工作力度202

二、提升科研水平205

第四节 搞好党校各项配套改革208

一、改革组织人事制度,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208

二、搞好校园建设,提高后勤服务质量209

三、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211

第十章 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党校工作(1996年1月—2000年12月)214

第一节 党校教学改革与创新214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214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216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218

四、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221

五、创新教学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23

第二节 开办研究生教育 提高党校学历层次227

一、申报硕士学位授予点实现零的突破227

二、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228

三、开办在职研究生班229

第三节 激励创新机制 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231

一、制定“九五”科研规划231

二、科研工作的激励创新机制234

三、科研阵地建设235

四、建立研究中心,做好挂靠学会工作238

五、科研工作跃上新台阶240

第四节 开展“三讲”教育 增强党性修养245

一、“三讲”教育的基本做法和经验245

二、“三讲”教育的主要收获和成效247

三、主要整改措施249

第五节 召开全省党校工作会议249

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基本情况249

二、召开全省党校工作会议251

三、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253

第十一章 与时俱进 再创辉煌(2001年1月—2005年12月)254

第一节 “三校”并入省委党校254

一、“三校”概况254

二、“三校”并入省委党校的背景和过程258

三、“三校”并入后的省委党校259

第二节 制定“十五”科研规划260

一、“十五”科研规划的奋斗目标260

二、“十五”科研规划的“两大战略”262

第三节 党校机构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263

一、机构改革264

二、人事制度改革271

三、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273

第四节 深化和推进后勤工作改革275

一、加大硬件设施投入275

二、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276

三、努力提高后勤管理水平278

第五节 党校的现代化建设278

一、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279

二、加快校园网建设280

三、远程教学网建设282

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284

第六节 召开全省党校工作会议287

一、全省党校工作会议概况287

二、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288

第七节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89

一、学习培训,统一认识290

二、分析评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92

三、整改提高295

四、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和经验296

第十二章 贯彻党校工作条例 在深化改革中发展(2006年1月—2008年12月)298

第一节 制定“十一五”规划298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299

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301

三、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302

第二节 全面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309

一、编写“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教材309

二、充分发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培训主渠道作用312

第三节 深化主体班次教学改革314

一、深化主体班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314

二、以素质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315

三、以研究式教学为主线,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316

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学改革顺利推进320

五、主体班次教学改革初见成效323

第四节 推进科研创新 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地位325

一、加强学科和智库建设,促进科研上新台阶325

二、构建科研平台,推动科研交流与合作330

三、创新科研管理保障体制333

四、党校科研工作结硕果336

第五节 积极做好对市县党校的业务指导337

一、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使业务指导工作落到实处338

二、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341

三、解决市县党校体制问题,开展对市委党校的评估工作343

第六节 搞好新校区建设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349

一、加快新校区建设349

二、建立昆山分校,扩大办学基地353

附录357

一、中共江苏省(区)委党校历任领导名录357

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历任部门负责人名录363

三、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名录369

四、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优秀教学奖名录374

五、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研成果获奖(省部级以上)名录384

六、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研三级规划课题名录429

七、中共江苏省(区)委党校建校若干历史文件资料460

后记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