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 诉讼主体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祖军等撰写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405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 诉讼主体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主体尊严的确认与保障1
目录1
一、民事诉讼主体尊严标准之确立2
二、民事诉讼主体尊严标准之体现10
三、我国民事诉讼主体尊严之确认与保障23
第二章 人民法院32
第一节 人民法院概述32
一、法院的概念32
二、法院的组织体系34
三、法院民事审判组织形式35
第二节 法院民事审判权40
一、民事审判权的含义40
二、民事审判权的历史渊源44
三、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的基本原则45
一、法院在开庭审理前的民事审判行为51
第三节 法院民事审判行为51
二、法院在庭审程序中的审判行为55
三、法院在庭审后的民事裁决行为61
第三章 人民检察院63
第一节 检察监督权63
一、检察权、法律监督权和检察监督权概念辨析63
二、检察监督权的性质及其内容68
三、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权72
第二节 检察监督的时机、范围分析75
一、权力监督模式与民事审判监督75
二、构建合理的民事检察监督机制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76
三、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之一:提起民事诉讼80
四、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之二:提起抗诉80
五、关于检察意见、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等监督方式84
第三节 公益诉讼85
一、公益诉讼概说86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历史沿革89
三、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依据90
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92
五、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94
六、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程序构建96
第四章 民事诉讼当事人99
一、当事人的主体资格99
二、诉权105
三、当事人的界定111
四、当事人能力和诉讼能力114
五、当事人适格122
六、当事人的确定与变更127
一、共同诉讼的含义132
第一节 共同诉讼制度概说132
第五章 共同诉讼人132
二、共同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134
三、共同诉讼制度的功能(意义)135
四、共同诉讼的分类标准138
五、共同诉讼的成立要件140
第二节 必要共同诉讼142
一、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142
二、必要共同诉讼的分类(我国确立分类的意义)143
三、必要共同诉讼人间的法律关系145
四、固有必要共同诉讼149
五、类似必要共同诉讼154
第三节 普通共同诉讼158
一、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征158
二、普通共同诉讼的适用条件159
三、普通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关系160
第四节 共同诉讼的特殊形态162
一、诉的主观预备合并162
二、诉的主观追加合并(主参加诉讼)165
第六章 民事诉讼第三人169
第一节 民事诉讼第三人概述169
一、概念辨析169
二、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制度设计目标171
第二节 案外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176
一、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前提条件176
二、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实质条件177
第三节 外国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及与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比较178
一、德国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及与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比较179
二、日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及与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比较180
三、法国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及与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比较182
四、美国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及与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比较183
第四节 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评介与完善构想185
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评介185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评介189
三、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的完善192
第七章 民事诉讼代理人195
第一节 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基本理论195
一、诉讼代理制度的沿革195
二、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196
三、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点197
四、民事诉讼代理人与相关概念之辨析197
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198
一、法定诉讼代理人概述198
二、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200
一、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点201
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201
三、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201
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202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203
四、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变更、解除和消灭204
五、指定诉讼代理人205
第四节 民事诉讼模式与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关系206
一、不同民事诉讼模式对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影响206
二、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诉讼代理制度的缺陷207
第五节 与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相关的几个问题209
一、确立律师强制代理制度209
二、关于公民的诉讼代理问题210
三、扩大律师的调查取证权212
四、关于代理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216
一、概念辨析219
第一节 诉讼代表人制度概述219
第八章 诉讼代表人219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历史回溯221
第二节 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制度评介225
一、英国225
二、美国227
三、我国台湾地区236
四、日本239
第三节 诉讼代表人制度理论梳理242
一、诉讼代表人适格242
二、诉讼代表人的特质247
三、定位249
第四节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253
一、我国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概况253
二、完善我国现行制度代表人诉讼的构想258
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