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电站自动化及其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变电站自动化及其新技术
  • 江智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3677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变电所-自动化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电站自动化及其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1

第一节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展望1

一、引言1

二、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2

三、厂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4

第二节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远动技术15

一、远动终端的概念15

二、远动终端RTU一般应具有的功能16

第三节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19

一、基本概念19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21

第四节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和工作模式26

一、设计原则26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作模式28

三、网络结构34

四、电站自动化的实施策略37

第五节 变电站自动化监控38

一、对于电力监控系统具体实施时应注意的事项38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与操作方式39

一、调度自动化主系统的特性要求和逻辑构成45

第六节 变电站调度自动化主系统45

二、调度自动化硬件结构配置47

三、系统软件结构49

第七节 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概述65

一、系统特点65

二、系统组成65

三、选型原则72

第八节 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74

一、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的功能75

三、人机联系的问题77

二、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方式77

四、通信与接口问题78

五、安全防误闭锁操作79

六、保护79

七、关于常规无人值班35~110kV变电站设计原则80

八、变电站无人值班遥视系统81

第二章 变电站自动化中其他关键技术88

第一节 主变压器档位与监控系统的接口方式88

一、遥信判档方式类型88

二、遥测判档方式类型90

一、小电流接地装置的功能93

第二节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93

二、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的特点94

三、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信号装置的分类95

四、选线误判原因分析96

五、小电流接地装置的新技术99

第三节 关于自动化中防误闭锁100

一、电气“五防”分类101

二、微机网络电气“五防”系统102

第四节 数字光电电气量测量107

一、新型电压和电流变换器(ETV和ETA)107

二、数字光电量测系统111

三、数字光电电气测量应用前景112

第三章 变电站设备在线检测114

第一节 变电站主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内容114

一、变压器状态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114

二、电容型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115

三、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115

四、GIS监测和故障诊断116

五、避雷器监测117

第二节 电力关键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117

一、系统结构118

二、系统的实现120

三、系统功能121

一、变压器在线监测的主要范围124

第三节 变压器在线监测124

二、变压器在线监测原理125

三、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126

四、油中气体的在线监测和分析130

第四节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实例135

一、应用原理136

二、系统组成及工作过程137

第一节 我国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142

一、电力通信的意义和作用142

第四章 变电站自动化中的通信系统142

二、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及特点143

第二节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47

一、数据通信系统组成147

二、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51

第三节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153

一、OSI参考模型的产生153

二、OSI参考模型及各层功能154

第四节 局域网技术157

一、概述157

二、传输媒体157

三、以太网(Ethernet)162

第五节 现场总线165

一、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166

二、当前流行的几类现场总线167

第六节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170

一、变电站通信网路的要求170

二、变电站通信网络的选择171

三、远动化系统的网络化172

第七节 远动信息网络传输方法177

一、远动数据的网络通信模式178

二、远动信息网络通信中技术问题180

第八节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选型182

一、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及结构183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要求185

三、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187

四、嵌入式以太网的应用方案188

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191

第五章 微机保护的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概论193

第一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193

一、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历史193

二、微机保护的主要特点197

三、微机保护的应用现状198

四、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201

一、自适应控制原理在保护中的应用205

第二节 微机型继电保护新技术应用205

二、突变量原理在保护中的应用213

三、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在超高压主保护中应用215

第三节 有关微机保护的设想218

一、超高压线路微机保护218

二、中低压保护微机化后的新原理221

三、继电保护进入IT领域后的几个问题224

第四节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继电保护概念226

一、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的简述227

二、多代理系统(MAS)的研究227

三、多代理技术在输电线路后备保护中的应用229

第六章 微机线路保护及其新技术232

第一节 新型微机式电流方向继电器原理232

一、电流方向继电器的原理232

二、电流方向继电器的实现234

第二节 反应故障分量的微机线路保护原理236

一、反应故障分量的继电保护基本原理237

二、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242

三、微机突变量启动原理243

四、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的基本原理244

第三节 输电线路的自适应电流保护原理246

二、利用相电流故障分量区分两相及三相短路247

一、利用负序电流区分两相及三相短路247

三、系统运行方式的自适应248

第四节 纵联保护中直接数字逻辑通信技术的应用249

一、问题的提出249

二、SEL-321-5型距离保护继电器250

三、继电器间直接数字逻辑通信回路的建立251

四、继电器间直接数字逻辑通信的技术分析251

第五节 光纤差动保护的应用253

一、纵联电流差动保护253

二、脉码调制(PCM)数字式电流差动保护254

第六节 两种微机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比较257

三、数字式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应用257

一、装置简介258

二、阻抗元件258

三、启动元件和振荡闭锁259

四、控制与逻辑260

五、零序保护与过电流保护261

六、事件报告262

七、高频保护262

第七章 微机变压器保护及其新技术265

第一节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265

一、变压器保护配置265

二、变压器新保护的应用状况267

一、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的基本概念268

第二节 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原理268

二、和差式比率制动的差动保护原理269

第三节 多原理的数字式变压器保护271

一、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点271

二、励磁涌流的数学分析272

三、二次谐波制动原理274

四、间断角原理276

五、波形对称原理277

六、三原理的综合使用279

一、装设母线保护的基本原则282

第八章 母线保护及其新技术282

第一节 母线保护基本概念282

二、母线保护的应用现状283

三、分布式母线保护286

第二节 国内外母线保护的特点比较292

一、微机母线差动保护要解决的几个问题292

二、我国几种主要类型母线保护的技术特点295

第三节 几种典型微机母线差动保护原理的比较300

一、几种母线保护继电器原理300

二、母线保护的应用及发展趋势307

参考文献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