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 张昌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ISBN:978751710702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06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078页
  • 主题词:经济改革-中国-文集;体制改革-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2

第一部分 关于经济形势与宏观调2

控积极培育八大消费增长点2

建议选择若干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立即开征个人住房房产税7

经济企稳态势渐趋明显 内生增长动力仍需加强10

关于正确认识宏观调控有效性问题17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22

如何看待经济形势并做好全年经济工作27

专家学者对2006年经济形势和2007年经济工作的看法和建议33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2005年经济形势和2006年经济工作的看法和建议39

2002年经济增长预测与政策建议44

2001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观点跟踪述评48

2001年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及今后政策建议58

全年增长态势良好,未来政策应稳中求变66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与“十五”时期发展的着力点76

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问题分析81

“保八”政策效应述评93

洪灾:影响经济增长的双刃剑102

著名经济学家对1997年宏观经济大预测106

部分专家学者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对策建议112

热点的理性选择116

第二部分 关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128

论结构调整、改革与发展128

加大运用市场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力度141

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启示与建议149

关于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建议155

新经济:特征和影响161

结构调整应交给市场去完成167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171

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措施174

关于新经济增长点问题的几点不同看法182

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87

鼓励消费增长的政策取向192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196

第三部分 关于深化改革开放204

对今后几年改革工作的看法和建议204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8

专家学者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观点综述225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近期措施研究229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236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设想241

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257

关于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情况264

关于英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情况270

部分国家中长期规划与改革274

遏制政府部门利益扩张的建议280

邯郸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改革试点的新进展及几点建议286

解决“机关病”的根本出路在于机制创新291

德国政府官员失职责任追究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启示297

积极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改制302

改革开放使中国摆脱短缺经济307

论承包经营责任制中的财政政策311

改革与我们317

第四部分 关于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320

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看法和建议320

“十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基本设想336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341

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趋势及我国对策368

土耳其国际收支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376

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深化金融改革381

促进我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389

我们能否对降息说“不”405

近期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成因、影响和对策建议411

加快培养高素质国际化金融人才415

越南金融危机的四大教训419

从世界股市危机看我国股市“崩溃”422

对发行特别国债和停减利息税的反应425

我国资本市场亟待加快发展428

解决好资本市场中的难点问题434

中国资本市场的“助产师”438

让资本市场挑大梁440

资本市场要强身健体442

国内外常用的股市调控措施444

大力发展信用评级事业450

期货:中国市场经济的呼唤452

中国期货市场六大问题457

中国租赁业的发展与困惑464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发展469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建议483

关于加快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488

加强顶层设计,重构投资基金所得税政策体系492

金融服务“三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496

发挥资产管理公司在国有股减持中的作用500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战略507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处置不良资产的总体思路和若干处置办法512

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若干政策建议523

下卷534

第五部分 关于投资调控和投融资体制改革534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回顾534

实行利率双轨过渡 加强投资宏观调控561

提高财政融资比重,实行全社会投资宏观调控567

“十一五”时期投资形势估量及政府投资战略576

“九五”时期投资风险控制亟待加强581

强化投资风险控制的思考584

健全国有资产投资责任约束机制的新思路588

企业融资结构与资本市场发展599

西方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614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融资方式的选择618

民营投资的进入政策体制环境研究627

中小企业的融资最优化决策646

规范企业并购重组与优化国资结构的对策650

第六部分 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662

高科技产业: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选择662

发展重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668

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674

我国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677

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策措施研究683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695

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势在必行699

公正、公平、透明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何以建立701

深圳自主创新发展六大新态势值得关注704

产业技术升级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关系研究707

“十一五”时期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725

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及战略730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737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政策建议745

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比较优势751

强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性举措755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763

积极发展我国有声读物的建议768

运用市场机制节能的重要举措:节能服务市场化772

节能降耗要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775

煤矿照样能够实现安全生产778

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783

推进循环经济 治理“白色污染”786

大力发展生物质塑料产业790

近期白色家电涨价情况及原因分析794

应对纺织品欧美设限的措施建议综述799

对纺织品欧美设限及国内上调出口关税反应的综述802

应高度重视援疆建设中的大办钢铁问题807

欧美日电信强国核心:扶持本土企业全球化810

部分媒体和专家对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的看法和建议813

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及政策建议817

该是清醒的时候了821

第七部分 关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824

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优化的着力点824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829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几点建议836

“十一五”时期我国城乡结构及劳动力变动趋势研究839

加快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建议857

关于研究确定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思路和建议864

高度关注城市贫困 加大城市扶贫力度868

第八部分 关于“三农”问题872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实施“三起来”工程的启示872

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新型模式876

积极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的建议881

为进城农民提供体制保障885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888

第九部分 关于就业问题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904

关于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904

研究解决就业问题的宏观对策913

明确医院定位,实行医药和管办分开916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流通体制923

专家学者对医疗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观点综述928

阿根廷、巴西医疗卫生体制及对我国改革的启示937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942

第十部分 关于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972

人口老龄化:影响、特点与对策972

发展的契机:人口老化的导向作用979

略谈中国人口的现状与发展986

人口:畸变的生产与消费991

对人口流动的思考998

探测:触动人口问题的敏感点1001

洪涝·生态·人口及其他1005

粮食·耕地·人口及其他1008

农工产业倾斜:农村人口低素质的加剧1011

大庆:现代城市人口控制启示录1016

时针指向零点1020

艰难的转移1023

走出怪圈1026

寻找怪圈的突破口1030

改革:扶贫与计划生育深层次结合1033

制度创新:中国第一家“计划生育中心户”在东沟1036

挣脱枷锁的代价1040

部分地区弃婴现象严重1048

给早婚早育者敲响警钟1050

搞计划生育工作,国家要舍得花钱1051

粮食·森林·人口1053

抓计划生育要实行倾斜性政策1055

能用人口普查的出生率指标排队评价计生工作吗?1056

不用扬鞭自奋蹄1058

弟弟的信1060

后记10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