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之霾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逻辑与现实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之霾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逻辑与现实](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704545.jpg)
- 钟君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社会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之霾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逻辑与现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警惕社会之霾 维护社会安全1
一 何为社会风险?4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洞见和应对8
三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风险社会10
四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实证调查13
五 形形色色的社会风险外壳14
六 社会风险如何化解18
第一章 社会风险的理论构想21
第一节 社会风险的概念界定23
一 社会风险的定义23
二 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联系与区别26
第二节 社会风险的概念构成28
一 社会风险源:社会矛盾28
二 社会风险外壳:风险的征兆34
三 社会风险熵:风险程度37
四 社会风险结果:社会稳定或社会危机40
第三节 社会风险的基本特征和反应机理44
一 客观不确定性44
二 复合累积性45
三 社会风险的动态反应机理4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及其风险的洞察5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剖析53
一 社会矛盾与人类实践相伴而生53
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57
三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60
四 “三大差别”是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63
五 苏联的社会矛盾6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风险的洞见70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背后的风险逻辑70
二 资本隐藏的社会风险72
三 异化带来的社会风险74
四 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风险与苏联解体8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化解矛盾和风险的预见85
一 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路径和方法85
二 社会矛盾和风险解决的终极向往88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风险的思考与应对93
第一节 两类矛盾与以阶级斗争为纲95
一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95
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错估社会风险98
第二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100
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是死路一条100
二 改革开放有风险,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01
三 准备好对策,即使出现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103
第三节 拒腐防变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7
一 苏东剧变与西方“和平演变”战略诱发国内政治风波108
二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历史性课题111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抵御风险的思想武器113
第四节 改革发展中的风险与科学发展观115
一 改革发展面临的风险世所罕见116
二 面对“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居安思危,不惧任何风险118
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发展风险119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沉着应对社会风险120
第五节 底线思维与战略定力121
一 底线思维的本质122
二 战略定力的理论内涵125
三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守住的四条底线126
四 国家治理中底线思维的实践运用132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风险社会135
第一节 西方风险理论批判137
一 西方风险理论的主要流派137
二 西方风险理论的内在局限147
三 西方风险理论的局限源于历史唯物主义缺场151
第二节 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153
一 风险的普遍性与风险社会的特殊性154
二 科技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风险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是风险社会的根源156
三 风险社会是成熟资本主义的特有表现160
四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全球化时代是风险社会存在的历史条件162
五 阶级斗争及其利益分裂是风险社会的社会动因163
六 风险社会何时消退?165
第五章 中国社会矛盾与社会风险的实证调查169
第一节 社会矛盾的社会认知171
一 当前的社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总体可控171
二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当前主要社会矛盾172
三 社会矛盾多点呈现,腐败问题最受关注173
四 利益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是社会矛盾的最主要原因175
五 社会成员对社会矛盾的治理有更高期望176
第二节 社会风险的社会认知177
一 政府公信力下降和权力缺少有效监督或是最大社会风险178
二 社会风险熵呈放大趋势179
三 应对社会矛盾与社会风险当多策并举187
第三节 分类视阈中的社会风险评价188
一 社会风险的认知与政治面目的相关性分析189
二 社会风险的认知与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分析190
三 社会风险的认知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分析191
四 社会风险的认知与阶层群体的相关性分析192
五 社会风险的认知与(城乡)区域的相关性分析194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风险源探析196
一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根源196
二 全球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影响198
三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利益调整与贫富差距201
四 工业社会的风险转移205
五 经济独眼中的维稳误区207
第六章 社会风险的社会外壳211
第一节 社会断裂与社会冲撞213
一 社会断裂213
二 社会冲撞216
第二节 社会堰塞湖与“奴族”的暴戾之气220
一 社会堰塞湖220
二 “奴族”的暴戾之气222
第三节 改革“内轮差”与公共服务的短腿224
一 改革“内轮差”224
二 公共服务的短腿227
第四节 “数字鸿沟”背后的社会排斥229
一 “数字鸿沟”229
二 社会排斥231
第七章 社会风险的政治外壳235
第一节 “缟色腐败”237
一 “缟色腐败”的内涵237
二 “缟色腐败”的表现240
三 “缟色腐败”的危害243
第二节 民主法治的形式化243
一 民主的形式主义倾向244
二 法制完备,法治不足252
第三节 政绩考核的两难260
一 “GDP崇拜”与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261
二 破解GDP崇拜的隐忧与出路266
第四节 暴力恐怖的阴影268
一 暴力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268
二 暴力恐怖事件蔓延的复杂原因270
第八章 社会风险的经济外壳273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陷阱275
一 新自由主义的风险实质275
二 新自由主义的风险后果277
三 世界工厂282
四 “莞式发展”283
第二节 城市化的隐痛285
一 “迈达斯灾祸”285
二 “伪”城市化290
三 城乡差距293
第九章 社会风险的文化外壳295
第一节 价值共识缺失297
一 信仰真空297
二 道德滑坡299
三 “普世价值”风险300
四 意识形态淡化论302
第二节 诚信缺失305
一 “老不信”现象305
二 “老不信”现象的症结309
三 “塔西佗陷阱”311
四 警惕“谣翻中国”315
第三节 社会焦虑症316
一 社会焦虑症的病源317
二 社会焦虑症的具体诱因320
三 社会焦虑的四种类型322
四 知识分子的深层焦虑325
第四节 指尖上的话语权革命327
一 话语权革命的内在逻辑327
二 话语权革命中的舆论斗争330
第十章 化解社会风险的形而上思考333
第一节 认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安全观335
一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安全观的根本宗旨335
二 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安全观的价值内核337
三 动态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安全观的基本特征341
四 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安全观的重要内容343
第二节 方法论:辩证法347
一 “五位一体”的辩证法348
二 “做蛋糕”和“分蛋糕”的辩证法354
三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辩证法357
四 “鱼”和“水”的辩证法359
五 预防与治理的辩证法361
六 风险与机遇的辩证法362
第三节 价值论:共识、共享、共富363
一 共识——化解社会风险的价值前提363
二 共享——化解社会风险的价值方式367
三 共富——化解社会风险的价值原则369
第十一章 化解社会风险的形而下策略373
第一节 化解社会风险的三根战略支柱375
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风险社会说“不”375
二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378
三 打造温暖型改革,提升人民福祉380
第二节 完善四大机制,化解社会风险382
一 建立系统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383
二 培育开放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384
三 构建完善有效的社会安全阀机制387
四 探索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392
参考文献397
后记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