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载体固定化酶 原理、应用和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载体固定化酶 原理、应用和设计
  • (荷)曹林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12201600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酶-固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载体固定化酶 原理、应用和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序:固定化酶——历史、现状和展望1

1.1 序1

1.2 过去3

1.2.1 发展早期(1916年~20世纪40年代)4

1.2.2 发展早期(20世纪50年代)4

1.2.3 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5

1.2.4 发展中期(20世纪70年代)7

1.2.5 发展后期(20世纪80年代)10

1.2.6 合理设计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2

1.3 固定化酶:过去的启示14

1.3.1 固定化方法14

1.3.2 多样性对多用性15

1.3.3 互补对取舍17

1.3.4 修饰对固定化18

1.4 发展预见24

1.4.1 进一步发展的空间24

1.4.2 方法的整合25

1.5 参考文献26

2 基于吸附的固定化方法42

2.1 引言42

2.2 吸附的种类42

2.3 吸附式酶固定化方法的原理44

2.3.1 单层原理44

2.3.2 稳定化原理45

2.3.3 酶分子的分布47

2.4 载体的理化性质要求48

2.4.1 物理性质要求48

2.4.2 载体的化学性质51

2.5 决定酶催化特性的因素53

2.5.1 活力含义53

2.5.2 酶的稳定性65

2.5.3 选择性72

2.6 利用吸附制备固定化酶77

2.6.1 传统的吸附法77

2.6.2 非传统的吸附96

2.6.3 以吸附为基础的双重固定化101

2.7 参考文献114

3 共价结合酶固定化137

3.1 导言137

3.2 载体的物理性质138

3.2.1 载体的表面140

3.2.2 结合位点的密度142

3.2.3 孔的相关性质143

3.2.4 颗粒大小145

3.2.5 载体的形状146

3.3 载体的化学性质147

3.3.1 载体结合活性基团(CAG)149

3.3.2 载体结合惰性基团151

3.3.3 间隔臂152

3.4 酶:用于共价结合的氨基酸残基153

3.4.1 氨基酸残基的反应性155

3.4.2 活力氨基酸的位置155

3.5 酶性能的影响因素156

3.5.1 活力保留157

3.5.2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171

3.5.3 固定化酶的选择性182

3.6 活性载体的制备187

3.6.1 合成活性载体188

3.6.2 惰性载体前体201

3.6.3 惰性载体的相互转换207

3.6.4 活性官能团的相互转化229

3.7 参考文献233

4 酶的包埋256

4.1 前言256

4.2 包埋的定义257

4.3 载体的要求259

4.3.1 物理条件259

4.3.2 化学条件260

4.4 包埋的影响261

4.4.1 包埋酶的活性262

4.4.2 稳定性265

4.4.3 选择性267

4.5 各种包埋酶的制备268

4.5.1 传统的包埋过程269

4.5.2 非常规包埋技术289

4.6 参考文献301

5 酶的微囊化316

5.1 介绍316

5.1.1 概述316

5.1.2 回顾316

5.1.3 微囊化酶的优势和劣势317

5.2 微囊化方法的分类317

5.2.1 传统的微囊化方法317

5.2.2 非常规微囊化方法319

5.2.3 基于微囊化的双重固定方法319

5.2.4 微囊化后载酶方法321

5.3 微囊化的影响322

5.3.1 微囊化酶的活力322

5.3.2 微囊化酶的稳定性323

5.3.3 异构选择性323

5.4 微囊化酶的制备方法323

5.4.1 界面法323

5.4.2 表面活性剂相关的中空微球327

5.4.3 相反转334

5.4.4 预设计后填装包封胶囊336

5.4.5 非传统的胶囊化方法338

5.5 参考文献345

6 非传统的酶固定化355

6.1 引言355

6.2 包被为基础的酶固定化356

6.2.1 单层包被356

6.2.2 相转换法包被357

6.2.3 物理吸附多重酶包被357

6.2.4 通过中介形成的多重酶分子层357

6.2.5 亲和配体介导的酶包被359

6.2.6 可溶性酶-聚合体的包被360

6.2.7 酶催化胶体化的多酶分子层360

6.2.8 溶胶-凝胶包被和共价吸附361

6.2.9 电化学沉积361

6.2.10 应用小孔载体进行酶包被361

6.3 位点特异的固定化362

6.3.1 通过生物特异性配体-酶相互作用的位点特异的固定化365

6.3.2 引入化学标签365

6.3.3 固定化配体(底物类似物)与酶结合370

6.3.4 遗传工程标签373

6.4 有机溶剂中的酶固定化375

6.4.1 有机溶剂中的共价结合375

6.4.2 有机溶剂中酶的包埋377

6.4.3 有机可溶性酶衍生物的固定377

6.4.4 有机溶剂中酶在支持物上的吸附377

6.5 印迹酶固定法378

6.5.1 分子印刷(迹)-多点连接378

6.5.2 印迹-交联379

6.5.3 包埋-印迹380

6.5.4 结晶和交联380

6.5.5 聚合和交联381

6.5.6 分子内交联-印迹381

6.5.7 固定后印迹382

6.5.8 冻干印迹382

6.6 稳定化-固定化383

6.6.1 通过结合配体稳定384

6.6.2 通过添加稳定剂作为构象赋形剂来稳定385

6.6.3 通过固定前修饰来稳定385

6.7 基于修饰的酶固定化388

6.7.1 先固定后修饰388

6.7.2 修饰后聚合389

6.7.3 固定化前的改良技术390

6.8 后固定化技术397

6.8.1 引言397

6.8.2 后处理的分类398

6.8.3 物理方法399

6.8.4 化学方法404

6.8.5 前景409

6.9 可逆可溶固定化酶409

6.9.1 pH易起反应的活泼聚合物410

6.9.2 温敏活泼聚合物412

6.9.3 溶剂敏感酶——聚合物结合物412

6.9.4 基于离子强度敏感型聚合物的可逆可溶性固定化酶414

6.9.5 光敏聚合物的可逆可溶固定化酶414

6.10 参考文献415

索引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