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2221967.jpg)
- 张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研究出版社
- ISBN:78016829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小康-建设-研究-中国;全面发展(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般理论概述1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13
(一)小康由来1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回顾17
(三)小康的指标与特征22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7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期30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32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早期思想3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36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39
(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41
(五)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45
(六)人的全面发展所应处理的关系48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政策途径53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54
(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56
(三)坚持深化对“三个规律”的理论认识59
(四)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63
第二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观——价值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68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68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68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72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74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76
(一)以人为本的历史依据76
(二)以人为本的社会动因80
(三)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82
(四)以人为本的主要原则84
三、关于以人为本所需要澄清的一些理论关系问题89
(一)以人为本与人道主义的区别89
(二)以人为本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区别92
(三)以人为本与民本主义的区别94
(四)在小康社会价值观引导下人们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97
第三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101
一、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02
二、全面性105
(一)小康社会的全面性105
(二)小康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全面性107
三、协调性117
(一)小康社会发展的协调性118
(二)小康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协调性121
四、可持续性123
(一)小康社会的可持续性124
(二)小康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127
第四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观——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133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4
(二)改进经济建设中不合理的局面136
(三)关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139
(四)物质文明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141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143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44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46
(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48
(四)政治文明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150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152
(一)小康社会先进文化的解读153
(二)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155
(三)思想道德体系的加强与完善162
(四)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167
(五)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170
第五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观——小康大业,人才为本173
一、人才观的一般原理173
(一)人才的含义173
(二)人才的本质特征174
(三)人才的类型175
(四)人才的作用177
二、党的三代领导的人才观179
(一)毛泽东的人才观179
(二)邓小平的人才观185
(三)江泽民的人才观193
三、科学人才观的基本观点198
(一)科学人才观的地位与意义198
(二)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201
(三)小康社会中建设人才、培养人才的体制207
四、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本214
(一)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资源215
(二)人才的现代化促进小康社会现代化的进程217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观——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2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20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战略223
(一)现代教育战略的国际背景223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225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途径227
三、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230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231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234
(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两课”教育观念235
第七章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238
一、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238
(一)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238
(二)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249
二、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58
(一)民主法治258
(二)公平正义266
(三)诚信友爱270
(四)充满活力271
(五)安定有序273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77
三、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28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82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条件283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284
四、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286
参考文献290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