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麻城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麻城简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143685.jpg)
- 中共麻城市委党史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麻城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麻城共产党组织的诞生1
第一节 先进思想的传播1
第二节 党组织的创建2
第三节 早期党员3
第二章 搏击大革命洪流5
第一节 建立统一战线 领导国民革命5
第二节 组织农民协会7
第三节 领导农民运动10
第四节在“麻城惨案”中崛起12
第五节 武昌农讲所学生军驰援麻城剿匪14
第六节 麻城农民武装的组建18
第三章 高举土地革命的红旗21
第一节 从打击地主还乡团到领导武装暴动21
一粉碎地主还乡团的反扑22
二麻城农民自卫军的改编22
三九月秋收暴动23
四黄麻起义25
五英勇不屈的麻城县委28
六二次暴动31
第二节 开创武装割据的局面32
一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32
二农民委员会的成立和斗争33
三商罗麻特区委领导商南起义34
四根据地军民的反“会剿”斗争36
五革命根据地的扩大38
六第一次反“围剿”斗争39
第三节 创建火红的麻城苏区41
一区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41
二麻城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43
三苏维埃的各种制度45
四分配土地47
五苏维埃时期的经济建设52
六苏维埃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56
七苏维埃时期的群众组织59
八苏区地方武装建设及活动61
九苏区人民的支前斗争65
十苏区“大肃反”的危害69
十一第四次反“围剿”前夕的麻城战役69
第四节 两年坚持 三年苦斗71
一第五次反“围剿”前后的斗争71
二粉碎“划区清剿72
三坚持三年游击战争76
第四章 组织群众坚持八年抗战84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84
第二节 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85
第三节 五大队高举抗日战旗86
第四节 夏家山事件87
第五节 建立麻城抗日根据地91
第五章 创建麻城解放区98
第一节 刘邓大军到麻城98
一 激战九螺山98
二 两打宋埠99
第二节 创建麻城解放区101
第三节 转变策略,坚持大别山斗争103
第四节 支前剿匪,迎接全国解放109
一全力支前109
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111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贯彻实施113
第一节 解放初期的麻城形势113
第二节 麻城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14
一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114
二清匪反霸斗争116
三支援抗美援朝117
四镇压反革命119
第三节 土地改革及其他社会改革运动120
一减租减息运动120
二土地改革及其复查纠编122
三“三反”、“五反”运动124
四贯彻《婚姻法》126
五禁烟、禁赌、禁娼,扫除社会丑恶现象127
第四节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128
一生产救灾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128
二稳定金融物价,统一财政经济129
第七章 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31
第一节 对总路线的学习与宣传131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132
第三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34
第四节 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138
第五节 内部肃反139
第六节 中共麻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40
第七节“一五”时期的建设成就14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43
第一节“八大”精神的贯彻143
第二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145
第三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47
一农业“大跃进”147
二全民大办钢铁149
三水利建设和“三治”“五改”150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一平二调”152
五人民公社的整顿和“一平二调”的纠错154
第四节 周恩来、陈毅、董必武来麻城视察工作155
一周恩来、陈毅视察麻城155
二董必武视察麻城156
第五节 中共麻城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157
第六节反“右倾”斗争和“大跃进”错误的继续158
第七节 渡过三年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159
一渡过三年自然灾害和贯彻“八字”方针159
二反“五风”和整风整社161
三工业的调整和精兵简政162
四甄别平反全面展开163
第八节 城乡“社教”和“四清”运动164
第九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67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在麻城的发动167
一动乱局面的形成167
二全面夺权造成全局瘫痪169
三“七·二○”事件后动乱加剧170
第二节 麻城县革委会成立后的局势171
一县革委会成立和“三反一粉碎”运动171
二斗批改和“反复旧”运动172
三“一打三反”与整党建党173
第三节 中共麻城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174
第四节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175
一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与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175
二一九七五年的全面整顿176
三农业学大寨177
四“三线”建设178
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破产和粉碎江青“四人帮”反革命集团180
第五节 经济建设在抗争中恢复和发展181
第十章 从徘徊走向伟大的转折183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的斗争183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84
第三节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冤假错案”的平反186
第四节 中共麻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187
第十一章 拨乱反正和农村改革189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及全县工作重点的转移189
第二节 经济调整新“八字”方针的实施和“翻两番”目标的制定191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党的政策192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195
第五节 中共麻城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197
第六节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197
第七节 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状况的整治199
第八节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201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治理整顿的进行203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204
第二节 农村改革的深化206
第三节 扶贫开发工作的全面铺开208
第四节 中共麻城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210
第五节 麻城市成立211
第六节 中共麻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212
第七节 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213
一全县范围的全面整党213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15
第八节 中共麻城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216
第九节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217
第十节 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219
第十一节 抗击91·7特大洪灾221
第十二节“中南崛起,山丘开发,两镇活边,科技兴市”发展战略的制定222
第十三节“五年消灭荒山,六年绿化麻城”目标的实施224
第十四节 八十年代麻城经济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26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230
第一节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贯彻231
第二节“八五”计划的完成和“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234
第三节 组派“社教”、小康建设工作队深入基层及“三有”建设238
第四节 京九铁路建设和铁路经济“九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240
第五节 大别山火力发电厂的立项与筹建243
第六节 中共麻城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244
第七节 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麻城老区建设245
一江泽民走京九看扶贫来到麻城245
二朱镕基来麻城视察工作246
三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来麻城考察246
第八节 党的建设和纪检工作的全面加强247
第九节 工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252
第十节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经济协作255
第十一节 城市发展和基础建设256
第十二节 科技扶贫奔小康257
第十三节“创新争先,创优争好,创业争强”活动的开展259
第十四节 科技创新与教育普九261
第十五节与“法轮功”的斗争263
第十六节 中共麻城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264
第十七节“立足三大优势,建设农业五带,突出工业三抓,努力实现三增”战略的提出266
第十八节“三讲”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开展270
第十九节“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九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十五”计划的编制272
一“十五大”精神的贯彻和“九五”计划的完成272
二“十五”计划的制定275
附录:建国后麻城历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283
后记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