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淳县志 1986-2005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淳县志 1986-2005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2075610.jpg)
- 高淳县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0011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92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699页
- 主题词:高淳县-地方志-1986~200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淳县志 1986-2005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2
高淳史略2
引言2
第一章 古代高淳2
第一节 先秦时期3
【古丹阳大泽孕育的早期文明】3
【吴于濑水之滨筑固城以御楚】3
【吴之沃土——相国圩】4
【吴王阖闾伐楚开凿胥溪河】4
第二节 秦汉时期5
【胥溪河带来的繁荣】5
【丞相平当为避王莽之乱隐居游山北麓】5
【东汉“校官之碑”与画像墓砖】6
第三节 三国两晋至隋唐五代时期6
【吴废溧阳县设屯田都尉于固城】6
【“周瑜故宅”周城】6
【丹井与古柏】7
【诗仙李白与高淳】7
【杨行密与鲁阳五堰】8
第四节 宋元时期8
【宋徽宗诏筑永丰圩】8
【“宋时烟火最甚”】9
【宋元银树东坝之战】9
【宋室后裔与河城赵姓】10
第五节 明至清中叶时期10
【明太祖大浚胥溪河】10
【七省通衢广通镇】10
【明弘治四年即镇为县】10
【广通镇坝(东坝)增高三丈带来的灾难】11
【清初经济社会开始复苏】11
第二章 近现代高淳12
第一节 晚清时期12
【两年洪灾与东坝毁建】12
【太平军与清军在境内的战斗及其影响】13
【辛亥革命在高淳】14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14
【兴办新式教育】14
【淳溪镇八大行】15
【东坝粮行盛极一时】16
【“五四”“五卅”运动中的高淳】16
第三节 北伐战争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7
【高淳人民拥护和支援北伐军】17
【大水奇旱袭击高淳】17
【中共高淳地方组织的诞生】17
【经济社会事业缓慢上升】18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19
【抗日救亡运动与抗暴自卫斗争】19
【新四军东征初抵高淳】19
【溧高边区的开辟与中共组织的建立】20
【国民政府爱国官兵战日军】20
【漆桥战役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21
【东坝战役与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2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23
【新四军与地方党政干部北撤】23
【国民党势力重返高淳】23
【中共地下组织的建立与斗争】23
【高淳全境解放】24
第三章 当代高淳25
第一节 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时期26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26
【恢复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27
【开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28
第二节 进行有计划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9
【学习宣传中共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9
【过渡时期政治文化建设】29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粮食统购统销】30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31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31
【“大跃进”运动】32
【人民公社化运动】33
【反右倾运动和继续“大跃进”的错误】33
【开展整风整社运动】34
【在调整中进一步探索】35
【“五反”和“四清”运动】36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严重内乱时期37
【“文化大革命”在全县的掀起】37
【城乡全面内乱与县军管会成立】37
【县革委会成立与“斗批改”】38
【经济在曲折中缓慢发展】39
第五节 实现历史性转折时期40
【平反冤假错案与清理历史遗留问题】40
【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40
【恢复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40
【经济体制改革起步】41
第六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时期41
【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41
【确立实施“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42
【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42
第七节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时期43
【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43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43
【实施“科教兴县、规模经济、外向开拓、多元发展、优化环境”战略】44
第八节 在和谐发展道路上奔小康时期45
【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45
【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46
【实施特色兴县发展战略】46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46
大事记54
1986年54
1987年54
1988年55
1989年56
1990年56
1991年57
1992年58
1993年59
1994年60
1995年60
1996年61
1997年62
1998年63
1999年64
2000年65
2001年65
2002年66
2003年67
2004年68
2005年68
第一篇 政区 环境72
概述72
第一章 建置区划73
第一节 区位 境域73
一、区位73
二、境域73
三、勘界74
第二节 建置沿革75
一、建县前隶属关系75
二、建县后沿革75
附:高淳建县时间考76
第三节 行政区划77
一、解放前区划77
二、解放后区划78
三、1986年后区划79
第二章 自然环境79
第一节 地质 地貌79
一、地质79
二、地貌81
第二节 气候82
一、四季特征82
二、气象要素83
三、灾害84
第三节 水系 水文87
一、水系87
二、江河87
附:胥溪是人工开凿的运河88
三、湖泊90
四、水位 流量91
五、地下水93
第四节 土壤 植被94
一、土壤94
二、植被95
第五节 自然资源95
一、气候资源95
二、水资源96
三、土地资源96
四、野生生物资源96
五、矿产资源100
第三章 环境保护101
第一节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101
一、水环境监测与水环境质量101
二、大气环境监测与大气环境质量103
三、声环境监测与声环境质量105
四、污染源监测106
第二节 环境污染治理106
一、污染源调查与治理106
二、环境保护专项行动108
三、环境综合整治108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建设110
一、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110
二、生态建设111
第四节 环境管理111
一、环境规划111
二、执法监察112
第二篇 土地 人口114
概述114
第一章 土地115
第一节 土地资源115
一、土地结构115
二、土地承载116
第二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16
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116
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118
三、闲置土地处置118
第三节 地籍管理118
一、土地调查118
二、土地分等定级119
三、土地登记发证122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123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23
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23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124
一、用地计划与审批124
二、各项用地125
三、征地补偿安置126
第六节 土地市场129
一、一级市场129
二、二级市场129
三、土地储备中心130
四、土地使用权抵押130
第七节 土地开发与保护130
一、土地开发利用130
二、基本农田保护131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132
第八节 法规宣传与监察132
一、法规宣传132
二、执法监察132
三、创建“模范执法乡镇”133
第二章 人口133
第一节 人口规模133
一、总人口133
二、乡镇人口133
三、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134
四、劳动人口134
五、流动人口134
第二节 人口变动135
一、自然变动135
二、机械变动135
第三节 人口构成135
一、民族135
二、性别136
三、年龄136
附:部分百岁老人简介137
四、文化程度137
五、行业职业138
六、残障人口138
第四节 人口控制139
一、宣传教育139
二、政策措施139
三、规范管理140
四、计生服务141
第五节 婚姻 家庭143
一、婚姻143
二、家庭143
第三篇 城乡建设146
概述146
第一章 县城建设147
第一节 规划147
一、总体规划147
二、专项规划148
第二节 道路 桥梁149
一、路网149
二、市区干道149
三、市民广场152
四、支路与巷道152
五、道路 广场 照明153
六、桥梁154
第三节 城区防洪与排水154
一、防洪154
二、排水155
第四节 旧城拆迁改造155
一、老城片区拆迁改造155
二、机关企业拆迁改造156
三、狮子山老工业区拆迁改造156
第五节 城建投融资改革与拆迁补偿156
一、城建投融资改革156
二、拆迁补偿156
第六节 公共建筑与住宅小区建设157
一、行政办公用房157
二、交通邮电供电用房158
三、金融商贸用房158
四、科教文卫用房159
五、住宅小区建设160
第七节 园林 绿化162
一、园林162
二、绿化163
第八节 市容 环卫163
一、市容管理163
二、市容监察164
三、环境卫生165
第九节 供水 供气166
一、供水166
二、供气167
第二章 乡镇建设167
第一节 集镇建设规划168
一、总体规划168
二、专项规划168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环境设施建设169
一、基础设施建设169
二、环境设施建设169
第三节 公共建筑与住宅建设170
一、公共建筑170
二、住宅建设170
第四节 小城镇建设典型简介171
一、东坝镇171
二、桠溪镇172
第三章 村庄建设173
第一节 建设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173
一、建设规划173
二、基础设施建设173
第二节 住宅建设与村庄建设重点简介174
一、住宅建设174
二、村庄建设重点简介174
第四章 房地产177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177
一、住房租金改革177
二、建立公积金制度177
三、公房出售178
四、住房分配货币化179
五、经济适用住房建设179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180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180
二、房地产开发实绩180
三、商品房开发管理180
第三节 房地产经营180
一、直管公房经营和维修管理180
二、商品房经营181
三、房地产测绘评估181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181
一、产权产籍管理181
二、房屋租赁管理181
三、房产行政监察与安全鉴定182
四、私房改造遗留问题处理182
第四篇 交通 邮电 供电184
概述184
第一章 交通设施185
第一节 公路185
一、省道185
二、县道185
三、乡(镇)村公路187
第二节 航道188
一、等级航道188
二、等外级航道188
第三节 桥闸 渡口188
一、桥梁188
二、船闸191
三、渡口191
第四节 车站 港口 码头192
一、车站192
二、港口 码头193
第二章 交通运输193
第一节 公路运输193
一、客运193
二、货运195
三、汽车维修检测与驾驶员培训196
第二节 水路运输197
一、客运197
二、货运197
三、搬运装卸198
第三章 交通管理199
第一节 公路管理199
一、路政管理199
二、公路养护199
三、公路绿化199
第二节 航道管理200
一、航政管理200
二、航道养护200
第三节 车船安全管理200
一、陆上监理200
二、港航监督200
三、渡口管理201
附:重大海损事故纪略201
第四节 运输市场管理202
一、公路运输市场管理202
二、水路运输市场管理202
第五节 规费征收203
第四章 邮政205
第一节 邮政设施205
一、邮政设备205
二、邮政用房205
第二节 邮政网络205
一、邮政网点205
二、邮运线路206
三、城乡投递206
四、计算机网络206
第三节 邮政业务207
一、函件207
二、包裹207
三、邮政快件与特快专递207
四、汇兑207
五、报刊发行208
六、机要通信208
七、集邮208
八、邮政储蓄208
九、物流209
十、代办业务209
第五章 电信210
第一节 经营机构210
一、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高淳县分公司210
二、江苏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高淳分公司210
三、中国联通有限公司高淳县分公司210
第二节 通信线路与设备211
一、长途电话线路与设备211
二、市内电话线路与设备211
三、农村电话线路与设备212
四、小灵通设备与建设214
第三节 电信业务214
一、固定电话(含小灵通)214
二、公用电话和电话卡214
三、电报与传真214
第四节 无线通信215
一、无线寻呼215
二、移动通信215
第五节 数据与多媒体216
一、分组交换216
二、基础数据网216
三、互联网217
第六章 供电219
第一节 电网219
一、220千伏网络219
二、110千伏网络219
三、35千伏网络219
四、10千伏网络219
五、380/220伏网络220
第二节 供电业务222
一、供电水平222
二、设计和施工222
三、设备运行和技术监督223
四、电力调度223
第三节 用电224
一、用电水平224
二、用电结构225
三、用电管理227
四、电力营销228
第四节 高淳县供电公司简介229
第五篇 水利232
概述232
第一章 河道治理工程233
第一节 胥溪河治理233
一、下坝船闸兴建233
二、历次河道疏浚233
第二节 桠溪河治理233
一、新河开挖233
二、老河拓浚233
第三节 漆桥河运粮河官溪河治理234
一、漆桥河治理234
二、运粮河治理234
三、官溪河治理234
第二章 防洪排涝工程235
第一节 圩堤工程建设235
一、堵口复堤235
二、圩堤加固235
三、标准圩堤建设235
第二节 水闸涵洞(陡门)改造兴建236
一、水闸 涵洞(陡门)改造236
二、水闸涵洞兴建237
第三节 机电排涝站改建新(拆)建238
一、机电排涝站改建238
二、机电排涝站新(拆)建239
三、村级泵站改造240
第三章 蓄水保水工程241
第一节 蛇山抽水站工程241
一、站首工程241
二、石固河开凿工程241
三、配套工程241
第二节 杨家湾水利枢纽维修241
第三节 水库整治与塘坝兴建242
一、中型水库整治242
二、小(Ⅰ)型水库整治242
三、小(Ⅱ)型水库建设242
四、塘坝兴建243
第四章 引水提水工程244
第一节 湖西灌溉总渠工程244
一、渠道开挖244
二、配套工程245
第二节 淳东抽水站维修配套工程245
第三节 茅东闸维修加固245
第四节 机电灌溉站改建新建246
一、机灌站246
二、电灌站246
三、机电结合站246
四、村级泵站改造246
第五章 防汛抗旱247
第一节 组织机构247
一、县镇(乡)指挥机构247
二、群众性组织247
第二节 经费 物资248
一、经费248
二、物资248
第三节 防汛抗旱纪实248
一、防汛抗洪纪实248
二、防旱抗旱纪实249
第六章 水利基础工作253
第一节 水文测报253
一、测量253
二、预报254
第二节 规划 设计254
一、规划254
二、设计254
第三节 水利科技254
一、科技人员254
二、科技成果与应用255
第七章 水利管理255
第一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255
第二节 工程管理256
一、圩堤管理256
二、水库塘坝管理256
三、水闸涵洞(陡门)管理256
四、机电排灌站管理257
五、山河与渠道管理257
第三节 水政措施与水政监察257
一、水政措施257
二、水政监察258
第四节 水费征收与使用管理258
一、水费征收258
二、使用管理259
第六篇 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开发262
概述262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63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3
一、一轮承包263
二、二轮承包263
三、土地流转264
第二节 农村综合改革265
一、控减农民负担265
二、农村税费改革265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7
一、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267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7
第二章 工业建筑企业体制改革268
第一节 县属工业企业体制改革268
一、经营机制改革268
二、产权制度改革270
第二节 乡(镇)村工业企业体制改革271
一、经营机制改革271
二、产权制度改革272
第三节 建筑企业体制改革272
一、经营机制改革272
二、产权制度改革273
第三章 流通企业体制改革274
第一节 商业企业体制改革274
一、经营机制改革274
二、产权制度改革274
第二节 粮油企业体制改革275
一、以“四分开”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275
二、置换职工身份和租赁经营275
第三节 物资企业体制改革275
一、经营机制改革275
二、产权制度改革275
第四节 供销合作及其他流通企业体制改革276
一、供销合作企业经营机制改革276
二、供销合作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76
三、其他流通企业体制改革276
第四章 开发 开放277
第一节 经济开发区277
一、管理服务机构277
二、开发规划277
三、基础设施建设278
四、开发实绩279
第二节 招商引资与投资服务280
一、优惠政策280
二、招商活动280
三、优化服务282
四、招商实绩284
第三节 外经 外贸285
一、出口商品285
二、劳务输出286
三、海外投资287
第七篇 农业290
概述290
第一章 农业资源开发291
第一节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291
一、中低产田改造291
二、省级丘陵山区开发291
三、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92
四、产业化经营开发292
第二节 农业后备资源调查292
一、“四低”调查292
二、“四荒”调查293
第三节 国家商品粮油基地建设293
一、商品粮基地建设293
二、商品油基地建设294
第四节 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294
一、生态农业区划294
二、生态农业建设工程295
三、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295
第五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95
一、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295
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296
三、有机食品基地建设296
四、农业标准化建设296
第二章 种植业297
第一节 结构调整297
一、初期结构调整297
二、新一轮结构调整297
第二节 面积 产量298
一、耕地面积298
二、作物产量298
三、实施部省级“丰收计划”项目300
第三节 品种改良302
一、良种繁育302
二、杂交稻制种302
三、良种引进与推广302
四、种子经营303
第四节 作物栽培304
一、耕作制度304
二、栽培技术304
第五节 植物保护与植物检疫305
一、植物保护305
二、植物检疫306
三、植保体系建设306
四、植保服务306
第六节 肥料使用306
一、有机肥料306
二、化学肥料307
第七节 农业科技308
一、乡镇农技体制改革308
二、农业科普宣传309
三、农业科技成果309
第八节 行政执法310
一、机构设置310
二、“两证”管理310
三、市场整治310
第三章 林特业311
第一节 结构调整与苗木生产311
一、结构调整311
二、苗木生产311
第二节 植树造林311
一、成片造林311
二、农田林网建设312
三、四旁植树312
四、“绿色高淳”工程建设312
第三节 经济林木313
一、茶叶313
二、果品314
三、竹类314
四、蚕桑315
第四节 林特业科技315
一、科技推广项目315
二、科技成果316
第五节 森林保护316
一、防火316
二、防治病虫害317
三、防盗317
四、防乱砍滥伐318
第六节 林政管理318
一、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林权登记发证318
二、林政法规宣传318
三、执法队伍建设318
四、采伐审批制度319
附:南京游山省级森林公园简介319
第四章 畜禽业320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320
一、转变畜禽生产方式320
二、推进生猪生产转型320
三、提高食草型畜禽比重320
四、发展特种畜禽生产321
第二节 良种引进与推广321
一、畜禽杂交改良321
二、生猪良种繁育321
三、山羊良繁体系321
四、种鹅养殖孵化基地321
五、肉禽新品种推广321
六、蛋禽规模养殖良种化322
第三节 养殖基地建设与产业化经营322
一、养殖基地建设322
二、养殖经济合作组织322
三、养殖龙型经济322
第四节 疫病防治322
一、畜禽疫病防控体系322
二、放心肉工程323
第五章 水产业324
第一节 种苗引进与繁育324
一、苗种引进324
二、鱼苗繁殖325
第二节 常规鱼种养殖325
一、养殖品种325
二、大水面养殖325
三、“2814”项目渔场326
四、稻田养殖326
第三节 特种水产养殖327
一、螃蟹养殖327
二、河蚌育珠327
三、鳜鱼青虾养殖328
四、优质鱼养殖328
第四节 鱼病防治328
一、机构设置328
二、宣传教育328
三、鱼药市场329
第五节 捕捞329
一、捕捞区域329
二、渔业队伍329
三、渔具 渔法329
四、捕捞产量330
第六节 渔政监督管理330
一、渔政机构及队伍330
二、渔政管理331
第六章 蔬菜业331
第一节 蔬菜品种331
一、传统蔬菜331
二、新品种引进与推广331
第二节 食用菌332
一、主要栽培品种332
二、重点生产基地332
三、企业和品牌333
第三节 蔬菜基地建设333
一、蔬菜基地分布333
二、重点蔬菜基地简介333
第四节 蔬菜科技334
一、新材料使用334
二、新技术推广应用335
三、新农药新肥料使用335
第五节 放心菜工程335
一、管理机制335
二、蔬菜投入品管理336
三、检测站(点)建设336
四、蔬菜农药残留检测336
第七章 场圃简介337
第一节 高淳县茶叶实验场337
第二节 高淳县团结圩良种繁育场338
第三节 高淳县傅家坛林场339
第八章 农机340
第一节 农机具推广应用340
一、耕作机械340
二、播插机械340
三、排灌机械340
四、收获机械340
五、运输机械341
第二节 农机人员培训与农机安全监理343
一、农机人员培训343
二、农机安全监理343
第三节 农机服务体系与农机综合经营343
一、农机服务网络343
二、农机跨区作业344
三、农机综合经营344
第八篇 “固城湖”螃蟹346
概述346
第一章 养殖区概况346
第一节 固城湖及周边环境346
第二节 水面资源开发利用347
第二章 螃蟹养殖347
第一节 蟹种培育347
附:国家级固城湖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简介348
第二节 成蟹养殖348
一、养殖队伍348
附:养殖大户简介349
二、湖泊人工放流与网围养殖349
三、河沟拦隔养殖350
四、稻田养殖350
五、浅水生态养殖351
六、饲料供应351
第三节 养殖基地建设352
一、有机螃蟹养殖基地建设352
二、生态养殖基地建设352
三、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352
第三章 养殖科技353
第一节 科技机构与队伍353
第二节 科技推广与示范354
一、科技推广354
二、科技示范354
第三节 水质保护与病害防治354
一、水质保护354
二、病害防治355
第四章 市场营销355
第一节 “固城湖”螃蟹品牌与销售市场355
一、“固城湖”螃蟹品牌355
二、销售市场356
第二节 经纪人队伍与配套服务356
一、经纪人队伍356
附:营销大户简介356
二、配套服务357
第五章 中国·南京“固城湖”螃蟹节与蟹食文化358
第一节 中国·南京“固城湖”螃蟹节358
一、首届江南·高淳螃蟹节358
二、第二届江南·高淳螃蟹节暨经贸洽谈会358
三、第三届中国·南京“固城湖”螃蟹节暨经贸洽谈会359
四、第四届中国·南京“固城湖”螃蟹节暨经贸洽谈会360
五、第五届中国·南京“固城湖”螃蟹节暨经贸洽谈会361
第二节 蟹食文化361
一、“固城湖”螃蟹特色361
二、螃蟹菜点及烹饪方法361
第九篇 工业364
概述364
第一章 工业经济类型365
第一节 国有企业365
第二节 集体企业365
第三节 私营企业365
第四节 股份制企业366
第五节 港澳台商企业366
第六节 外资企业366
第二章 陶瓷制品制造业367
第一节 日用炻器367
一、餐具367
二、茶具(咖啡具)酒具 牛奶杯368
三、磁化水杯368
第二节 紫砂工艺陶瓷368
一、工艺台灯368
二、花盆 玩具配件369
第三节 建筑陶瓷369
一、墙地砖369
二、琉璃瓦369
第四节 高新技术陶瓷369
一、新骨质瓷369
二、工业陶瓷370
第五节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简介370
第三章 医药化工制造业371
第一节 医药372
一、原药372
二、制剂372
三、生化药372
第二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372
一、化学原料372
二、化学农药373
三、化学肥料373
四、油漆 涂料374
五、合成材料374
六、专用化学产品375
七、日用化学产品376
第三节 橡塑制品376
一、橡胶制品376
二、塑料制品376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377
一、南京红太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7
二、江苏红宝丽集团有限公司378
三、江苏高恒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78
四、南京特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79
第四章 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379
第一节 通用设备380
一、拖拉机内燃机配件380
二、金属成型机床及配件 刀具381
三、泵 阀门381
四、制冷空调设备381
五、铸件382
六、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382
第二节 专用设备382
一、建材生产专用机械382
二、纺织专用设备383
三、消防器材383
第三节 交通运输设备384
一、铁路机车车辆及船用配件384
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384
三、农用运输机械384
第四节 电气器材384
一、电线 电缆384
二、电动机384
三、电源385
四、热交换器385
五、太阳能热水器385
第五节 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385
一、广播电视设备385
二、节能灯385
三、印制线路板386
第六节 通用仪器仪表386
一、分析仪器386
二、光学仪器386
第七节 重点企业简介386
一、江苏省高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386
二、南京市高淳县家用设备厂387
第五章 纺织与纺织服装制造业388
第一节 纺织业388
一、棉化纤纺织加工388
二、毛麻纺织品加工388
三、缫丝加工389
四、纺织制成品加工389
五、棉化纤针织品及编织品加工389
第二节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90
一、服装390
二、鞋帽390
第三节 重点企业简介390
一、南京景鹰制衣有限公司390
二、南京三兄羽绒服装有限公司391
第六章 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391
第一节 农副产品加工392
一、粮食392
二、油料392
三、饲料392
四、水果 蔬菜393
第二节 糖酒饮料调味品生产393
一、糖酒393
二、饮料394
三、调味品394
第三节 食品制造业394
一、糕点 糖果394
二、禽 蛋 肉制品394
三、豆制品394
第四节 重点企业简介395
一、南京汇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5
二、南京市高淳县味他行食品厂395
第七章 非金属矿物与金属制品业395
第一节 非金属矿物制品396
一、水泥 石灰396
二、砖瓦 石材397
三、日用玻璃制品397
四、玻璃钢制品397
第二节 金属制品398
一、结构性金属制品398
二、金属工具398
第三节 高淳县古城水泥厂简介398
第八章 造纸印刷玩具制造业399
第一节 造纸及纸制品399
一、造纸399
二、纸制品399
第二节 印刷与玩具制造业400
一、印刷400
二、玩具制造400
第三节 江苏省高淳印刷有限公司简介400
第九章 工业管理401
第一节 行政管理401
一、管理机构401
二、管理模式401
第二节 企业管理401
一、基础管理401
二、质量管理402
三、技术管理405
四、品牌管理405
第十篇 民营造船与水运业410
概述410
第一章 船舶制造411
第一节 资金筹措411
一、自有资金411
二、民间融资411
三、银行贷款411
第二节 物资供应412
一、材料供应412
二、配件供应412
三、设备供应412
第三节 造船场地412
一、造船场点412
二、造船工厂413
三、造船基地413
第四节 船舶生产413
一、船舶设计413
二、船舶制造414
三、生产规模414
四、配套产业415
五、从业人员415
第五节 造船及配套企业简介415
一、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415
二、高淳县芜太钢材贸易有限公司416
三、南京凤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16
四、高淳县潍柴产品销售服务有限公司416
第二章 船舶运输418
第一节 经营方式418
一、个体经营418
二、挂靠经营418
三、租赁经营418
四、公司化经营418
第二节 运输队伍419
一、在运船舶419
二、船员配置419
第三节 运输货物419
一、散货运输419
二、集装箱运输420
三、危险品运输420
第四节 营运线路420
一、内河运输420
二、长江运输420
三、沿海运输420
第五节 水运企业简介421
一、高淳县宁高石油运输有限责任公司421
二、南京武家嘴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421
三、南京阳江航运有限公司421
四、南京迪海航运有限责任公司421
五、南京武祥运输有限公司421
第三章 服务与管理422
第一节 县镇(乡)行政管理422
第二节 主管部门服务管理422
第三节 相关单位配套服务423
附:“中国民间造船水运第一村”——武家嘴村简介423
第十一篇 建筑业426
概述426
第一章 建筑队伍427
第一节 建筑企业427
一、建筑施工企业427
二、预制构件生产企业429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429
一、南京市第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429
二、南京凯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430
三、南京市漆桥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430
四、南京环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431
五、南京环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431
六、南京振高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432
第二章 建筑市场433
第一节 市场分布433
第二节 驻外办事处选介433
一、高淳县建工局驻南京办事处433
二、高淳县建工局驻无锡办事处434
第三章 建筑施工435
第一节 钻探 设计435
一、钻探435
二、设计435
第二节 机械设备与建筑技术436
一、机械设备436
二、建筑技术436
第三节 施工能力与工程质量439
一、施工能力439
二、工程质量440
第四章 建筑管理444
第一节 行业管理444
一、企业资质管理444
二、项目招投标管理445
三、建筑工程有形市场管理446
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446
第二节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446
一、质量监督机构446
二、质量监督措施446
三、创优活动447
第三节 安全管理447
一、安全生产措施447
二、创建标准化、文明工地448
第四节 职工教育与专业培训448
一、职工教育448
二、专业培训448
第十二篇 商贸服务业450
概述450
第一章 商业经济类型451
第一节 国有商业451
第二节 集体商业451
第三节 私营商业452
第四节 个体商业452
第五节 股份制商业453
第二章 市场建设453
第一节 商业街区453
一、通贤路商业街453
二、双牌石商业街454
第二节 专业市场454
一、高淳县水产批发市场454
二、旧机动车交易市场455
三、高淳大市场455
四、淳溪渔网市场455
五、固城食用菌交易市场456
第三节 商场 超市456
一、高淳商贸城456
二、温州商贸城456
三、百货大厦457
四、人民商场457
五、超市 连锁店457
第四节 农贸市场458
一、县城农贸市场458
二、乡镇农贸市场458
三、庙会集市459
第三章 商品购销459
第一节 粮油经营459
一、粮油收购459
二、粮油销售460
三、粮油储运460
第二节 生产资料供应461
一、化肥农药供应461
二、农具农机供应461
三、木材建材供应462
四、金属机电化轻供应462
五、煤炭石油供应463
第三节 生活消费品供应464
一、针纺织品供应(含服装)464
二、百货供应464
三、五金交电化工供应465
四、日用杂货供应466
五、食品副食品供应466
六、蔬菜水产品供应467
七、烟草专卖467
八、盐业专卖468
第四节 农副产品与废品收购469
一、农副产品收购469
二、废品收购470
第五节 药品(材)药械购销470
一、中药材收购470
二、中西药销售471
三、医疗器械销售471
第四章 服务业472
第一节 餐饮住宿业472
一、餐饮业472
二、住宿业473
第二节 沐浴理发业473
一、沐浴业473
二、理发业473
第三节 广告中介业及其他服务业473
一、广告业473
二、中介业474
三、其他服务业474
第十三篇 旅游业·高淳老街476
概述476
第一章 旅游业476
第一节 旅游资源476
一、自然资源476
二、人文资源477
三、特色资源478
第二节 旅游开发479
一、景区 景点479
二、旅游线路481
第三节 旅游服务481
一、旅行社481
二、星级饭店481
三、定点饭店482
第四节 旅游促销482
一、媒体宣传482
二、促销活动482
第五节 旅游商品482
一、土特产品482
二、手工艺品和工业品483
第二章 高淳老街484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景区保护484
一、历史沿革484
二、景区保护485
第二节 主要景点与服务管理485
一、主要景点485
二、服务管理487
第十四篇 金融业490
概述490
第一章 银行业491
第一节 机构491
一、中国人民银行高淳县支行491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督局高淳办事处491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高淳县支行492
四、中国工商银行高淳县支行492
五、中国农业银行高淳县支行492
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淳县支行493
七、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淳县支行493
八、高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493
第二节 存款与储蓄494
一、对公存款494
二、储蓄495
三、外币存款495
第三节 信贷496
一、工业贷款496
二、商业贷款496
三、农业贷款497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贷款497
五、个人消费贷款498
六、支农再贷款498
第四节 汇兑结算499
一、汇兑业务499
二、结算方式与改革499
三、电子计算机应用499
四、银行卡500
第五节 外汇业务500
第六节 管理与服务500
一、行政管理500
二、信贷资金管理501
三、外汇管理501
四、财政存款管理502
五、利率管理502
六、金融稽核502
七、理财服务503
第二章 保险与证券业504
第一节 机构504
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504
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504
三、其他保险代理机构505
四、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大钟亭证券营业部高淳服务部505
第二节 承保506
一、财产险承保506
二、人身(寿)险承保506
第三节 理赔506
一、财产险理赔506
二、人身(寿)险理赔507
第四节 证券508
第十五篇 财政税务510
概述510
第一章 财政511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511
一、县级财政体制改革511
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512
第二节 财政收入512
一、工商税收入512
二、农业税收入513
三、专项收入513
四、基金收入513
五、其他收入513
第三节 财政支出516
一、经济建设支出516
二、科教文卫体事业支出516
三、农业支出516
四、行政政法支出517
五、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事业支出517
六、其他支出518
第四节 财政财务管理519
一、预算管理与国库管理519
二、预算外资金管理520
三、政府采购管理520
四、经济建设财务管理521
五、企业财务管理521
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522
七、社会保障财务管理522
八、农业财务管理523
九、会计管理524
十、财政监督管理525
第二章 税务52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525
一、机构设置525
二、队伍建设526
第二节 税制改革527
一、利改税527
二、分税制527
第三节 税种及征收527
一、县税务局征收税种及代征基金(费)527
二、县国税局征收税种531
三、县地税局征收税种及代征基金与保险费534
四、县财政局征收税种537
第四节 税收管理538
一、税务登记管理538
二、税务申报管理539
三、发票管理539
四、减免税管理539
第五节 税务稽查监督540
一、税务稽查540
二、税务监督540
第十六篇 综合经济管理542
概述542
第一章 计划542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543
一、计划体制转变543
二、计划管理职能转变543
第二节 宏观调控543
一、计划调控543
二、行政审批543
三、协调服务544
四、目标管理544
五、宏观调控成效544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545
一、五年规划545
二、专项规划548
三、年度计划548
第二章 统计548
第一节 统计调查548
一、专业调查548
二、抽样调查549
第二节 各项普查549
一、人口普查549
二、第三产业普查550
三、工业普查550
四、农业普查550
五、基本单位普查550
六、经济普查550
第三节 统计管理551
一、统计服务和监督551
二、管理网络建设551
三、统计制度改革551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552
第一节 市场管理552
一、市场培育552
二、市场监管553
三、经纪业554
第二节 企业注册登记管理554
一、企业注册登记554
二、外资企业注册登记555
三、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555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557
一、商标管理557
二、广告管理558
第四节 合同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558
一、合同监管558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559
第四章 价格管理560
第一节 价格体制改革560
第二节 价格调控561
一、粮油价格561
二、棉花蚕茧价格562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563
四、自来水价格564
五、电力价格565
六、液化气价格565
七、住宅商品房价格566
第三节 收费管理566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567
一、重大节日市场物价检查567
二、全国性物价检查567
三、专项物价检查568
四、举报投诉受理569
第五节 价格认证和信息服务569
一、价格认证569
二、价格监测569
三、农本调查570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573
第一节 质量认证与监督574
一、质量认证574
二、质量监督575
第二节 标准化工作575
一、标准化生产575
二、标准化管理576
三、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576
四、农业标准化577
第三节 计量工作577
一、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77
二、计量器具强检577
三、计量确认577
四、修造计量器具与定量包装计量管理577
第四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578
一、特种设备普查整治578
二、特种设备长效管理578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579
第六章 审计工作579
第一节 国家审计579
一、财政审计579
二、企业审计580
三、金融审计580
四、经济责任审计581
五、专项资金审计581
六、基本建设审计581
第二节 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582
一、社会审计582
二、内部审计582
第七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582
第一节 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582
一、食品安全宣传及应急救援582
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583
第二节 药品监督管理583
一、涉药单位和企业583
二、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583
三、药品监督抽样584
四、特殊药品管理584
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584
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585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585
二、安全生产检查585
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586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586
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586
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587
三、安全生产事故处理587
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588
第一节 资产核查与产权登记588
一、资产核查588
二、产权登记589
第二节 资产处置管理590
一、资产转让590
二、破产清算591
下册594
第十七篇 政治体制改革594
概述594
第一章 民主政治建设594
第一节 完善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94
一、完善县人大常委会议事制度594
二、完善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制度594
三、完善县人大代表工作制度595
第二节 完善地方政治协商制度595
一、完善协商议事制度595
二、完善提案工作制度596
三、探索民主监督形式596
第二章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596
第一节 党政机关机构改革596
一、1991年乡镇机构改革596
二、1997年县乡(镇)机构改革597
三、2002年县镇机构改革597
第二节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598
一、非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598
二、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598
第三章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99
第一节 干部选拔制度改革599
一、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及任前公示制599
二、推行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制600
三、实施竞争上岗制600
四、坚持干部考察责任制及差额考察制600
五、实行干部任免票决制601
第二节 实行公务员制度和聘用合同制度601
一、县乡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601
二、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度601
第四章 司法体制改革602
第一节 公安体制改革602
一、刑事侦察改革602
二、户籍管理改革602
三、道路交通管理改革603
四、行政审批工作改革603
第二节 检察体制改革603
一、实行民事行政检察603
二、实行主诉检察官制度603
三、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604
第三节 审判体制改革604
一、审判方式改革604
二、审判制度改革605
第四节 司法行政工作改革606
一、律师公证改革606
二、基层法律服务改革606
第五章 扩大基层民主606
第一节 完善村民自治606
一、民主选举606
二、村务公开607
三、村民自治607
第二节 完善城镇居民自治608
一、民主选举608
二、民主管理608
三、民主监督609
第三节 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609
一、国营集体企业职代会制度609
二、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609
三、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609
第十八篇 中共地方组织612
概述612
第一章 组织机构613
第一节 县委领导班子613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618
第三节 党组织设置618
一、乡镇党组织设置618
二、县机关部门党组织设置619
三、企业党组织设置619
四、社区党组织设置619
第二章 党员620
第一节 党员发展620
第二节 党员教育管理621
一、民主评议党员621
二、三项教育活动621
三、党员电化教育622
四、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622
五、外出流动党员管理622
第三章 重要会议与重大决策623
第一节 中共高淳县历次代表大会623
一、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六次代表大会623
二、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七次代表大会623
三、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八次代表大会624
四、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九次代表大会624
五、中国共产党高淳县第十次代表大会624
第二节 县委全委(扩大)会议625
一、中共高淳县委第六届全委(扩大)会议625
二、中共高淳县委第七届全委(扩大)会议625
三、中共高淳县委第八届全委(扩大)会议626
四、中共高淳县委第九届全委(扩大)会议627
五、中共高淳县委第十届全委(扩大)会议628
第三节 重大决策628
一、推进思想解放628
二、制定发展战略630
三、坚持改革开放631
四、建设特色高淳632
五、实施“强基工程”633
六、优化发展环境634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636
八、切实加强党的建设636
第四章 党务工作与党的社会工作638
第一节 纪律检查638
一、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639
二、查办违纪案件639
三、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640
四、建立惩防机制641
第二节 组织建设641
一、干部管理641
二、基层党的建设643
三、人才管理645
四、县级机关党建645
五、离休老干部管理647
第三节 宣传教育648
一、理论武装648
二、党员教育649
三、新闻报道650
四、社会宣传650
五、政工职称评定650
第四节 统一战线651
一、发挥党外人士作用651
二、做好台湾事务651
三、为招商引资服务652
第五节 农村工作652
一、农村集体资产管理652
二、农村财务管理652
三、城乡统筹对接帮促工作653
第六节 政法工作653
一、继续贯彻“严打”整治方针653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54
三、服务经济发展655
第七节 党校教育656
一、干部培训656
二、学历教育656
三、教科研工作657
第八节 党史编研657
一、党史宣传657
二、党史资料收集整理658
三、党史书籍编辑出版658
第九节 人民来信来访调处659
一、信访网络659
二、制度建设659
三、信访处理659
四、信息反映660
第十九篇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662
概述662
第一章 人大代表与县人民代表大会663
第一节 人大代表663
一、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663
二、县乡(镇)人大代表结构664
附:1986~2005年高淳县出席市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录665
第二节 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66
一、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666
二、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666
三、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667
四、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667
五、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668
六、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668
第二章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669
第一节 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工作机构669
一、常委会组成人员669
二、常委会工作机构670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会议670
一、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会议670
二、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会议670
三、县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会议671
四、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会议671
五、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会议671
六、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会议671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671
一、审议决定重大事项671
二、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672
三、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73
四、督办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674
五、组织人大代表活动674
六、指导乡镇人大工作675
第三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675
第一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675
第二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676
第二十篇 地方人民政府678
概述678
第一章 政府机构678
第一节 县政府组成人员678
第二节 县政府工作部门678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680
第二章 重要会议与主要政事纪略680
第一节 县政府组成人员会议680
第二节 县政府常务会议680
第三节 县长办公会议681
第四节 主要政事记略683
一、巩固提升农业产业683
二、主攻突破工业经济684
三、培育壮大特色产业685
四、加快发展商贸旅游686
五、全面实施体制改革687
六、不断提高开放水平688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689
八、协调发展社会事业690
九、致力改善人民生活691
第三章 日常政务工作692
第一节 法制工作692
一、行政执法制度建设692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692
三、行政复议工作693
四、行政执法监督693
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693
第二节 监察工作694
一、执法监察694
二、效能监察694
三、廉政监察695
第三节 侨务与港澳事务695
一、侨务695
二、港澳事务696
第二十一篇 地方人民政协698
概述698
第一章 县政协换届与县政协全体委员会议698
第一节 县政协换届698
第二节 县政协历届全体委员会议699
一、县政协第二届全体委员会议699
二、县政协第三届全体委员会议699
三、县政协第四届全体委员会议700
四、县政协第五届全体委员会议700
五、县政协第六届全体委员会议701
六、县政协第七届全体委员会议702
第二章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703
第一节 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工作机构703
一、常委会组成人员703
二、常委会工作机构703
第二节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705
一、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705
二、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705
三、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705
四、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706
五、县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706
六、县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707
第三章 县政协主要工作与重要活动707
第一节 主要工作707
一、履行职能707
二、调研视察708
三、提案办理708
四、文史工作709
第二节 重要活动709
一、开展“为振兴高淳献计献策”活动709
二、举行县政协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709
三、开展迎香港回归庆祝活动710
四、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710
五、纪念县政协成立二十周年710
第二十二篇 工商联与社会团体712
概述712
第一章 高淳县工商业联合会712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会员代表大会712
一、组织机构712
二、会员代表大会713
第二节 主要工作713
一、开展调研献计献策713
二、加强非公经济人士工作713
三、强化商会职能713
四、服务招商引资714
第二章 工人团体714
第一节 工会组织与会员代表大会714
一、工会组织714
二、会员代表大会714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活动715
一、进行政治思想教育715
二、开展劳动竞赛715
三、安全生产715
四、民主管理716
五、维护职工合法权益716
六、劳模管理717
七、创建“职工之家”717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7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代表大会717
一、共青团组织与代表大会717
二、青联组织与代表大会719
三、少先队组织与代表大会719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活动719
一、团员青少年思想教育719
二、杰出青年评选活动720
三、“青年岗位能手”评比和“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720
四、青年志愿者行动720
五、农村青年创优活动720
六、希望工程721
七、成人仪式教育和少先队活动721
第四章 妇女团体722
第一节 妇联组织与妇女代表大会722
一、妇联组织722
二、妇女代表大会722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活动723
一、宣传教育723
二、培养选送女干部723
三、创建评比724
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724
第五章 高淳县科学技术协会725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代表大会725
一、组织机构725
二、代表大会725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活动726
一、科普宣传周726
二、创建科普文明镇村和省级农村科普示范县726
三、实施市“百名专家进百村,农民增收迈小康”工程726
四、组建“支部+协会”组织726
五、参与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727
六、咨询服务727
七、学术交流727
第六章 高淳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728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代表大会728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活动728
一、文学创作728
二、书画展览交流729
三、摄影大赛展览729
四、音舞戏曲大赛演出729
五、民间资源普查及其他活动730
第七章 高淳县残疾人联合会730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代表大会730
第二节 主要工作和活动730
一、就业与扶贫730
二、教育培训与康复服务731
三、维权与无障碍设施建设731
第八章 其他社会团体732
第一节 高淳县私营个体经济协会732
第二节 高淳县消费者协会732
第三节 高淳县红十字会733
第二十三篇 公安司法 人民武装736
概述736
第一章 公安737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737
一、机构设置737
二、队伍建设737
第二节 社会治安738
一、综合治理738
二、户政管理739
三、枪支弹药和特种行业公共场所管理740
四、水上治安管理741
第三节 保卫工作741
一、经济保卫741
二、文化保卫742
第四节 案件侦查742
一、刑事案件侦查742
二、经济案件侦查743
附:重大案件侦破纪略744
第五节 道路交通管理745
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