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实证研究
  • 白俊红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512604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研究意义3

1.3 相关概念的辨析4

1.4 文献述评7

1.4.1 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的理论研究7

1.4.2 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10

1.4.3 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的经验研究14

1.4.4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8

1.5 研究内容19

1.6 研究方法22

1.7 主要创新点24

第二章 理论基础:区域创新与效率研究相关理论32

2.1 区域创新理论32

2.1.1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33

2.1.2 区域创新系统结构36

2.1.3 区域创新环境39

2.2 效率理论41

2.2.1 生产前沿面41

2.2.2 距离函数44

2.2.3 效率的测算46

2.3 概念模型47

2.4 本章小结48

第三章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评:静态效率分析52

3.1 问题的提出52

3.2 研究方法54

3.2.1 SFA方法54

3.2.2 DEA方法55

3.3 数据与变量56

3.4 结果分析60

3.4.1 SFA方法测算结果60

3.4.2 DEA方法测算结果66

3.4.3 两种方法结果的比较67

3.4.4 进一步研究73

3.5 本章小结80

第四章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评:动态效率分析85

4.1 问题的提出85

4.2 研究方法86

4.2.1 SFA方法87

4.2.2 DEA-Malmquist方法89

4.3 数据与变量91

4.4 结果分析92

4.4.1 SFA方法测算结果92

4.4.2 DEA方法测算结果95

4.4.3 两种方法结果的比较100

4.5 本章小结102

第五章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评:收敛性分析105

5.1 问题的提出105

5.2 研究方法107

5.3 数据与变量108

5.4 结果分析109

5.4.1 σ收敛分析109

5.4.2 绝对β收敛检验110

5.4.3 条件β收敛检验111

5.5 进一步研究114

5.6 本章小结120

第六章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测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123

6.1 问题的提出123

6.2 研究方法124

6.2.1 SFA方法125

6.2.2 DEA-Tobit两步法125

6.3 数据与变量126

6.4 结果分析132

6.5 进一步研究142

6.6 本章小结149

第七章 剥离环境因素的区域创新效率再测算155

7.1 问题的提出155

7.2 研究方法157

7.3 变量与数据160

7.3.1 投入产出变量161

7.3.2 环境因素变量163

7.3.3 数据说明164

7.4 结果分析164

7.4.1 第一阶段经典DEA的输出结果165

7.4.2 第二阶段SFA回归结果168

7.4.3 调整后DEA估计结果169

7.5 本章小结173

第八章 区域科研机构创新生产效率的测算177

8.1 问题的提出177

8.2 数据与变量178

8.3 模型设定183

8.4 结果与讨论185

8.5 进一步研究192

8.6 本章小结194

第九章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进步效应199

9.1 问题的提出199

9.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测算201

9.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201

9.2.2 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序参量体系203

9.2.3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协同度204

9.3 技术进步效应的衡量206

9.4 计量模型与结果分析209

9.4.1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209

9.4.2 实证结果与分析211

9.5 本章小结219

第十章 研发要素流动与创新效率223

10.1 问题的提出223

10.2 研发要素流动的效应分析225

10.3 研究方法227

10.3.1 创新效率的测算228

10.3.2 检验创新效率空间自相关性的Moran's I指数229

10.3.3 模型的构建230

10.4 变量和数据说明231

10.4.1 被解释变量:创新效率的度量231

10.4.2 核心解释变量:R&D人员流动量和R&D资本流动量的度量232

10.4.3 控制变量234

10.5 结果与讨论237

10.5.1 创新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检验237

10.5.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回归结果238

10.6 本章小结243

第十一章 价值链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249

11.1 问题的提出249

11.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253

11.2.1 效率测度的超效率DEA模型253

11.2.2 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254

11.2.3 收敛的测度255

11.2.4 数据处理257

11.3 结果与讨论258

11.3.1 创新效率值的测算258

11.3.2 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检验264

11.3.3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检验266

11.3.4 稳健性检验274

11.4 本章小结276

第十二章 创新与生产率增长280

12.1 问题的提出280

12.2 模型与变量283

12.2.1 计量模型283

12.2.2 因变量的设定284

12.2.3 自变量的设定285

12.3 结果与讨论290

12.3.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指数测算结果290

12.3.2 计量模型回归估计结果292

12.4 本章小结303

第十三章 结论与展望308

13.1 主要结论308

13.2 研究展望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