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362209.jpg)
- 邱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ISBN:750346727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况1
第一章 遵义历史演变与发展7
第一节 远古至唐代的“遵义”8
一、史前文化8
二、“桐梓人”的发现10
三、秦汉时期郡国并存11
四、唐代经制州羁縻州并行12
五、遵义的原住居民13
第二节 秦汉时期黔北地区的经济开发14
一、“耕田,有邑聚”14
二、稻谷种植、铁器工具的使用15
三、青铜器的使用与铸造15
四、制陶业的发展16
五、丹砂开采与贸易17
六、酿酒和制茶19
第三节 唐宋元明时期播州杨氏土司的兴衰20
一、播州盛世20
二、播州经济形态22
三、茶马贸易23
四、播州的文化教育24
五、杨粲墓石刻艺术25
六、平播之役26
第四节 明代改土归流后遵义军民府的发展27
一、重划疆土、改府设县27
二、留驻军与屯田28
三、驿道、驿站28
四、丈田粮,限田制28
五、纳入中央财政体系28
六、推行儒学教育29
第五节 清代改隶贵州至解放前的发展30
一、经济的发展31
二、官学和书院32
三、文化世家的传承33
四、遵义科举34
五、遵义进士名录35
六、太平军与黔北农民起义41
七、公车上书与遵义教案43
八、贵州放眼看世界第一人44
九、桐梓系军政集团的兴亡45
十、古代遵义的人口变化47
第六节 古代遵义城市变迁48
一、播州城始建48
二、遵义府新城建设50
三、正安、道真古城51
四、桐梓古城53
五、绥阳古城55
六、仁怀古城55
七、赤水古城56
八、习水古城58
九、湄潭古城58
十、凤冈古城59
十一、余庆古城60
十二、务川古城62
第七节 中原文化对黔北地区的影响63
一、多元文化的包容吸纳63
二、“五尺道”——传播中原文化的路线图65
三、文化先驱“汉三贤”舍人、盛览、尹珍68
四、李白流放夜郎69
五、乐山大佛缔造者——海通和尚71
六、宋“三冉”冉从周、冉琎、冉璞71
七、“清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73
八、清代探花——杨兆麟75
第二章 红色遵义—热血铸就历史丰碑77
第一节 革命星火燎原黔北78
一、辛亥革命在遵义78
二、“五四运动”在遵义78
三、马克思主义在遵义的传播81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遵义官兵82
五、内迁机构与流亡同胞83
第二节 红军长征在黔北84
一、红三军、红六军团转战黔北84
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转战黔北85
三、开展创建黔北苏区根据地的斗争86
第三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遵义会议88
第四节 长征经典战例——“四渡赤水战役”91
第五节 民主革命斗争和人民政权建立92
一、贵州省首个党支部——中共赤合特支92
二、中共地下党组织在遵义活动93
三、解放遵义94
四、建立人民政权95
第三章 解放后的城市发展97
第一节 遵义地区行政建置98
第二节 经济恢复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建设98
第三节 “三线建设”带动遵义城市发展99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103
第五节 改革开放,实现战略转变104
第四章 撤地设市,实现跨越式发展111
第一节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进入总体小康阶段112
第二节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经济结构优化明显112
第三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设施明显改善115
第四节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16
第五节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增强118
第五章 城市经济建设发展成就121
第一节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122
第二节 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127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135
第四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140
第五节 水利建设成就143
第六节 金融业助推经济发展147
第七节 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150
第八节 商贸流通和市场繁荣153
第九节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156
第十节 信息产业飞速发展159
第十一节 房地产业发展迅猛161
第十二节 遵义经济指标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66
第六章 城市社会发展成就和特点175
第一节 “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176
第二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178
第三节 “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181
第四节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182
第五节 遵义教育成就辉煌184
第六节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191
第七节 “人才强市”战略193
第八节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213
第九节 广播电视事业跨越式发展216
第十节 群众体育活动普及,运动竞技人才辈出219
第十一节 “文化旅游强市”建设222
第十二节 医药卫生和社会保障224
第七章 城市建设大跨越227
第一节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28
第二节 中心城区设施建设229
一、城市道路建设229
二、城市桥梁和无障碍建设229
三、城市供水供气230
四、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31
五、城市园林绿化232
第三节 小城镇建设233
第四节 遵义城市建设234
一、旧城改造236
二、红花岗区南部新城237
三、汇川区北部新城238
四、新蒲新区(东部)建设238
第五节 市政公用设施240
一、城市主要道路240
二、城市主要桥梁246
三、城市主要广场248
四、城市公园250
第六节 城市管理253
一、城市管理“数字化”253
二、交通管理“智能化”254
三、公交管理科学化254
四、市容环境整治255
第七节 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258
第八节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保护与建设259
一、历史文化名镇260
二、历史文化村寨265
第九节 城市规划268
第八章 遵义文化名片271
第一节 遵义“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272
第二节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273
一、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地貌273
二、世界文化遗产——播州海龙囤土司遗址276
第三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9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北)仡佬族傩戏279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台酒酿制技艺284
第四节 传统文化287
一、尹珍文化287
二、沙滩文化292
三、遵义地方志文化298
第五节 土司与仡佬族文化304
一、播州土司文化304
二、仡佬族文化310
第六节 红色文化318
一、遵义长征文化318
二、遵义抗战文化323
第七节 国饮、国酒文化329
一、遵义茶文化329
二、遵义酒文化336
第八节 文学与艺术340
一、黔北文学340
二、遵义杂技艺术343
三、文艺之乡347
第九章 区域城市发展351
第一节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352
第二节 中部地区355
一、转折之城——红花岗355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359
三、未来的中心城市——新蒲新区361
四、黔北第一县——遵义364
五、夜郎古县——桐梓367
六、中国诗乡——绥阳370
第三节 西部地区372
一、绿洲红城——习水372
二、生态旅游城市——赤水375
三、中国酒都——仁怀377
第四节 东部地区379
一、中国茶城——湄潭379
二、绿色生态县——凤冈383
三、乌江明珠——余庆386
第五节 北部地区388
一、小说之乡——正安388
二、古傩王国——道真392
三、丹砂古县——务川394
主要参考书目397
后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