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员实用全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党员实用全书 第3版
  • 《党员实用全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391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党员实用全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党的组织机构1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1

中共中央委员会2

中共中央政治局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

中共中央书记处3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3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3

中共中央办公厅4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5

中共中央组织部5

中共中央宣传部5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6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8

中共中央编译局8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9

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9

中共中央党校10

党的地方组织10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11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11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2

党的省委员会13

党的自治区委员会13

党的直辖市委员会14

党的自治州委员会14

党的市委员会14

党的市辖区委员会15

党的县(旗)委员会15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15

党的基层组织16

党的基层委员会17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18

基层党委常务委员会18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19

党的支部委员会19

联合党支部20

临时党支部20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21

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21

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21

中共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22

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22

党的地区委员会23

派驻纪律检查组23

军队政治工作机关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25

政治部26

军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28

军队基层党委29

军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30

军队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31

连队党支部32

军队机关党支部33

二、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34

党的组织原则34

党的组织制度34

民主集中制35

党内民主36

党内集中36

四个服从37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37

少数服从多数37

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38

全党服从中央39

党的代表大会39

党的代表会议40

党员大会40

党的委员会的任期41

党的委员会的换届41

党的选举制度41

党内选举的方式42

党内选举的程序42

换届选举的原则43

直接选举43

间接选举43

重新选举44

差额选举44

等额选举44

预选45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45

候补代表45

特邀代表45

列席人员46

代表名额的分配46

代表产生的程序47

代表资格47

代表资格审查47

选举人48

候选人48

候选人初步人选48

候选人预备人选49

党代表大会代表团(组)49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49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50

党代表大会秘书长50

党代表大会执行主席51

一人一票表决制51

表决51

选票52

赞成票52

不赞成票52

弃权票52

有效票53

无效票53

票箱53

填写选票53

记名投票54

无记名投票54

监票人54

计票人55

选举有效55

选举无效55

当选55

落选56

出缺56

递补56

调整和增选56

选举结果的报批57

党委制57

党的政治生活准则58

党内生活制度58

双重组织生活58

党委民主生活会59

党员活动日60

议事规则60

党的报告工作制度61

党内通报制度61

党员教育工作领导制度62

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62

党的团结和党的统一63

三不主义63

派性64

派别组织65

三、党内主要职务66

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6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6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67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67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67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67

中共中央委员68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68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68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69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69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69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70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70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70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70

市(盟、州)委书记70

地委书记71

县(旗)委书记71

工委书记71

党组书记71

党组成员72

基层党委书记72

党委常委72

党委委员72

党委候补委员73

党支部书记73

党支部委员74

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74

纪律检查员74

组织员74

政治委员75

政治部主任76

政治教导员77

政治指导员78

政治协理员80

四、预备党员81

可以当入党介绍人的党员81

入党介绍人在支部大会表决自己所介绍的人入党时,不能投弃权票或不赞成票81

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82

党员做入党介绍人时犯了错误,视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继续做介绍人82

入党介绍人工作有了变动,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确定入党介绍人82

一名党员一般不能同时担任几名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82

党委负责同志可以做入党介绍人83

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介绍人83

接收新党员要有预备期83

预备党员预备期的算法84

党委审批预备党员时,发现有重要问题需进一步调查,查清后讨论批准的预备党员,其预备期的算法84

预备党员应正确对待预备期84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入党宣誓84

举行预备党员入党宣誓的时间及应注意的问题85

入党誓词85

预备党员能担任党委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担任负责人85

预备党员不能担任党小组长86

预备党员不宜讲党课86

预备党员做发展党员的政治审查工作86

预备党员不能担任党内领导职务86

预备党员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86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本人应该做的工作87

预备党员不能提前转正87

预备党员转正要办的手续87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的写法88

预备党员写转正申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88

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时,本人不能缺席88

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时,本人因病或因事不能参加的处理89

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发展对象不需要回避89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发现其新的问题,预备期满时又尚未查清的处理89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其直系亲属犯罪的处理89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患了精神病,其转正问题的处理90

预备党员因病长期治疗或病休,其转正问题的处理90

预备党员待分配工作期间,其转正问题的处理90

预备党员停薪留职期间,其转正问题的处理91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调动工作,其转正问题的处理91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受到行政纪律处分,按期转正问题的处理92

需要延长预备期的预备党员92

延长预备期不算一种党纪处分92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只能延长一次93

延长预备期的时间不能少于半年,长于一年93

被延长预备期的预备党员的党龄计算93

由于组织上的原因造成延期讨论转正的预备党员的党龄的算法93

被延长预备期的预备党员延长的预备期未满,不能提前转为正式党员94

延长预备期后,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情况94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不是党的纪律处分94

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后还能入党95

预备党员预备期未满可以取消其预备党员的资格95

预备党员未提出转正申请,支部大会不能讨论其转正问题95

预备党员转正党小组要提出意见95

预备党员因公牺牲可为其办理追认为正式党员的手续96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工作调动比较频繁,其转正问题的办理96

预备党员去世后,其转正手续的办理96

在农村驻点、挂职的干部一般不能在农村入党96

预备党员入党手续不完备、入党材料不全或填写混乱情况的处理97

其他社会阶层97

吸收其他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98

五、党员标准、条件、权利和义务100

党员标准100

党员的基本条件101

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员标准101

入党要规定年龄界限、国籍和劳动者身份102

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102

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103

执行党的决议103

按时交纳党费104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104

在需要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105

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105

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106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106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107

党员的义务107

党员的权利108

党员的申诉权109

党员的控告权109

党员的选举权109

党员的被选举权110

党员的表决权110

党员的请求权111

党员行使表决权111

党员行使请求权、申诉权和控告权111

党员行使在党内开展批评、揭发、检举的权利112

党员行使和保护好自己的权利113

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异同114

党员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15

党内选举中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党员、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党员116

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17

党员当选为党的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党龄要求117

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条件118

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不仅限于从本级组织的党员中产生118

在党内选举中,党员可以放弃被选举的权利119

对党员放弃被选举权的请求未获批准,当选以后仍拒不到任的处理119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时,上级党组织不能指定某些党员作代表候选人119

选举出席上级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不仅限于从本级党员代表大会代表中产生120

在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选出的代表已调离原选举单位后的代表资格120

代表选出后,因特殊原因推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时,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选举代表120

预备党员列席党员代表大会121

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党龄要求121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不是代表的正式党员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121

不是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党员不能被提名为大会主席团成员121

召开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或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122

党内选举可以投弃权票122

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122

投不赞成票可以另选他人123

选举人可以投自己的票123

党的基层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可以不计入应到会人数的情况123

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的党员可以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124

持临时组织关系(党员证明信)的党员,在现所在单位不能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124

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125

党员有重大问题尚未审查清楚,不能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125

没有党的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不能被提名为该党组织的委员候选人125

离职学习的党员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126

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党员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126

在对违犯党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作为被审理对象的党员的合法权利126

党员不服从组织分配、调动、交流决定会受到的处理127

受到党的纪律处分的党员正当权益的维护127

六、党员的组织生活130

党的组织生活130

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131

党员应过好党的组织生活132

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133

党员必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134

党员必须接受党内外的监督134

“三会一课”135

党员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135

党员之间开展好谈心活动136

长期病休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问题136

患有精神病的党员的组织生活问题137

支部大会决定开除党籍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在上级党委批准之前,可以参加组织生活137

支部大会通过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党员,在上级党委批准前,不能参加组织生活137

因故未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138

党员保留自己意见138

党员应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139

党员不得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139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140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原则141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141

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步骤142

党员评议的格次143

不合格党员143

预备党员参加民主评议144

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45

党员必须承认和自觉遵守执行党的纲领和章程145

党员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145

党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46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48

党员应当发扬党的优良作风149

党员应当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而奋斗150

党员应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52

党员应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153

新的历史时期对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15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保持先进性,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156

党员应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58

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59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0

机关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1

事业单位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2

街道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2

在“窗口行业”工作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3

企业下岗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4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5

学校、科研单位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66

党员应处理好本职工作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系167

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起表率作用168

党员外出期间应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70

党员应正确处理带头致富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关系170

共产党员必须牢记和实践“两个务必”171

共产党员要切实做到“两个务必”172

党内表彰的种类174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174

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基本条件174

优秀党委书记的条件175

八、流动党员和党员组织关系176

党员组织关系及确定党员的组织关系176

党员需要开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176

党员需要开写党员证明信177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修订式样177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178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联178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填写使用179

《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印制179

在全国范围相互直接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权限180

在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中有关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及对党员的要求180

复转军人党员转递组织关系181

加强待安置退伍军人党员的管理工作182

大中专毕业生党员转递组织关系183

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转递组织关系183

援外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184

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184

党员丢失组织关系或党员证明信的处理185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过期的处理185

党员超过规定期限未接转组织关系的处理185

党员不辞而别的处理186

流动党员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联系的方式186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187

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187

流动中的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187

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187

流动党员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188

可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188

不能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189

《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修订式样189

《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填写使用191

《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印制192

对工作调动中只有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档案中没有《入党志愿书》等入党材料的党员的处理192

九、党员的党费和党籍党龄194

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194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194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交纳党费194

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交纳党费195

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交纳党费195

农民党员交纳党费195

确有困难的党员交纳党费195

预备党员交纳党费195

持《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党员交纳党费196

党员工资收入发生变化后党费的交纳196

党员自愿多交党费196

对党员交纳党费的有关要求196

党费的上缴197

党费使用和下拨197

党费管理198

党费留存198

党费的有关规定要求199

党员党龄的计算199

特殊情况下,党员党龄的计算200

党籍201

共青团员入党后保留团籍问题201

保留团籍的党员应注意的问题202

十、党的纪律203

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203

党员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204

党员要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204

党员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205

党员必须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205

党员应该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206

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要注意影响207

党员不允许搞结盟活动208

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210

对党员纪律处分的种类210

对犯错误党员免于党纪处分的批准权限211

受警告处分的党员所受限制211

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所受限制212

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所受限制212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所受限制213

撤职和免职的区别213

开除党籍和除名的区别213

对一个党员需要同时给予党内和行政处分时,应履行的手续213

党员受处分的时间算法214

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视情况决定能否继续担任党内职务214

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员,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时的执行办法214

留党察看处分215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不再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215

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的党员,支部大会在表决是否恢复党员权利时,本人的表决权215

受留党察看处分时间未满的党员,视情况决定能否提前恢复党员权利216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病故的处理216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表现不好的党籍处理216

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又违反了党的纪律,需要给予党纪处分217

党员受其他处分后改为留党察看处分,其处分时间的计算217

受党纪处分后的党员表现好,视情况决定能否取消处分217

支部大会讨论给予党员纪律处分时,党员本人的申辩218

单位被撤销的党员申诉案件的处理218

受党纪处分的党员的行政领导职务219

党员拒绝在处分决定上签字219

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越级上诉219

党员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需要等开除党籍才能逮捕、起诉、审判220

十一、党徽党旗221

党徽党旗221

党徽党旗的使用范围221

党旗的通用规格222

党旗党徽的制作222

十二、其他223

对农村党员进行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223

对农村党员进行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24

搞好对农村党员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的主要措施225

正确看待和把握召集农村党员开会是否付给报酬的问题226

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227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封建迷信活动228

共产党员不能参与宗族活动229

共产党员不能参加集体上访、闹事活动230

共产党员加入民主党派232

追认共产党员232

党内称呼232

党员领导干部233

共产党员逝世后在骨灰盒上覆盖党旗233

附录一235

中国共产党章程235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259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67

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305

附录二310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大事记310

二、历次全国代表大会320

党的一大320

党的二大320

党的三大321

党的四大322

党的五大323

党的六大324

党的七大328

党的八大331

党的九大335

党的十大337

党的十一大341

党的十二大345

党的十三大353

党的十四大359

党的十五大363

党的十六大367

党的十七大373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党章简介378

一大党纲378

二大党章379

三大党章380

四大党章380

五大党章380

六大党章381

七大党章381

八大党章382

九大党章383

十大党章383

十一大党章383

十二大党章384

十三大党章385

十四大党章385

十五大党章386

十六大党章386

十七大党章387

四、中国共产党各时期的入党誓词389

红军时期389

抗日战争时期389

解放战争时期389

建国初期389

十二大以后389

五、建党80年20件大事390

中国共产党成立390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390

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39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391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召开39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393

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393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94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395

党的八大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96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39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397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97

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98

邓小平南方谈话398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399

“一国两制”构想和香港、澳门的回归400

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400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40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401

六、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历次集体学习403

七、常用文体406

入党申请书406

入党志愿书406

请示407

述职报告407

证明信408

介绍信408

报告409

工作要点409

会议纪要410

会议记录410

党支部工作计划410

党支部工作总结411

规章制度411

典型材料412

决定412

决议413

总结413

通知414

公函415

规定415

处分决定416

再版后记417

修订说明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