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卫平,彭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6439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9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发展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1
第一章 新世纪中的发展中国家3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产生与发展3
一、“发展中国家”的定义3
二、发展中国家的产生与发展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与特征9
一、发展中国家的现状9
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10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构成与分类15
一、发展中国家的构成15
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16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21
一、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发展机遇21
二、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24
复习与思考27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28
第二章 新世纪中的发展经济学28
一、什么是发展经济学29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1
三、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逻辑34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与流派构成42
一、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与阶段划分42
二、发展经济学的流派60
三、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理论62
第三节 西方发展经济学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66
一、错位的价值取向与狭隘的利益动机67
二、薄弱的理论基础与庸俗的研究方法68
三、复杂的研究对象与丰富的发展实践69
第四节 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71
一、致力于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济学72
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发展73
复习与思考75
第一节 世界银行简单衡量指标的内容与局限76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76
第三章 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76
二、世界银行简单衡量指标的内容与局限80
第二节 多元指标的复杂衡量体系83
一、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84
二、阿德尔曼和莫里斯的社会 政治和经济变量85
第三节 简单的衡量指标体系87
复习与思考102
第二篇 经济发展的国内要素103
第四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105
第一节 资本形成的作用105
一、资本形成的含义105
二、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资本形成理论106
三、对资本形成问题的重新认识108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111
一、个人储蓄112
二、企业储蓄112
四、外国储蓄113
三、政府储蓄113
五、劳动积累114
六、对外贸易114
第三节 资本形成的方式115
一、农业剩余的转移115
二、政府融资119
三、企业积累126
四、金融方式127
第四节资本形成的效率132
复习与思考134
笫五章 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135
第一节 人口的过渡增长与抑制人口政策135
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136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141
三、发展单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147
第二节 就业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149
一、劳动力的充分利用问题149
二、发展中国家全面城乡就业战略151
一、乔根森模型152
第三节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152
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155
复习与思考159
第六章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160
第一节 人口的素质160
一、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160
二、人力资本理论162
三、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浪费与人才流失168
第二节 知识与发展169
一、知识的定义及其分类170
二、知识与发展的关系172
三、发展中国家缩小知识差距的对策措施175
第三节 教育与发展178
一、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178
二、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80
复习与思考187
第一节 熊彼特的主题189
第七章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189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主旨190
二、“新熊彼特”技术变迁理论的兴起192
第二节 创新过程的微观机制196
一、 传统理论196
二、知识、组织与学习199
第三节 创新的产业部门特征与宏观动态过程204
一、创新分类204
二、产业部门特定的创新205
三、创新需求拉动还是科技推动?207
第四节 国家创新系统210
一、创新研究“系统”范式的确立及其基本含义210
二、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214
复习与思考217
第八章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219
第一节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恶化的诸现象及其影响219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219
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诸现象221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24
第二节 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市场机制的局限228
一、资源与环境228
二、外部不经济性与市场失灵229
第三节 环境治理的对策与展望233
一、产权界定对环境保护的作用233
二、政府干预下的环境政策与评价234
三、环境与发展237
复习与思考239
第三篇 经济发展的国际条件241
第九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243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43
一、对外贸易的调节作用243
二、对外贸易的传导作用246
三、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248
一、比较优势252
第二节 比较优势与贸易条件252
二、新贸易理论254
三、贸易条件257
第三节 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261
一、贸易保护261
二、自由贸易269
复习与思考270
第一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272
第十章 国际金融与经济发展272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273
二、东亚金融危机274
三、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探讨278
四、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283
第二节 金融深化与金融压抑285
一、金融深化与金融压抑的概念285
二、金融深化与金融压抑理论分析287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实践与教训293
第三节 国际金融体制与国际金融秩序295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理想模式296
二、战后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297
三、战后国际货币秩序的发展与困境299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货币秩序的评说303
第四节 国际金融体制改革305
一、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修正305
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307
三、如何看待牙买加体系309
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问题311
复习与思考314
第十一章 外部资源与经济发展315
第一节 两缺口分析(Two-gap Approach)315
一、“两缺口分析”的基本模型316
二、“两缺口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318
三、“两缺口分析”的不足及补充319
第二节 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320
一、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321
二、证券投资323
第三节 发展援助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324
一、外援(发展援助)324
二、举借外债,弥补缺口328
三、发展中国家外债问题的解决331
复习与思考334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336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36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化337
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337
三、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338
四、金融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39
五、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340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341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341
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344
第三节 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346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相互依存346
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350
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依附地位353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355
第四节 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357
复习与思考360
第四篇 经济结构变迁与发展政策363
第十三章 农业的发展365
第一节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65
一、产品贡献366
二、市场贡献370
三、资本贡献371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转变与技术进步374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374
二、农业发展阶段与发展道路375
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绿色革命383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农业发展387
一、土地改革的目标、形式与意义388
二、土地改革与规模经济390
第四节政府的农业政策391
一、价格政策392
二、投资政策394
三、信贷政策395
四、研究、推广与教育396
复习与思考398
第十四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400
第一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400
一、工业化的含义与衡量指标401
二、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404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409
一、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410
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416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422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422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424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及其治理427
复习与思考434
第十五章 制度、政府的作用与经济发展435
第一节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35
一、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变化435
二、围绕“东亚奇迹”的有关争论440
第二节 政府强度与经济发展445
一、政府强度445
二、政府的“经济”功能447
三、政府的其他重要功能452
四、政府作用的弱化458
第三节 政府质量与经济发展460
一、政府理性460
二、政府效率464
三、政府自律性465
复习与思考468
第十六章 收入分配与消除贫困469
第一节 平等与效率——艰难的抉择469
一、平等与效率470
二、规模收入分配与功能收入分配471
三、洛伦茨曲线与吉尼系数472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与绝对贫困化479
一、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480
二、发展中国家的绝对贫困483
第三节 向贫困宣战——消除贫困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安排486
一、库兹涅茨假说及其检验486
二、消除贫困的政策安排489
三、成果辉煌的中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492
复习与思考496
第十七章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政策497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财政的作用497
一、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497
二、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优化500
三、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效应502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04
一、金融与经济发展504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07
三、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509
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于经济的影响512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与改革515
一、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施与改革515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政策的目标与工具519
三、发展中国家货币金政策的调整与改革524
四、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525
复习与思考529
第十八章 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530
第一节 经济转轨的一般分析531
一、经济转轨的概念与转轨国家的界定531
二、经济转轨方式的选择532
三、经济转轨进程的不平衡发展536
第二节 经济转轨中的市场化进程分析541
一、所有制与国有企业改革541
二、市场体系建设546
三、宏观调控体系建设550
四、社会保障体制重建553
第三节 经济转轨的绩效评估556
一、市场制度建设556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后果560
复习与思考563
第十九章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564
第一节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成就与局限564
一、经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566
二、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569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571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571
二、新增长理论的借鉴573
三、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研究577
四、新国际贸易理论与经济发展578
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努力580
阅读参考书目583
后记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