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习型城市与城市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习型城市与城市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203743.jpg)
- 时龙,蔡宝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760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终生教育-研究-中国;城市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习型城市与城市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习型社会:从国际思潮到中国的选择1
第一节 教育居于社会发展中心的理论1
一、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思想催生学习型社会1
二、学习型社会从理论到社会共识6
三、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含义和特征9
第二节 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学习型社会12
一、学习型社会是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竞争的必然产物12
二、学习型社会是科学技术高新化促进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13
三、学习型社会是信息化引领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4
第三节 学习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16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16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17
三、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应对国际竞争中的机遇和挑战19
四、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0
第二章 学习型城市: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22
第一节 不可阻挡的城市化发展趋势22
一、国际社会城市化的基本状况22
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4
第二节 文化教育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26
一、产业结构状况影响城市化内涵与水平26
二、知识经济和文化教育推进第二次城市化28
三、从北京公众需求看文化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29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多种类型和属性34
一、城市的自然属性分类35
二、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设想36
三、新中国城市建设范式简述39
四、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42
第四节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学习型城市44
一、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城市44
二、对学习型城市的内涵界定48
三、对学习型城市内涵界定的表述51
第三章 城市素质:学习型城市的基本要求53
第一节 知识经济是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条件和物质保障53
一、知识经济及全球化趋势使学习型城市从概念走向实践54
二、学习和创新是构建学习型城市的主题词55
三、我国部分城市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回应57
第二节 城市文化是学习型城市的精神动力和发展环境60
一、全面认识城市文化在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60
二、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学习型城市的品质和发展61
三、对城市文化建设途径的思考63
第三节 城市人口是学习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和受惠者66
一、人力资源是建设学习型城市最宝贵的资源66
二、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工程68
第四节 城市教育是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工程70
一、教育与学习是提高城市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条件70
二、教育在城市化进程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社会作用72
三、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是学习型城市形成的必要前提74
第四章 城市教育:奠定学习型城市的基础76
第一节 城市教育的基本特征76
一、城市教育布局具有集中性77
二、城市教育水平具有先进性78
三、城市教育结构具有复杂性79
四、城市教育功能具有辐射性80
五、城市教育实施具有系统性81
第二节 城市教育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81
一、教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82
二、加快教育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83
第三节 城市教育改革历程85
一、城市教育得到恢复调整86
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提出86
三、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与扩展87
四、十五大以后的城市教育综合改革89
第四节 学习型城市对城市教育的要求90
一、学习型城市的基础条件91
二、学习型城市在教育上的特征92
三、学习型城市对城市教育的挑战94
第五章 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城市的教育系统98
第一节 发挥基础教育在学习型城市中的奠基作用98
一、在学习型城市中基础教育的定位98
二、城市基础教育发展背景及现状99
三、发展城市基础教育的基本思路102
第二节 城市职业教育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中坚力量104
一、职业教育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105
二、职业教育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所承担的任务107
三、城市职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109
第三节 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高端地位111
一、高等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12
二、学习型城市中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114
第四节 重视成人教育在学习型城市中的主体作用118
一、成人教育在学习型城市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118
二、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建议121
第六章 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城市的经济活力123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基本理论123
一、学习型组织的定义124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框架和要素125
第二节 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历程127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企业127
二、国外学习型企业的兴起128
三、中国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本状况129
第三节 学习型企业的关键是适应变革和提高竞争力132
一、创建学习型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变革的必然选择132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33
三、创建学习型企业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134
四、创建学习型企业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重塑或提升137
第四节 推进以教育与培训为重点的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138
一、企业管理者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主体和原动力138
二、政府引导、行业推动和专家指导是创建学习型企业实践的强大支持139
三、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培训系统139
四、认识学习型企业创建中存在的问题141
第七章 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的基本构架144
第一节 学习型社区的提出与兴起144
一、一种新型的社区概念144
二、学习型社区的兴起与发展146
三、全面认识和理解学习型社区147
第二节 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思路与策略148
一、社区工作体现终身学习理念148
二、通过体制创新加强和改善领导149
三、开展以成人教育为主的社区教育151
第三节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学习型个人154
一、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标准155
二、学习型家庭的创建157
三、培育学习型个人159
第八章 社会群体: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广阔空间163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中的人才信息163
一、北京市劳动力资源及市场供求状况163
二、北京市劳动力市场折射对教育培训的需求165
三、学习型城市要注重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168
第二节 城市流动人口的文化教育170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呈现增长快速、就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居住集中于城近郊区的态势171
二、对流动人口管理是北京城市管理中的难点173
三、对流动人口的文化教育工作是建设学习化社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174
四、构建首都流动人口的文化教育工作的理论探讨176
五、为流动人口服务的首都社会教育培训网络的构想177
第三节 不容忽视的农村成人教育179
一、北京市农村成人教育的基本现状179
二、农村群众的教育和文化需求状况181
三、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183
第九章 国内比较:学习型城市的起步与尝试186
第一节 建设学习型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186
一、众多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议186
二、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的三个典型模式188
第二节 各地区对学习型城市理论的理解190
一、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191
二、建设学习型城市意义的认识191
三、建设学习型城市目标的规划193
四、建设学习型城市任务的理解194
第三节 各地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具体对策196
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196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198
三、健全运行机制,创设工作载体200
四、建立保障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203
五、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5
第十章 国内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启示207
第一节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政策实施和法律保障207
一、美国法案对教育发展的作用207
二、欧盟关于终身学习的报告书209
三、日本的政府行为与政策推动213
四、韩国的教育改革方案216
五、澳大利亚法律法规保障217
第二节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管理实践和效果评价219
一、实用多样的美国方式219
二、欧盟的社会基金和行动计划222
三、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226
四、韩国促进非正规教育229
五、日本的社会教育231
第十一章 指标体系:学习型城市的基本尺度235
第一节 建立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235
一、建立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235
二、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制订应充分考虑当代城市发展和竞争的特点237
第二节 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与要求239
一、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特征239
二、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241
第三节 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44
一、学习型城市的教育发展指标245
二、学习型组织发展的衡量指标247
三、学习型城市的科技发展指标248
四、学习型城市经济方面的发展指标250
五、社会信息化指数252
六、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指数253
七、城市知识竞争力与全球化市场指数253
八、学习型城市公共教育设施建设指标254
九、社会公平指标254
十、学习型城市指标评估体系256
第四节 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参照性和动态性258
一、指标体系的等级划分和其相对意义258
二、指标体系理论的国际化发展及其借鉴260
三、对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建设的展望261
第十二章 学习与教育:新世纪城市发展的动力265
第一节 新世纪社会发展与学习型城市构建265
一、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背景介绍265
二、新世纪社会发展与我们的选择267
三、新世纪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义268
第二节 新世纪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目标270
一、关于学习型城市创建目标的初步探索271
二、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目标271
第三节 新世纪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途径273
一、推动学校教育改革273
二、建立开放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和信息平台275
三、建立学习型组织276
四、创建学习型社区278
第四节 新世纪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策略279
一、强化政府在学习型城市创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79
二、突出持续创新的创建主题280
三、健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法规280
四、形成学习型城市的良性运行机制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