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
  • 甘永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1304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形状和位置误差检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外文字母基本符号表1

常用测量符号表2

第一章 概论3

一、零件几何要素、形位公差带和公差原则3

(一)零件几何要素3

(二)形位公差带4

(三)公差原则5

二、形位误差及其评定7

(一)形状误差及其评定7

(二)定向误差及其评定9

(三)定位误差及其评定10

(四)跳动及其评定11

三、基准的建立和体现12

(一)基准和三基面体系12

(二)基准的建立14

(三)基准的体现17

四、形位误差检测基础20

(一)检测对象21

(二)检测条件22

(三)检测方法23

(四)测量基准24

(五)检测精度25

第二章 直线度和平面度误差的测量27

一、直线度误差测量27

(一)直线度公差带和直线度误差的概念27

(二)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28

(三)给定平面内和给定方向的直线度误差测量31

(四)消差法测量直线度误差42

(五)给定平面内和给定方向的直线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45

(六)任意方向的直线度误差测量47

(七)任意方向的直线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49

二、平面度误差测量52

(一)平面度公差带和平面度误差的概念52

(二)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53

(三)测量平面度误差时的布点形式55

(四)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法58

(五)平面度误差测量数据处理63

(二)圆度误差的评定方法73

(一)圆度公差带和圆度误差的概念73

一、圆度误差测量73

第三章 圆度、圆柱度和球度误差的测量73

(三)圆度误差的半径变化量测量法77

(四)圆度误差的两点、三点测量法86

(五)圆度误差的直角坐标测量法93

(六)圆度误差的影像测量法94

二、圆柱度误差测量95

(一)圆柱度公差带和圆柱度误差的概念95

(二)圆柱度误差的评定方法95

(三)圆柱度误差的半径变化量测量法97

(五)圆柱度误差的分解测量法101

(四)圆柱度误差的三点测量法101

三、球度误差测量102

(一)球度公差带和球度误差的概念102

(二)球度误差的评定方法103

(三)球度误差的测量方法106

第四章 定向误差的测量109

一、定向公差带和定向误差的概念109

二、定向误差的评定方法109

(二)垂直度定向最小区域判别法110

(一)平行度定向最小区域判别法110

(三)倾斜度定向最小区域判别法112

三、平行度误差测量113

(一)面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113

(二)线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119

(三)面对线平行度误差测量121

(四)线对线平行度误差测量123

四、垂直度误差测量127

(一)面对面垂直度误差测量127

(二)线对面垂直度误差测量131

(三)面对线垂直度误差测量133

(四)线对线垂直度误差测量133

五、倾斜度误差测量134

(一)面对面倾斜度误差测量135

(二)线对面倾斜度误差测量136

(三)面对线倾斜度误差测量137

(四)线对线倾斜度误差测量138

(二)同轴度误差的评定方法141

(一)同轴度公差带和同轴度误差的概念141

一、同轴度误差测量141

第五章 同轴度误差和跳动的测量141

(三)坐标法测量同轴度误差142

(四)简易坐标测量法测量同轴度误差146

(五)对径双测头测量法测量同轴度误差148

(六)影像法测量同轴度误差149

(七)光轴法测量同轴度误差150

(八)壁厚差法测量同轴度误差152

(一)跳动测量的特点和分类153

二、跳动测量153

(二)跳动测量中的轴向定位154

(三)径向跳动测量155

(四)端面跳动测量157

(五)斜向圆跳动测量158

(六)跳动测量的应用159

第六章 对称度误差的测量162

一、对称度公差带和对称度误差的概念162

二、对称度误差的评定方法163

(一)面对面和线对面的对称度定位最小区域判别法163

(二)面对线和线对线的对称度定位最小区域判别法164

(一)在坐标测量仪器上测量165

三、面对面的对称度误差测量165

(二)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170

(三)打表法测量173

四、线对面的对称度误差测量175

五、面对线的对称度误差测量177

六、线对线的对称度误差测量180

一、位置度公差带的概念和位置度误差的评定182

(一)位置度公差带的概念182

第七章 位置度误差的测量182

(二)位置度误差的评定186

二、单个要素位置度误差的测量188

(一)点的位置度误差测量188

(二)线的位置度误差测量189

(三)面的位置度误差测量189

三、矩形布置孔组位置度误差的测量190

(一)采用重叠位置度公差注法时的测量190

(二)采用位置度公差与定位尺寸公差组合注法时的测量192

四、圆周布置孔组位置度误差的测量203

(三)采用复合位置度公差注法时的测量203

(一)采用重叠位置度公差注法时的测量204

(二)采用位置度公差与定位尺寸公差组合注法时的测量207

(三)采用复合位置度公差注法时的测量208

第八章 定向、定位误差三坐标测量中的数学分析与轮廓度误差的测量209

一、定向、定位误差三坐标测量中的数学分析209

(一)几何要素的三坐标测量209

(二)三坐标测量中工件坐标系的建立210

(三)定向误差三坐标测量中的数学分析214

(四)定位误差三坐标测量中的数学分析221

(一)轮廓度公差带和轮廓度误差的概念225

二、轮廓度误差测量225

(二)轮廓度误差的评定方法227

(三)线轮廓度误差测量229

(四)面轮廓度误差测量237

第九章 位置量规及其应用242

一、位置量规的作用和分类242

二、位置量规的设计原理242

(一)位置量规工作部分的组成242

(三)位置量规定位部分的形状和定形尺寸的确定243

(二)位置量规测量部分的形状和定形尺寸的确定243

(四)位置量规测量部分相对于定位部分的位置245

(五)位置量规导向部分的形状和定形尺寸的确定246

三、位置量规公差和工作部分极限尺寸的确定247

(一)位置量规测量部分定形尺寸公差带和极限尺寸的确定247

(二)位置量规定位部分定形尺寸公差带和极限尺寸的确定248

(三)位置量规导向部分定形尺寸公差带和极限尺寸的确定249

(四)位置量规工作部分磨损极限尺寸的计算251

(五)位置量规公差的数值252

(一)平行度量规254

四、位置量规设计计算示例254

(二)垂直度量规256

(三)倾斜度量规258

(四)同轴度量规259

(五)对称度量规260

(六)位置度量规261

(七)复合位置度量规263

参考文献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