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乡村走向世界:南庄镇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乡村走向世界:南庄镇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114205.jpg)
- 常路,符正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6043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乡镇-陶瓷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佛山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乡村走向世界:南庄镇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子:本书关注的问题1
导论1
一、沧海桑田话南庄1
二、南庄镇案例的代表性4
三、“专业镇”研究的理论评述9
(一)专业镇发展的相关理论9
(二)专业镇的基本概念17
四、案例研究的资料与来源说明21
(一)访谈记录21
(二)统计数据22
(三)二手资料22
第一章 走进南庄镇26
一、南庄的地理、建制与资源26
二、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30
(一)政策环境30
(二)市场环境32
(三)技术环境33
(四)组织环境35
(五)创业环境37
(六)小结39
第二章 创业篇:农民冲进建陶业42
一、南庄爱上“印钞机”42
(一)石湾瓦,甲天下42
(二)周棣华“盗火”45
(三)印钞票的压砖机50
二、近水楼台先得月51
(一)建陶业的三个技术壁垒51
(二)一次孵化,从师石湾的模仿过程53
(三)二次孵化,南庄内部的复制过程62
三、南庄专业镇的生成机制分析68
(一)临界前的模仿机制68
(二)集群生成的临界72
(三)临界后的网络效应74
四、创业过程中的信任与合作77
(一)企业家还是村支书?77
(二)政府的企业还是企业的政府?81
(三)小结83
第三章 发展篇:人人都来做老板86
一、佛山建陶的双子星87
(一)佛陶集团的光辉岁月87
(二)南庄陶瓷的集群战法92
(三)佛陶劣势与南庄优势97
二、在转制中的浴火重生108
(一)南庄转制的外部背景108
(二)南庄转制的内因111
(三)南庄集体企业转制的过程115
(四)南庄转制的影响与启示120
三、佛陶集团衰落与南庄改制的深层原因124
(一)“白色恐怖”的困惑125
(二)“白色恐怖”是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必然选择126
(三)“白色恐怖”是陶瓷装备制造业成熟的必然结果128
(四)“白色恐怖”是佛山陶瓷竞争力自我增强的体现129
(五)需求条件对低成本战略的影响130
(六)小结:民营经济的成长与公有经济的退出134
第四章 成长篇:企业与企业家138
一、南庄建陶集群核心企业的成长140
(一)新中源的资本意志140
(二)新明珠的品牌之道143
(三)金舵陶瓷的专注之情147
二、佛山陶瓷集群配套企业的发展149
(一)压机领跑者—力泰149
(二)陶机全能手—科达150
(三)釉料之王—大鸿152
(四)窑炉专家—中窑153
三、行业内其他典型企业与机构154
(一)外墙砖—溶洲二厂154
(二)内墙砖—上元建陶155
(三)仿古砖—马可波罗155
(四)卫浴品牌—东鹏洁具156
(五)国际化先锋—鹰牌控股156
(六)科研企业—佛陶所157
(七)媒体权威—陶城报158
四、建陶时代的弄潮儿159
(一)村官企业家162
(二)转制企业家164
(三)下海企业家167
(四)老板企业家169
(五)外来创业者172
(六)小结:企业集群成长的创业机制174
第五章 南庄技术能力的学习过程180
一、专业镇的技术学习与吸收能力180
(一)集群技术能力的来源180
(二)外部知识与吸收能力182
(三)集群的潜在与实际吸收能力183
二、南庄的发展历程与专业镇的吸收能力184
(一)集群形成阶段的吸收能力185
(二)集群发展阶段的吸收能力186
(三)集群成熟阶段的吸收能力190
(四)小结192
三、提升专业镇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议196
(一)集群企业的政策196
(二)中介机构和公共部门的政策197
(三)政府部门的政策198
第六章 专业镇内的知识外溢与扩散201
一、知识外溢与专业镇竞争力201
(一)集群知识特征及其外溢201
(二)集群知识外溢的途径203
二、南庄陶瓷知识外溢的途径分析205
(一)集群形成阶段的知识外溢205
(二)集群发展阶段的知识外溢210
(三)集群成熟阶段的知识外溢216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220
(一)案例结论220
(二)政策含义222
第七章 企业集群的创新困境与制度安排226
一、集群企业创新的困境226
(一)专业镇内的竞争与合作226
(二)创新需求与创新困境227
二、集群企业的维权困境233
(一)专利的强保护方式与弱保护方式233
(二)司法保护的成本与效率236
(三)专利保护与模仿侵权的博弈237
三、一场没有胜利者的官司243
(一)缘起:家贼难防244
(二)官司:一波三折245
(三)结局:心力憔悴249
四、集群升级需求与制度创新251
(一)制度建设与集群内的信任合作251
(二)集群层面的集体行动252
(三)企业层面的联合行动253
第八章 治理篇:南庄升级的三板斧260
一、陶瓷行业协会的治理262
(一)集群行业协会的功能262
(二)南庄陶瓷行业协会的发展历史265
(三)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影响分析271
(四)政策建议279
二、技术创新中心与“产学研”功能288
(一)集群创新中心的功能288
(二)创新中心的治理机制290
(三)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的运作291
(四)研发中心对企业的影响分析295
(五)政策建议304
三、华夏陶瓷博览城与贸易服务305
(一)专业镇发展与会展经济305
(二)南庄的国际化梦想与华夏陶瓷博览城310
(三)陶业展会集群初现314
第九章 政策篇:专业镇创新能力的构建318
一、广东省专业镇创新试点回顾318
(一)广东专业镇实施技术创新试点背景318
(二)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内容319
(三)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实行的主要做法321
二、广东省专业镇发展政策解读330
(一)调整方向与目标331
(二)实施内容332
(三)分析与建议337
三、专业镇自主创新机制与创造力342
(一)专业镇面临的挑战342
(二)专业镇自主创新:内涵与机制342
(三)从集群制造到集群创造346
(四)集群创新的集体性质与集群政策348
第十章 区域篇:佛山建陶业的全面崛起350
一、佛山陶瓷的产品技术历史351
(一)建陶产品结构351
(二)产品发展历史352
(三)建陶生产流程356
(四)陶瓷技术来源361
二、相关与支援产业日臻成熟362
(一)原料制造设备发展状况362
(二)成型制造设备发展状况363
(三)施釉及印花技术进步情况364
(四)烧成设备发展状况364
(五)瓷砖抛光设备情况365
(六)色釉料业发展情况367
三、佛山陶瓷生产技术装备发展的原因368
(一)技术装备业成长的基础368
(二)技术装备业生成的动力机制369
(三)上下游产业互动成长的动力机制369
(四)集群对上游产业的集聚效应370
(五)集群创新的网络效应与装备业发展370
第十一章 转移篇:产业扩张与产业转移371
一、泛佛山建陶圈的形成371
(一)石湾产区372
(二)南庄产区374
(三)南海各镇产区377
(四)其他佛山产区379
(五)佛山周边产区380
二、百亿资本挥师北伐383
(一)转移背景383
(二)转移原因387
(三)转移过程389
(四)转移模式与行动特征392
(五)转移的影响399
三、百花齐放的中国建陶业400
(一)山东产区—逐渐成熟的产业集群401
(二)福建产区—专业化经营创造竞争优势407
(三)华东产区—大企业各扛旗,高端品牌开路411
(四)夹江产区—资源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减缓414
(五)新兴产区—全面开花,有待发展416
第十二章 国际篇:陶瓷产业集群的“三国演义”417
一、意大利萨索洛陶瓷集群417
(一)萨索洛的历史及企业演化417
(二)萨索洛装备制造业的起源及升级421
(三)营销与市场策略425
(四)集群的支持机构427
(五)集群的治理429
(六)优势和挑战430
二、西班牙卡斯特隆陶瓷产业集群431
(一)卡斯特隆的产业历史及企业演化431
(二)卡斯特隆色釉料业的起源及升级433
(三)营销与市场策略436
(四)集群的支持机构440
(五)集群的治理443
(六)优势与挑战444
三、中国佛山陶瓷产业集群444
(一)佛山建陶的产业历史及企业演化444
(二)佛山陶瓷装备制造业的起源及升级448
(三)营销及市场策略452
(四)集群的支持机构455
(五)集群的治理458
(六)优势与挑战459
终篇: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460
一、南庄30年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462
(一)南庄专业镇是怎样发展的?462
(二)为什么是南庄?465
(三)为什么是专业镇?469
(四)南庄30年再回首470
三、南庄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产业未来473
(一)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473
(二)产业转移与总部经济474
(三)供应链的保存与信任的再聚合475
(四)演化路径一:向创新型集群发展476
(五)演化路径二:向大企业集团演化477
(六)演化路径三:专业镇产业再创业478
后记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