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印刷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印刷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088386.jpg)
- 姚海根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6048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印刷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字印刷基础1
1.1 有关数字印刷的基本概念1
1.1.1 数字印刷定义1
1.1.2 信息时代的印刷3
1.1.3 发展中的数字印刷4
1.2 数字印前技术对数字印刷的推动作用5
1.2.1 页面描述语言的贡献5
1.2.2 数字图像处理与数字印刷的关系8
1.2.3 数字印前技术是数字印刷的直接推动者10
1.2.4 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发展是产生数字印刷技术的先决条件12
1.2.5 网络技术解决了数字印刷大容量文件的“运输”问题14
1.3 数字印刷的实现16
1.3.1 技术与市场准备16
1.3.2 数字印刷解决方案评估18
第二章 原稿数字化与数字图像21
2.1 原稿的数字表示21
2.1.1 从二值图像谈起21
2.1.2 灰度图像22
2.1.3 彩色图像25
2.2 数字图像的来源27
2.2.1 原稿的扫描输入27
2.2.2 数码照相机30
2.2.3 PhotoCD光盘33
2.3 数字图像构成要素与参数调整37
2.3.1 图像模式37
2.3.2 图像的模式变换40
2.3.3 图像的参数调整43
2.4 分辨率与图像质量的关系46
2.4.1 灰度取值范围与相对灰度级差46
2.4.2 层次与色调分辨率47
2.4.3 空间分辨率与图像客观质量48
2.4.4 颜色渐变与色调分辨率的关系49
第三章 图形与文字输出52
3.1 图形在光栅设备上的扫描转换52
3.1.1 图形输出与图像输出的区别52
3.1.2 图形输出的栅格化规则53
3.1.3 笔划的微小调整54
3.1.4 图形输出执行流程和扫描转换55
3.2 计算机文字处理及字体分类55
3.2.1 关于文字和文字处理56
3.2.2 点阵字形57
3.2.3 矢量字形技术57
3.2.4 曲线字形技术58
3.3 字体曲线轮廓描述的数学基础58
3.3.1 贝济埃曲线58
3.3.2 贝济埃曲线的几何特点59
3.3.3 贝济埃曲线的性质61
3.3.4 B样条曲线61
3.4 Type 1字体63
3.4.1 Type 1字体结构与字形设计63
3.4.2 Type 1字体编码与控制信息技术65
3.5 TrueType字体66
3.5.1 关于TrueType字体66
3.5.2 TrueType的控制信息技术68
第四章 数字印刷文件格式71
4.1 TIFF格式71
4.1.1 格式简介71
4.1.2 格式特点72
4.2 JPEG格式73
4.2.1 概述73
4.2.2 运行方式与Baseline系统74
4.2.3 基于DCT的编码步骤75
4.2.4 其他编码运行方式78
4.2.5 用途与使用要点81
4.3 EPS格式82
4.3.1 格式简述与用途82
4.3.2 EPS格式操作注意事项84
4.4 GIF格式84
4.4.1 格式简介与用途84
4.4.2 GIF89a的特点和用途85
4.5 PDF格式86
4.5.1 格式简介86
4.5.2 新版本的主要优点87
4.5.3 高端用户如何使用PDF功能88
第五章 颜色管理90
5.1 颜色系统90
5.1.1 关于系统性彩色复制的回顾90
5.1.2 系统工程原理与应用91
5.2 国际颜色联盟ICC93
5.2.1 网络与神圣的追求93
5.2.2 ICC的发展历史94
5.2.3 ICC存在的主要问题95
5.3 ICC样本文件96
5.3.1 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96
5.3.2 ICC及其样本文件格式97
5.4 颜色管理系统99
5.4.1 输入设备颜色特征描述99
5.4.2 打样设备ICC样本文件100
5.4.3 显示器特征化101
5.4.4 颜色管理系统102
5.4.5 色域映射103
5.4.6 颜色管理不是万能的104
5.4.7 颜色管理的未来105
第六章 数字图像的加网输出107
6.1 多值复制与二值复制107
6.1.1 多值复制107
6.1.2 二值复制108
6.2 半色调技术108
6.2.1 连续调与半色调108
6.2.2 半色调技术109
6.2.3 半色调单元与网点形状110
6.2.4 图像分辨率与输出分辨率112
6.2.5 正确处理加网线数与半色调单元大小的关系113
6.3 低分辨率打印机改善复制质量的措施116
6.3.1 调频网点116
6.3.2 数字印刷提高图像细节的途径117
6.3.3 数字硬拷贝设备的色彩表达范围118
6.4 其他加网技术119
6.4.1 模式抖动120
6.4.2 误差扩散抖动122
第七章 静电数字印刷124
7.1 电子束复制技术124
7.2 电子照相复制技术125
7.2.1 概况125
7.2.2 电子照相126
7.2.3 充、放电过程与写黑/写白系统127
7.2.4 电子照相复制原理128
7.2.5 成像过程129
7.2.6 激光器及其光路131
7.2.7 控制系统133
7.2.8 静电印刷主要技术参数134
7.2.9 视频激光打印机与通用激光打印机136
7.3 典型电子照相数字印刷机介绍137
7.3.1 佳能彩色数字印刷机典型结构137
7.3.2 IBM数字印刷机140
7.3.3 Indigo数字印刷机142
7.3.4 施乐数字印刷机145
第八章 喷墨数字印刷149
8.1 喷墨印刷与喷墨印刷油墨149
8.2 连续式喷墨印刷150
8.2.1 连续式喷墨技术150
8.2.2 连续阵列喷墨印刷153
8.2.3 连续区域阶调可变喷墨印刷155
8.3 随机式喷墨复制技术155
8.3.1 复制技术特点155
8.3.2 气泡喷墨印刷技术156
8.3.3 压电式喷墨复制技术158
8.3.4 相变型喷墨复制技术159
8.4 喷墨印刷设备160
8.4.1 喷墨打印机分类160
8.4.2 喷墨打印机的主要特征及适用范围160
8.5 EPSON STYLUS Pro 7000喷墨打印机161
8.5.1 STYLUS Pro 7000喷墨打印机简介161
8.5.2 打印机规格163
8.5.3 控制面板166
8.5.4 方式选择设置168
8.5.5 打印纸张控制170
第九章 直接制版与在机直接成像172
9.1 CTP技术172
9.2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173
9.2.1 概述173
9.2.2 CTP技术的实现175
9.2.3 CTP流程面对的挑战和问题181
9.2.4 CTP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83
9.2.5 CTP在短期内如何改变印刷作业184
9.2.6 需要深入研究的相关技术和问题185
9.3 CTP版材186
9.3.1 光敏版材186
9.3.2 热敏CTP版材与成像技术189
9.4 在机直接成像技术191
9.4.1 关于直接成像印刷191
9.4.2 成像技术与工艺过程192
9.4.3 直接成像印刷技术的特点193
9.4.4 适用范围与局限性194
第十章 PDF工作流程195
10.1 PDF版本与通用特点195
10.1.1 PDF第二版1.1简介195
10.1.2 PDF第三版1.2简介196
10.1.3 PDF的通用特点196
10.1.4 PDF版本号199
10.2 PDF技术概要200
10.2.1 PDF技术的产生背景与用途200
10.2.2 PDF的整体概念201
10.3 PDF生产环境典型解决方案201
10.3.1 核心概念202
10.3.2 按步就班的PDF工作流程203
10.4 由PDF引发的挑战和问题204
10.5 PDF技术的主要市场和应用领域206
10.6 PDF的技术细节及其未来208
10.6.1 PDF的技术细节208
10.6.2 PDF的未来210
第十一章 可变数据印刷212
11.1 可变数据印刷的应用领域212
11.1.1 可变数据印刷内容的扩展212
11.1.2 印刷品可变内容设计213
11.1.3 可变数据印刷的未来市场215
11.2 智能可变数据印刷技术VIPP216
11.2.1 VIPP技术216
11.2.2 VIPP的使用范围217
11.2.3 Native模式218
11.2.4 Line模式220
11.3 VIPP应用224
11.3.1 VIPP与PostScript的关系224
11.3.2 作业描述传票225
11.4 VIPP表式228
11.4.1 表式的建立228
11.4.2 其他与表式有关的问题231
11.5 段、打印机介质控制字节处理与图像233
11.5.1 段233
11.5.2 打印机介质控制字节处理234
11.5.3 图像236
11.6 VIPP对特殊问题的处理237
11.6.1 双面印刷、背面表式、循环复制与介质设置237
11.6.2 记录处理239
11.6.3 条件处理242
11.6.4 数据库模式243
11.6.5 多页印刷245
第十二章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247
12.1 印刷品与印刷质量247
12.1.1 印刷品247
12.1.2 印刷质量248
12.2 彩色复制与质量检验249
12.2.1 墨层厚度250
12.2.2 网点扩大与几何变形250
12.2.3 网点尺寸与形状改变的观察253
12.2.4 网点扩大与印刷特性256
12.3 UGRA/FOGRA制订的PostScript测控条257
12.3.1 关于UGRA/FOGRA PostScript测控条257
12.3.2 UGRA/FOGRA PostScript测控条功能块258
12.3.3 UGRA/FOGRA PostScript测控条的使用环境262
12.3.4 在不同应用程序中使用UGRA/FOGRA PostScript测控条263
12.3.5 PostScript测控条的输出265
12.3.6 PostScript测控条的调频加网输出268
12.4 UGRA/FOGRA数字印刷测控条269
12.4.1 UGRA/FOGRA数字印刷测控条结构270
12.4.2 数字印刷测控条与操作系统272
12.4.3 在不同应用软件中使用数字印刷测控条274
12.4.4 数字印刷测控条的加网和RIP输出274
12.4.5 制版、打样和印刷生产控制275
12.5 施乐黑白数字印刷质量控制方法277
12.6 数字喷墨印刷质量检验280
12.6.1 喷嘴检查281
12.6.2 打印头校准281
参考文献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