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根理论 知识行动论研究 第3卷 生活在原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根理论 知识行动论研究 第3卷 生活在原处](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1045516.jpg)
- 郭强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2620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社会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根理论 知识行动论研究 第3卷 生活在原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篇 等等我可以再来一次:社会扎根的现象学考究5
第十二章 舒茨张力:生活、行动与知识的内在关联5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构成社会行动场域的常识知识世界6
一、日常生活世界作为社会实在8
二、主体间性共同体的生活世界10
第二节 常识知识世界的社会行动16
一、日常生活世界对行动的意义16
二、行动是设计的过程:行动概念的说明18
三、计划、决定和行动的紧密关联21
四、行动与行动者共同指向社会化22
五、交往行动模式24
六、行动的预演:知识性的时间结构26
七、行动的意义及其理解27
第三节 行动在知识世界中进行29
一、知识特性与功能30
二、知识社会化38
三、知识与行动的相互指向43
第四节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51
一、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方法论53
二、舒茨理论的基本假设56
三、类型化与关联性的构想法59
四、加括号方法:自然态度悬置71
第五节 理论追问:舒茨张力与知识行动论73
一、舒茨张力的简单说明74
二、对舒茨理论的第一次追问81
三、对舒茨理论的第二次追问90
第十三章 不把理所当然作为理所当然:沿着舒茨道路想下去95
第一节 知识建构的行动性实在:伯格和卢克曼思想解读95
一、从现象学社会学到知识社会学:是视角上的转变吗96
二、知识、行动与实在:循环社会建构论的主要思想102
三、超范围经营:伯格和卢克曼所建构的宏观知识社会学142
第二节 本土方法论:不把理所当然视作理所当然148
一、加芬克尔、帕森斯与舒茨:越理越乱的师生关系149
二、行动论:同舒茨与帕森斯的行动论关联170
三、本土方法论无差异:如何实现不可豁免的自我反思192
第六篇 哈耶克陷阱:扮演玩弄知识惨剧的角色201
第十四章 知识·行动·规则201
第一节 有知和无知的张力:哈耶克知识观的内容结构201
一、哈耶克知识观的内容结构201
二、哈耶克知识观形成的阶段202
三、哈耶克知识观研究主题确立的意义203
第二节 无知观204
一、无知的意义204
二、无知的理解210
三、无知的内容215
四、无知:主张个人自由的依据218
五、应对无知的制度化策略224
六、无知的主体225
第三节 知识观226
一、理解知识226
二、知识特征233
三、知识过程235
四、知识类别与知识结构250
第十五章 行动·知识·规则267
第一节 行动的意义267
一、哈耶克命题的转换267
二、行动的构成269
三、行动效益276
第二节 知识与行动278
一、知识的行动性来源278
二、获得知识的行动性过程281
三、知识与行动的结构性构成284
四、知识组合:一种获得行动机会的过程289
五、组织存在的知识要求292
六、知识、文化与行动294
第三节 行动与知识298
一、行动的知识性基础298
二、行动的知识结构306
三、基于知识的行动自由319
四、知识与行动:基本结论321
第十六章 规则·行动·知识323
第一节 秩序论323
一、自发秩序324
二、扩展秩序339
三、行动秩序344
第二节 行动规则论349
一、规则概念350
二、规则功能351
三、规则性质:规则同秩序在性质上并不对应354
四、规则结构:行为规则的层级355
五、规则改进:批判355
六、规则类型357
七、正当行动规则364
八、行动规则的选择原则368
第三节 知识行动规则论369
一、规则即知识化行动370
二、行动即规则性知识375
三、知识即行动化规则379
四、核心结论:二项基本原则382
第七篇 中性社会的知识形态:吉登斯理论的社会根思389
第十七章 知识行动者389
第一节 行动者的知识性特征:知识行动者389
一、结构化理论的逻辑起点390
二、行动者知识践行的因素394
三、知识行动者的意义397
第二节 行动者的分层模式399
一、行动反思性的知识化意义400
二、行动理性化的机制402
三、行动者动机激发的知识机制404
四、表征行动者知识的意识结构406
第三节 行动者的行动结果模式419
一、行动者的行动能动性419
二、意图行动的意外后果422
三、行动意外后果的情景426
第四节 行动者是“我”吗:行动者的社会定位430
一、“我”与行动者430
二、行动者与身体434
三、行动者的社会定位437
第十八章 行动知识化443
第一节 行动的知识性定义444
一、行动的道德义涵445
二、行动与动作446
三、行动与举止446
四、行动的定义447
第二节 行动的知识化本质450
一、能动性450
二、意图性453
三、合理化456
四、制约性461
第三节 行动类型:对互动的考察467
一、互动的类型468
二、互动的维度471
第四节 行动的场域:日常生活领域与社会体系领域477
一、日常生活领域的研究意义477
二、日常生活的知识化与制度化分析480
三、行动情境:行动的时空结构分析491
第十九章 知识行动化506
第一节 知识的行动性意义506
一、知识的基本特性506
二、共同(有)知识509
三、常识性知识的行动性514
第二节 行动的知识样式521
一、知识增长方式的主张521
二、行动的知识样式与知识的社会形态523
第三节 行动反思性的知识基础530
一、反思性的知识化定义531
二、反思性的知识基础534
三、知识的反思性运用539
第四节 常识知识与专家知识542
一、挑战哈贝马斯:日常知识与专业知识存在何种关系542
二、常识知识:日常生活世界的行动结构544
三、专家知识的社会化机制553
第五节 双重(向)阐释:社会学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紧密性构联557
一、社会学知识的实践性558
二、知识与行动:社会学的双重(向)阐释模式562
三、双重(向)解释模式的机制568
参考文献577
后记593
全三卷简目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