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财政史稿 下 第1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锦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872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代财政史稿 下 第1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财政机构及职能1
第一章 唐后期财政机构的确立及演变3
第一节 开天时财政机构的变化6
一、宇文融所充使职对财政机构的影响7
二、唐代前后期度支变化的转折点——开天度支司14
(一)开天前的户部四曹14
(二)开元二十二、二十三年度支的变化16
(三)天宝时期度支司的第二次职权演变21
(四)度支司独步天下格局的确立25
三、其他财政使职30
(一)中央财政使职30
1.租庸使30
2.铸钱使33
3.出纳使36
4.转运使39
5.木炭等使39
(二)地方财政使职40
1.运使40
2.盐池使43
3.诸宫使44
4.支度营田使45
第二节 建中以前的财政机构48
一、第五琦与唐中央财政机构的再造49
(一)山南等五道度支使49
(二)盐铁使55
(三)度支职能的恢复61
(四)租庸使64
(五)“悉以租赋进入大盈内库”辨67
二、刘晏与唐后期财政规模的奠定72
(一)度支与盐运使二分天下的发展及确立72
(二)地方租庸盐铁转运使及留后81
1.租庸使的充任者及特色81
2.租庸使的消亡与租庸判官88
3.留后91
(三)院、监、场等机构的设立95
1.巡院96
2.监场102
第三节 三司理财的确立105
一、度支盐铁殊途而理105
(一)度支一体化财政体系的建立105
(二)崔造的财政改革110
(三)李泌计相时期114
(四)度支与盐铁的再次分离117
二、三司格局的形成121
(一)贞元中后期财政机构职能的变化121
1.贞元末度支司121
2.贞元末户部司126
3.盐铁转运司128
(二)永贞元和初期财政机构及改革130
1.永贞元和初度支使、盐铁使及副使考130
2.财政机构的变化及财政改革133
(三)三司格局的确立141
第四节 中央财政三司的运转145
一、元和时期三司的作用及变革145
(一)元和时期的财政改革及其与宰相的关系146
1.《元和国计簿》146
2.裴垍的税制改革148
3.两税使与江淮150
4.榷盐使157
5.有关财政机构的改革160
6.边军营田之争163
(二)元和时三司判使的充任特色167
(三)元和末财臣入相及其相应措施172
二、穆敬文武宣宗五朝三司的运转177
(一)宰相与三司使职的任免及财使入相177
(二)三司职权与宰相的关系183
1.关于财政官员的简择186
2.有关地方财务的处理188
3.有关巡院的监察作用189
4.有关税制改革191
5.关于转运193
6.有关货币改革194
7.有关支出195
(三)穆宣五朝三司机构发展及改革197
第五节 中央财政机构的变化及破坏200
一、懿宗以后三司的演变201
(一)三司使职的兼判特色201
1.兵部侍郎、尚书判三司使206
2.户部侍郎判户部的体制被打破207
3.仆射、司徒、司空等重臣领使207
4.宰相判三司使成为制度208
5.三司合一210
(二)三司使的职权演变214
二、新的财政使职的出现217
(一)延资库使218
(二)催勘、催驱、催遣、催促、催运等使220
(三)发运使225
(四)租庸使229
小结236
第二章 三司使下的机构及财务行政239
第一节 三司属官及吏职239
一、三司属官240
(一)副使240
(二)判官242
1.判度支案244
2.判盐铁转运案249
3.户部判案官251
(三)巡官253
(四)推官262
二、三司吏职265
(一)有官的吏265
(二)三司胥吏的种类和职掌271
(三)三司胥吏的充任特色——勒留官与商贾276
第二节 监场官吏280
一、监与诸监官吏281
(一)盐监281
(二)铸钱监289
(三)矿冶监294
二、诸场与场官295
(一)盐场296
(二)矿冶场299
(三)税场301
三、铺、栅、仓、库等303
第三节 三司使下使职及机构307
一、两池盐利的管理机构307
(一)河中院308
(二)两池榷盐使313
(三)解县榷盐使314
(四)解县榷盐催勘使317
(五)两池榷盐制置使与制置度支解县池场使321
二、京西北盐池的管理机构326
三、京西京北财务行政的管理机构332
(一)贞元十年前的西北财政机构332
(二)代北水运使334
(三)度支营田使339
(四)京西京北和籴使344
(五)京西京北供军使347
四、东渭桥出纳使与太仓、左藏管理机构352
(一)东渭桥仓的设置及其与漕运的关系352
(二)东渭桥河运出纳使354
(三)东渭桥给纳使356
(四)唐后期太仓、左藏管理机构363
1.太仓、左藏出纳使职363
2.太仓官吏365
3.唐后期的左藏库及其管理367
4.御史监临370
(五)度支给纳使371
第三章 唐后期的巡院373
第一节 巡院的设置及职权演变374
一、“度支盐铁殊途而理”前的巡院374
二、贞元八年后至元和中的巡院380
三、元和末至宣宗时的巡院388
四、晚唐巡院的变化402
第二节 唐代的巡院名称及所在地407
第三节 巡院的官吏设置及巡院官的充任者412
一、知院官413
(一)知院官的充任者413
(二)巡院的勾留官415
(三)巡院官与冬荐官415
(四)知院官的地位416
二、巡官417
三、判官419
四、巡院吏职420
(一)巡覆、勾检、巡检、勘会等官420
1.巡覆官421
2.勾检官421
3.巡检官、检阅官421
4.勘会官422
(二)招商官423
(三)书手423
(四)监官、场官424
(五)职掌所由425
小结426
附录 唐代巡院官吏辑考427
一、盐铁系统巡院官吏427
二、度支系统巡院官吏434
三、户部系统巡院官吏436
第四章 理财的内诸司使437
第一节 唐后期的内库及管理机构437
一、唐后期的内库437
二、“库家”考443
三、内库管理机构451
(一)琼林、大盈库使及使下官吏452
(二)染坊及琼林作坊454
(三)文思使及使下机构456
第二节 其他与财政相关的内诸司使464
一、庄宅使464
二、内园使469
三、总监使476
四、如京使478
五、牛羊使480
六、营幕使482
七、尚食(御食、御厨)使483
八、酒坊使487
九、十六王宅使490
十、五坊使493
十一、内八作、内中尚、武德等使497
(一)武德使498
(二)内八作、内中尚使500
(三)毡、毯坊使502
(四)采造使503
小结505
第五章 中央其他财政使职513
第一节 有关收入的使职514
一、青苗使514
二、两税使519
三、常平使524
四、铸钱使528
五、营田使530
1.内地置屯出现的原因533
2.中央营田使的设置533
3.营田使下官吏534
第二节 有关支出的使职538
一、粮料使与供军使539
(一)从支度使到粮料使539
(二)供军使与战时军费供给体系的完备545
(三)供军粮料使554
(四)禁军粮料使、西北供军使及其他556
(五)供军、粮料使下官吏559
1.副使560
2.判官560
3.巡官561
4.勾检官561
5.典吏561
二、木炭使561
小结564
第六章 地方财政机构566
第一节 藩道财政组织及财务官吏566
一、文职理财官吏567
(一)观察使的财权567
(二)支度、营田使及使下机构570
(三)节度、观察使下理财官员572
二、财政官吏军将化576
(一)仓库官577
(二)作坊官579
(三)市买、回图官580
(四)茶、盐、酒、商税等官582
(五)场务官584
(六)宴设官585
(七)羊司、柴场司、草场司等官586
(八)勾检官587
(九)勾押、巡检官588
第二节 州县财务行政的变化590
第三节 里胥典正与地方财政598
一、地方财政胥吏的设置598
二、胥吏在唐后期地方财政中的作用601
本编小结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