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贾卫列,杨永岗,朱明双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1622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1
二、生态文明研究的内容2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6
第一章 生态公正11
第一节 生态公正的提出和特征11
一、生态公正概念的提出11
二、生态公正的基本特征13
第二节 生态公正的内容和原则16
一、生态公正的基本理念16
二、生态公正的内容22
三、生态公正的基本原则27
第三节 实现生态公正的意义和路径31
一、实现生态公正的现实意义31
二、实现生态公正的基本路径33
第二章 生态安全38
第一节 生态安全的意义38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38
二、生态安全的分类和地位39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42
一、中国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42
二、中国面临的区域性生态安全问题43
第三节 应对全球性生态安全的对策46
一、正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46
二、重视地缘政治将发生的变化47
三、提高警惕,严防绿色恐怖主义48
四、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类公约及可能达成“全球生态安全公约”48
第四节 应对区域性生态安全的基本对策50
一、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50
二、注重GNP的增长,利用境外资源增加国民财富51
三、关注周边相邻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51
第三章 新能源革命53
第一节 新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53
一、世界能源发展历程53
二、传统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56
第二节 新能源发展的状况与趋势59
一、对新能源的基本认识59
二、新能源的发展状况63
三、新能源的对比分析67
四、新能源发展的趋势70
第三节 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和措施71
一、发展新能源的意义72
二、发展新能源的措施73
第四章 生态文明的经济建设79
第一节 发展低碳经济和建立循环经济体系79
一、资源枯竭80
二、发展低碳经济81
三、建立循环经济体系85
第二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88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相关概念89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内容90
三、国土空间开发模式的国际借鉴91
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可供选择的路径92
五、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95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农业经济建设97
一、生态农业的含义及其发展98
二、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发展模式100
三、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路径102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工业经济建设107
一、生态工业经济的含义及结构107
二、生态工业经济的共生性及其特征108
三、生态文明的工业经济建设的基本路径111
第五节 生态文明的服务业经济建设113
一、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含义与特征113
二、现代服务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115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路径117
第五章 生态文明的政治建设119
第一节 信息范型转变带来制度建设的管理手段创新119
一、互联网带来信息范型转变119
二、智慧地球的诞生和云计算的出现121
三、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大数据产业的崛起123
第二节 政治的生态转型124
一、生态问题是最大的政治124
二、政府的生态转型126
三、公民环境权利与公众参与131
第三节 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建立132
一、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现状132
二、法律体系的生态转型136
第四节 全球环境与生态合作机制的建立138
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政治化、经济化138
二、国际环境合作140
三、构建生态治理的全球一体化结构146
第六章 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149
第一节 传统生态文化的承继和发展149
一、对道家“道法自然”生态观的承继150
二、对佛家“尊重生命”博爱意识的承继151
三、对儒家“仁民爱物”生态智慧的承继152
四、对其他文化体系优秀智慧的承继154
五、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生态文明观构建人类未来发展模式154
第二节 区域文化的发展和生态文化的全球化156
一、文化的区域化157
二、区域文化的提升与发展158
三、全球一体化是生态文化的内在特质159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教育与科技事业的发展161
一、生态文明的教育事业的发展161
二、生态文明的科技事业的发展165
第四节 现代传媒业的崛起168
一、平面传媒的发展169
二、广电传媒的发展170
三、新兴传媒的崛起173
第七章 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177
第一节 节约型社会建设177
一、什么是节约型社会177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179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路径180
第二节 生态小康社会建设183
一、全面小康社会及其生态维度183
二、建设生态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184
三、建设生态小康社会的具体路径185
第三节 生态社区建设188
一、什么是生态社区188
二、建设生态社区的重要意义190
三、建设生态社区的具体路径191
第四节 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193
一、和谐社会及其生态维度194
二、建设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95
三、建设生态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196
第八章 生态文明的环境建设199
第一节 生态保护199
一、全球气候变暖199
二、臭氧层耗损与破坏201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203
四、酸雨蔓延205
五、城市热岛效应207
第二节 自然资源保护208
一、森林锐减209
二、草地退化210
三、湿地减少211
四、土地荒漠化213
五、水土流失215
第三节 固态环境污染的防治216
一、重金属污染217
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218
三、土壤污染220
四、垃圾泛滥和固体废物污染221
第四节 非固态环境污染的防治222
一、大气污染223
二、水污染225
三、噪声污染226
四、辐射污染227
参考文献230
后记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