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理论与实践
  • 张乃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854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1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1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初步提上议事日程3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进展7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概述7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7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展望12

第三节 我国土壤中重金属相关问题研究历程13

一、萌芽起步阶段(1949~1979年)13

二、奠定基础阶段(1979~ 2000年)14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14

第四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对策18

一、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问题的认识18

二、尽快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依法保护土壤环境19

三、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等标准体系19

四、广开渠道筹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资金20

五、联合攻关研发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关键实用技术20

五、培养能够从事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型人才20

六、培育与扶持从事土壤污染修复的产业与龙头企业21

第二章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性质、来源与危害22

第一节 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22

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基本特征与形态22

二、常见重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23

第二节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28

一、重金属的一般来源29

二、常见五毒重金属元素的来源31

第三节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危害35

一、重金属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5

二、重金属对农作物和植物的危害35

三、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38

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0

第四节 五毒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危害42

一、土壤镉污染的危害42

二、土壤铅污染的危害44

三、土壤铬污染的危害45

四、土壤汞污染的危害46

五、土壤砷污染的危害48

第三章 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与环境容量51

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背景值51

一、土壤环境背景值概述51

二、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分异规律55

三、土壤环境背景值实际应用59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容量65

一、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65

二、对土壤环境容量的新认识66

三、土壤环境容量的模型与方法67

四、土壤环境容量的应用71

第三节 土壤环境质量与重金属污染判别73

一、制定土壤环境标准方案的依据和原则73

二、对我国土壤汞、镉、铅、砷环境标准的建议方案74

三、建议标准与已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比较75

四、以山西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为例76

第四章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78

第一节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78

一、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78

二、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80

第二节 影响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因素81

一、pH值的影响81

二、有机质的影响81

三、土壤酶的活性影响82

四、外源重金属的影响82

第三节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82

一、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82

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循环迁移85

三、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89

第五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97

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技术97

一、物理分离修复技术97

二、土壤蒸气浸提修复技术101

三、固化/稳定化土壤修复技术102

四、玻璃化修复技术104

五、热力学修复技术106

六、热解吸修复技术108

七、电动力学修复技术109

八、冰冻修复技术111

第二节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理修复发展113

一、行业发展113

二、网络发展114

三、技术研讨115

四、应用实例115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修复117

第一节 化学修复概念及特点117

一、化学淋洗技术117

二、土壤改良修复技术119

三、电动化学修复技术122

第二节 化学修复原理及方法124

一、化学淋洗技术124

二、土壤改良修复技术125

三、电动化学修复技术127

第三节 化学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实例128

一、化学淋洗技术的应用128

二、化学改良技术的应用129

三、电动化学修复的应用132

四、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植物修复技术134

第七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137

第一节 植物修复的概念与特点137

一、植物修复的概念及类型137

二、植物修复的特点138

第二节 植物修复的原理与方法138

一、植物萃取139

二、植物固定147

三、植物挥发149

第三节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实例152

一、湖南郴州蜈蚣草植物提取修复示范工程152

二、云南个旧尾矿库复垦植物固定修复示范工程153

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农业排水沉积物中硒的植物挥发154

第八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157

第一节 微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特点158

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158

二、微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特点160

三、微生物修复存在问题与展望161

第二节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与方法162

一、微生物固定163

二、微生物转化165

三、微生物强化167

第三节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应用实例170

一、微生物固定170

二、微生物转化修复171

三、微生物强化修复173

四、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175

第九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修复176

第一节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176

一、植物与专性降解菌的联合修复177

二、植物-菌根真菌联合修复178

三、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179

第二节 化学诱导强化植物修复技术180

一、螯合剂强化植物修复181

二、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183

三、酸碱调节剂强化植物修复184

第三节 农艺措施强化植物修复技术184

一、利用水肥进行强化修复184

二、植物栽培与田间管理措施强化修复186

参考文献191

附录217

附录一217

附录二220

附录三232

附录四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