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 上
  • 王敏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878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55页
  • 文件大小:260MB
  • 文件页数:682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法学研究生学习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2

引言:关于研究前提的说明2

一、规范分析法8

二、价值分析法13

三、实证分析法25

四、比较分析法28

五、系统分析法32

上篇37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中的主体与客体37

导读37

第一节 刑事诉讼的主体38

一、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与范围之争38

二、刑事诉讼主体的个别化研究45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客体47

一、刑事诉讼客体的概念之争47

二、公诉事实与诉因的比较分析52

三、刑事案件的单一性和同一性60

问题与思考68

参考文献71

第二章 正当程序74

导读74

第一节 正当程序的内涵、规范与实践75

一、正当程序的内涵75

二、正当程序的有关立法规定79

三、正当程序的有关实践91

第二节 刑事正当程序研究观点综述95

一、刑事正当程序的价值95

二、刑事正当程序的标准100

三、我国刑事程序的正当化108

问题与思考113

参考文献114

第三章 刑事诉讼的目的118

导读118

第一节 相关法律关于刑事诉讼目的之规定118

第二节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综述121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122

二、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123

三、国外有关刑事诉讼目的的学说125

四、我国学界关于刑事诉讼目的的学说130

问题与思考139

参考文献141

第四章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143

导读143

第一节 程序公正解读144

一、程序公正的起源145

二、程序公正的内涵147

三、程序公正存在的内在逻辑151

第二节 实体公正解读154

一、实体公正的要素154

二、实体公正的价值及其局限性160

第三节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关系综述及评价161

一、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关系理论综述161

二、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关系评价166

问题与思考172

参考文献173

第五章 刑事诉讼的效率175

导读175

第一节 刑事诉讼效率及其与司法公正关系的界分177

一、刑事诉讼效率的界分177

二、刑事诉讼效率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界分179

第二节 具体刑事诉讼制度的效率分析182

一、程序分流机制的效率分析182

二、审级制度、各级审判程序改造的效率分析191

三、审查逮捕制度运作的效率分析194

问题与思考196

参考文献197

第六章 刑事诉讼的构造200

导读200

第一节 刑事诉讼构造的概念及相关问题201

一、刑事诉讼构造的概念及其源与流201

二、刑事诉讼构造的构成要素与制约因素204

三、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理念和原则205

第二节 刑事诉讼构造研究综述206

一、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类型206

二、国外关于刑事诉讼构造的理论学说214

三、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219

四、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构造的完善222

问题与思考225

参考文献226

第七章 无罪推定230

导读230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中的无罪推定问题231

一、无罪推定的基本内涵231

二、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中的无罪推定问题232

第二节 无罪推定原则讨论综述239

一、无罪推定的概念240

二、无罪推定与实事求是的关系242

三、无罪推定是否应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244

问题与思考252

参考文献253

第八章 刑事证据的基本理论256

导读256

第一节 刑事证据概述257

一、证据的概念257

二、有关刑事证据概念的法律规范258

第二节 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259

一、证据的概念260

二、证据的属性264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274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元论274

二、价值论的一元论275

三、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二元论277

四、多元论278

问题与思考279

参考文献280

第九章 刑事证明的基本原理284

导读284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及研究综述285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及关于证明标准的几个基本问题286

二、刑事证明标准研究综述290

第二节 刑事证明对象概述及观点综述310

一、证明对象及其研究的意义310

二、证明对象问题研究综述311

第三节 刑事证明责任研究概述316

一、关于刑事证明责任的几个基本问题316

二、证明责任研究综述318

问题与思考333

参考文献334

第十章 程序性法律后果338

导读338

第一节 界定程序性法律后果:理论阐释与立法规定338

一、程序性法律后果的概念339

二、程序性法律后果的立法规定340

三、程序性法律后果的特征及性质341

第二节 程序性法律后果研究综述342

一、设置程序性法律后果的意义342

二、程序性法律后果的类型346

三、构建程序性法律后果的原则347

四、程序性辩护及其意义与困境353

问题与思考355

参考文献357

第十一章 刑事管辖制度358

导读358

第一节 管辖概述及关于管辖的几个基本问题358

一、管辖的概念及分类359

二、立案管辖360

三、审判管辖365

四、特殊管辖372

第二节 管辖问题研究综述373

一、关于人民法院的职能管辖问题373

二、关于级别管辖的问题381

三、刑事诉讼管辖异议制度384

问题与思考388

参考文献389

第十二章 回避制度390

导读390

第一节 回避制度概述390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391

二、回避制度的意义392

三、回避制度的立法规定393

四、国外回避制度的概况393

第二节 回避制度研究综述394

一、回避的理由394

二、回避的主体399

三、回避的决定、救济、法律责任等其他程序性问题408

问题与思考412

参考文献413

第十三章 辩护与代理制度415

导读415

第一节 辩护制度的一般原理416

一、辩护、辩护权、辩护制度的概念辨析及其逻辑关系416

二、辩护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思考419

三、辩护制度的理论基础423

四、辩护制度的价值426

第二节 律师角色定位与辩护人地位、责任428

一、关于律师定位的讨论428

二、关于辩护人诉讼地位的讨论431

三、关于辩护人责任的讨论435

第三节 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现状分析437

一、中国刑事辩护的实际状况438

二、中国辩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440

三、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与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441

第四节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444

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法律依据445

二、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反思446

三、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路径447

第五节 刑事代理制度448

一、刑事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449

二、刑事代理人的诉讼地位449

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期间450

四、刑事代理人的权利450

问题与思考451

参考文献452

第十四章 强制措施制度455

导读455

第一节 强制措施及有关强制措施的几个基本问题456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457

二、强制措施的法律规定459

第二节 强制措施问题研究综述467

一、强制措施的性质、功能及适用原则问题的研究467

二、刑事拘传的相关研究473

三、取保候审的相关研究474

四、监视居住的相关研究477

五、刑事拘留的相关研究480

六、逮捕制度的相关研究482

七、审前羁押的相关研究487

八、强制措施体系改革的研究489

问题与思考490

参考文献491

第十五章 刑事证据基本制度(上)——证据分类制度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495

导读495

第一节 证据分类制度495

一、证据分类概述496

二、证据分类问题研究综述498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516

一、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概述517

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研究综述522

问题与思考534

参考文献535

第十六章 刑事证据基本制度(下)——证人作证制度539

导读539

第一节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539

一、证人作证概述540

二、关于证人作证的几个基本问题541

第二节 证人作证问题研究综述544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问题545

二、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551

三、警察出庭作证制度555

问题与思考562

参考文献563

第十七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566

导读566

第一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概述567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567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法律规范与实践569

第二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研究综述573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废之争574

二、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范围之争579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讨论585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的法律适用问题的讨论588

问题与思考589

参考文献591

第十八章 刑事和解制度594

导读594

第一节 刑事和解概述595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595

二、我国法律关于刑事和解的规定597

三、域外刑事和解法律与实践598

四、研究刑事和解的意义599

第二节 刑事和解研究综述600

一、刑事和解概念的讨论:定义及性质600

二、刑事和解理论基础的讨论602

三、刑事和解制度建构问题的讨论606

四、刑事和解的价值的讨论611

五、刑事和解制度面临的问题614

问题与思考619

参考文献620

第十九章 陪审制度623

导读623

第一节 陪审制度概述624

一、陪审制度的概念624

二、我国陪审制度的法律规定625

三、陪审制度的概况626

四、研究陪审制度的意义638

第二节 陪审制度的研究综述639

一、陪审制度的基本类型与功能639

二、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与存废的讨论644

三、我国陪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问题的讨论649

问题与思考652

参考文献6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