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创意管理前沿研究系列 文化经济学 理论前沿与中国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创意管理前沿研究系列 文化经济学 理论前沿与中国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998305.jpg)
- 杨永忠,林明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3850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文化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创意管理前沿研究系列 文化经济学 理论前沿与中国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一般性分析1
第一节 消费1
一、消费偏好2
二、文化效用4
三、购买动机6
四、跨国消费7
第二节 生产11
一、文化与文化资源11
二、文化生产与生产决策17
三、生产成本与成本疾病21
四、技术效率与技术变迁23
第三节 产品市场26
一、基本特征26
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28
三、双边市场30
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32
第四节 文化产品的定价35
一、文化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35
二、文化产品定价的方法36
三、文化产品定价策略37
第五节 劳动力市场40
一、艺术家及其基本特征40
二、艺术家市场特征42
三、艺术人才过度供给的成因43
四、艺术职业的选择与人才培养44
第二章 理论基础:特殊性分析48
第一节 文化遗产48
一、文化遗产的定义49
二、文化遗产的特征50
三、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衡量方法50
四、可持续性与文化遗产的管理52
第二节 文化创意54
一、创意与文化创意的界定54
二、创意与创新的关系55
三、创意的本质56
四、创意阶层57
五、创意的动机59
六、文化创意的市场特征与融合机制59
第三节 文化资本63
一、文化资本的概念63
二、文化资本的类型64
三、文化资本的特性65
四、文化资本的估值66
五、文化资本的开放与保护68
第四节 文化企业家69
一、文化企业家的概念69
二、文化企业家的特征72
三、文化企业家的角色72
四、文化企业家的决策73
五、文化企业家的复合行为77
第五节 超级明星效应78
一、超级明星现象的成因78
二、超级明星市场的效率80
三、明星才华导致超级明星现象的争论80
四、其他行业中的超级明星现象81
第六节 版权81
一、版权的经济学逻辑82
二、版权保护的基本准则84
三、版权保护的成本85
四、新技术对版权的影响86
第三章 表演艺术87
第一节 表演艺术概述87
一、表演艺术及其主要类型87
二、表演艺术的主要特征94
三、表演艺术的价值95
四、剧院及其功能96
第二节 表演艺术的生产97
一、表演艺术产出的计量97
二、表演艺术生产的决策97
三、表演艺术生产的成本疾病100
第三节 表演艺术的定价103
一、表演艺术定价的内在影响因素103
二、表演艺术定价的外在影响因素103
三、表演艺术定价的策略104
第四节 表演艺术的组织与管理105
一、戏剧的组织与管理105
二、音乐的组织与管理106
三、唱片公司的组织和管理107
四、剧院的组织与管理109
第四章 视觉艺术110
第一节 艺术品110
一、艺术品的定义及其特征110
二、艺术品市场112
三、艺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114
四、艺术品的投资116
第二节 工艺品117
一、工艺品的定义及其特征117
二、工艺品的需求118
三、工艺品的创意119
四、工艺品的生产技术123
五、工艺品的定价125
第三节 影视产品126
一、影视产品的生产126
二、影视产品的融资127
三、影视业的集聚经济效应128
四、影视业的市场演化128
五、电影院129
第四节 博物馆130
一、博物馆的经济学定义131
二、博物馆的需求与供给132
三、博物馆的成本与定价133
四、博物馆的收益134
第五章 传媒业136
第一节 概述136
一、传媒业的界定136
二、传媒业的公共产品性137
三、传媒业的市场结构138
四、传媒业的双边市场139
第二节 出版业140
一、出版业的圈子140
二、出版物发行与推广142
三、出版公司的决策144
四、定期出版物的盈利模式144
第三节 电视业146
一、电视业概述146
二、电视业的制播分离147
三、电视业双边市场及其收益148
四、电视业的技术变革149
五、电视业的三维推动150
六、电视业面临的挑战152
第四节 广播业153
一、广播业概述153
二、广播业的传播内容154
三、广播业的经营与管理155
四、广播业的收益分析159
五、新技术与广播业的变革159
第六章 文化的数字化161
第一节 数字音乐161
一、数字音乐及其分类161
二、数字音乐的特点162
三、数字音乐的相关技术163
四、数字音乐的销售模式165
五、数字音乐的版权问题169
第二节 数字出版171
一、数字出版及其特征171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172
三、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173
四、互联网技术与出版物的销售175
第三节 数字娱乐176
一、数字娱乐业的界定176
二、动漫176
三、游戏177
第四节 虚拟博物馆179
一、虚拟博物馆的定义及其分类179
二、虚拟博物馆的特征180
三、与虚拟博物馆相关的技术181
四、虚拟博物馆的运作策略182
第七章 文化的地理184
第一节 艺术的毁灭问题184
一、商业繁荣为什么会排挤艺术生产184
二、商业繁荣是否一定排挤艺术生产185
三、艺术与商业融合的基本模式186
第二节 创意区的形成与文化产业景象187
一、创意区的形成187
二、文化产业景象191
三、创意产业集聚区与文化产业聚集区、制造业集聚区的差异195
第三节 创意区与地方发展197
一、创意区与地方经济发展197
二、创意区与地方社会发展199
第八章 公共政策、规制、私人支持与公共治理200
第一节 文化产品的失灵分析200
一、市场失灵的问题200
二、社会失灵的问题204
三、Dupuit—Samuelson困境205
第二节 公共政策206
一、公共选择问题207
二、公共财政209
三、公共支持211
第三节 规制216
一、规制的类型217
二、规制的变迁218
三、主要的行业规制实践219
第四节 私人支持235
一、捐赠235
二、众筹236
三、合作237
第五节 公共治理238
一、文化产业公共治理概述238
二、文化产业公共治理主体的责任240
三、文化产业公共治理的内容241
第九章 中国案例243
第一节 成都画廊243
一、C画廊简介243
二、C画廊的功能定位及其在产业链中的作用245
三、C画廊的运作流程及关键环节246
四、C画廊与艺术家的合作方式247
五、画廊在经营艺术家方面的措施247
六、艺术品定价的影响因素248
七、艺术市场的培育措施248
八、本地环境对画廊的影响249
第二节 青神竹编249
一、青神竹编工艺249
二、竹编大师的艺术之路251
三、A企业的经营与管理252
四、青神竹编的社会效益254
第三节 东郊记忆微电影254
一、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254
二、B企业的发展历程255
三、B企业的产品制作流程255
四、B企业的主要产品及其定位257
五、B企业的文化创意模式257
六、B企业的营销方式258
七、B企业的导演角色258
八、B企业的风险防范258
第四节 创意区的实践259
一、北京798创意区的形成259
二、锦里古街263
参考文献267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