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法工作与和谐平安建设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法工作与和谐平安建设 中
  • 束怀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8482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48页
  • 文件大小:143MB
  • 文件页数:9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法工作与和谐平安建设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刑事立法质量与刑事司法公正913

第一节 刑法立法质量与刑事司法公正913

一、刑法总则增加了提高公正度的必要原则914

二、刑法总则规定增强了可操作性914

三、刑法分则强化了总则公正原则的体现915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立法质量与刑事司法公正917

第八章 刑事证据制度与刑事司法公正924

第一节 刑事证据概念的界定与刑事司法公正925

一、刑事证据本质的特征925

二、刑事证据种类的界定927

三、增补“证据资料”法律术语928

第二节 刑事证据采证原则与刑事司法公正930

一、我国采证原则评估930

二、非法证据取舍考933

第九章 刑事强制措施与刑事司法公正938

第一节 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条件、范围与刑事司法公正938

第二节 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原则确定、统一与刑事司法公正942

第三节 刑事强制措施实施程序与刑事司法公正946

第十章 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公正948

第一节 刑事立案的公正951

第二节 刑事侦查的公正957

第三节 刑事起诉的公正970

第四节 刑事审判的公正977

一、刑事审判公正标准的国际共识977

二、我国刑事审判立法和司法的思考979

第六篇 公检法司专项业务指导与管理1005

第一章 公安专项业务指导与管理1005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地位与职权1005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1005

二、公安机关的性质1011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1013

四、公安机关的宗旨1014

五、公安机关的任务1016

六、公安机关的职责1017

七、公安机关权力1020

第二节 刑事案件的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和办案程序1025

一、刑事案件的受案范围1025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1039

三、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1056

第三节 治安案件的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和办案程序1064

一、治安案件的受案范围1064

二、治安案件的立案标准1065

三、治安案件的办理程序1068

第二章 检察专项业务指导与管理1077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权1077

一、检察机关的性质1077

二、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1077

三、检察机关的职权1077

第二节 贪污贿赂案件的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和办案程序1078

一、贪污贿赂案件的受案范围和立案标准1078

二、贪污贿赂案件的办案程序1083

第三节 渎职侵权案件的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和办案程序1084

一、渎职侵权案件受案范围和立案标准1084

二、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办案程序1097

第四节 审查批准、决定逮捕案件的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和办案程序1098

一、受案范围和标准1098

二、办案程序1098

第五节 刑事立案监督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0

一、受案范围1100

二、办案程序1100

第六节 侦查监督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1

一、受案范围1101

二、办案程序1101

第七节 公诉案件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2

一、受案范围和标准1102

二、办案程序1102

第八节 刑事审判监督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3

一、受案范围和标准1103

二、办案程序1104

第九节 刑事控告、申诉案件和刑事赔偿的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和办案程序1105

一、刑事控告、举报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5

二、刑事申诉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6

三、刑事赔偿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7

第十节 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受案范围和办案程序1109

一、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受案范围1109

二、办案程序1110

第十一节 刑罚执行监督的范围与程序1111

一、刑罚执行监督的范围1111

二、刑罚执行监督的程序1112

第十二节 监所监督检察与注意事项1113

一、对监督改造机关活动的监督1113

二、对看守所活动的监督1115

三、对劳动改造机关活动的监督1118

四、对监管教育工作的监督1120

五、办理劳动改造场所的犯罪案件1123

六、抓好监所检察工作的几个问题1127

第十三节 侦查监督工作制度改革与完善1130

一、建立完备高效的侦查监督工作机制1130

二、侦查监督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完善1136

第三章 法院专项业务指导与管理1145

第一节 人民法院性质、地位与职权1145

一、概述1145

二、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1148

三、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1151

四、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1157

五、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158

第二节 刑事案件受案范围、立案标准与办案程序1164

一、刑事案件的受案范围1164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1165

三、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1166

第三节 民事案件受案范围、立案标准与办案程序1185

一、民事案件受案范围1185

二、民事案件立案标准1191

三、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1192

第四节 行政诉讼案件受案范围、立案标准与办案程序1201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201

二、行政诉讼立案标准1202

三、行政诉讼案件的办案程序1205

第五节 国家赔偿案件受案范围、立案标准与办案程序1210

一、国家赔偿范围1210

二、国家赔偿案件立案标准1212

三、国家赔偿请求人和国家赔偿义务机关1213

四、赔偿程序1214

五、行政追偿与刑事追偿1215

第六节 审判监督程序1216

一、刑事审判程序1216

二、民事审判的程序1226

三、行政审判程序1256

第四章 司法专项业务指导与管理1258

第一节 公证处业务指导与管理1258

一、公证机关的业务范围1258

二、受理公证申请的条件1259

三、公证的一般程序1259

四、办理公证的特别程序1266

第二节 仲裁业务指导与管理1271

一、仲裁的含义与性质1271

二、仲裁组织与仲裁员1272

三、中国仲裁的范围与受理1273

四、中国仲裁的处理方式1275

第三节 监狱业务管理与指导1277

一、监狱管理体系1277

二、监狱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1279

三、刑罚的执行1282

四、监狱教育管理1284

第四节 人民调解工作指导与管理1289

一、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和指导1289

二、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和方法1290

三、人民调解工作制度1293

第七篇 政法干部队伍建设1299

第一章 政法领导素质的基本构成1299

第一节 领导素质研究的出路与基本概念1299

一、领导素质研究的潜力与出路1299

二、什么是素质1300

三、领导素质的概念1301

第二节 领导素质的特点及其原理1302

第三节 领导素质的划分与基本构成1306

一、领导素质的划分与解释1307

二、领导素质的基本构成1308

第四节 领导素质运动1311

一、领导素质运动的必然、基础和方式1311

二、领导素质运动的方向与类型1312

三、领导素质运动的结果1312

第五节 领导人才与领导素质1313

一、领导素质决定下的领导人才1313

二、领导人才的基本素质结构与基本类型1315

三、领导素质决定下的领导人才与竞争1316

第二章 政法委书记的政治思想素质1318

第一节 倡导“三讲”,落实“三个代表”1318

一、倡导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318

二、深刻理解,全面落实“三个代表”1319

第二节 提高党性修养,升华思想境界1321

一、党性修养的正确途径1321

二、提高党性修养的科学方法1325

第三节 长期积累,培养高尚道德品质1329

一、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形成道德自律能力1329

二、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提高精神境界1334

第三章 政法委书记的综合职业素质1336

第一节 政法委书记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1336

一、积极主动,爱岗敬业1336

二、吐故纳新,全面发展1337

三、惜时如金,讲求效率1338

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1339

五、克己奉公,廉洁从政1339

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1340

第二节 政法委书记心理素质1341

一、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1341

二、自觉锻炼,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1342

三、自我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品质1345

四、潜移默化,培养高尚情操1346

五、理性思维,控制喜、怒、哀、乐1346

第三节 政法委书记的创新素质1349

第四章 政法委书记的领导方法1351

第一节 科学预测的方法1351

一、科学预测应坚持的基本原理1351

二、善于应对预测中的偶然性因素1353

第二节 正确运用权力的方法1354

一、把握原则,用好权力1354

二、注意细节,灵活用权1356

三、放下疑虑,精于授权1356

四、明确职责防止“越权”1358

第三节 日常工作管理的方法1360

一、突破重点,推动全面1360

二、打通瓶颈,强化薄弱1361

三、提高效率,科学运筹时间1362

四、统筹安排,胸中有数1364

五、抓住细节,以小见大1365

六、亲身实践,做好示范1366

七、掌握规律,波浪式前进1367

八、健全制度,善于管理1368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1369

一、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1369

二、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态度1370

三、运用正确的方法1371

四、掌握高超的艺术1371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1373

一、思路广阔,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1373

二、理性有序,遵守创造性思维的原则1374

三、优化心理,克服影响思维的心理因素1376

四、掌握诀窍,驾驭创造性思维的窍门1377

第六节 正确执行政策的方法1378

一、深刻理解,掌握政策的精神实质1378

二、全面把握,坚持执行政策的原则1379

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政策1380

四、严肃认真、符合执行政策的要求1381

第五章 政法委书记的领导艺术1383

第一节 把握全局抓大事的艺术1383

一、区别主次先后,分清轻重缓急1383

二、转变思想观念,跳离“事务堆”1383

第二节 排解流言、谣言的艺术1384

一、流言、谣言形成与流传的心理基础1384

二、排解流言、谣言的艺术1385

第三节 应对困境的艺术1386

一、学会强硬之攻1386

二、学会以退为攻1387

三、学会以“新”为攻1387

第四节 驾驭环境的艺术1388

一、环境的内容与因素1388

二、驾驭环境的艺术1388

第五节 党政领导共事艺术1389

一、摆正位置,职责分明1389

二、普待小事,顾全大局1390

三、互相信任,及时沟通1390

四、互相学习,真诚合作1390

五、扬长避短,互补互利1391

第六节 激励的艺术1391

一、遵循激励的基本原则1391

二、运用巧妙的激励艺术1393

第七节 组织指挥的艺术1395

一、组织指挥应坚持的原则1395

二、组织指挥的常用方式1397

三、提高组织指挥效能的艺术1398

第六章 政法人才的选用标准与途径1400

第一节 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1400

一、世间最宝贵的资源1400

二、用人正确与否是事业成败的关键1401

第二节 用人者的品质要求1402

第三节 人才选用的标准和途径1404

一、选人的标准1404

二、人才选用的原则1407

三、人才使用要义1409

第四节 人才选用的方式和方法1411

一、人才选用方式1411

二、人才选用方法1413

第七章 政法人才的任用管理1415

第一节 求贤若渴,慧眼识人1415

一、全面看人才1415

二、识才的艺术1419

三、不拘一格选人才1426

第二节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428

一、用人大忌1428

二、一个萝卜一个坑1431

第三节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435

一、既任之,则信之1435

二、以诚相待,表里如一1438

三、“四容”“四重”1441

第八章 公安队伍建设1443

第一节 公安队伍建设概述1443

一、公安队伍建设的任务和目标1443

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性1444

三、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内容和途径1444

第二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1445

一、人民警察的素质1445

二、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1448

第三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1451

一、人民警察的义务1451

二、人民警察的纪律1453

第四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1455

一、人民警察的录用1455

二、人民警察的辞退1457

三、人民警察的警衔制度1459

四、人民警察的奖惩制度1462

第五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1464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含义1464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1465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1465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1466

五、公安部“五条禁令”1468

第九章 检察官队伍建设1470

第一节 检察官的选拨1470

一、选拔方式1470

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1471

第二节 检察官的任用资格1473

一、担任检察官的条件1473

二、初任检察官人选的选拔录用和见习1474

三、国外检察官考任制度1477

第三节 检察官的职务1477

一、检察官职务及其设置1477

二、职务任免1478

三、职务的升降1479

四、职务规范1480

第十章 法官队伍建设1482

第一节 法官的任命制度1482

一、法官的任职资格1482

二、法官的出任程序1484

第二节 法官的保障制度1489

一、法官的职务保障制度1489

二、法官的物质保障制度1491

第三节 法官职责1494

一、法官职资概述1494

二、法官是否履行职责的衡量标准1497

第四节 中国法官考核制度1509

一、外国法官考核制度概况1509

二、我国法官考核制度1510

第八篇 政法工作法律文书1517

第一章 法律文书概论1517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定义与特征1517

一、法律文书的定义1517

二、法律文书的特征1518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分类和作用1520

一、法律文书的分类1520

二、法律文书的作用1521

第三节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522

一、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原则1522

二、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1524

第二章 公安机关法律文书1535

第一节 公安机关法律文书概述1535

一、公安机关法律文书的概念1535

二、公安机关法律文书的特点1535

三、公安机关法律文书的种类1536

四、公安机关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1537

第二节 讯问笔录1539

一、讯问笔录概述1539

二、结构和写法1540

三、写作要求1540

四、例文1541

第三节 呈请类报告书1543

一、呈请类报告书概述1543

二、结构和写法1544

三、写作要求1545

四、例文1546

第四节 呈请立案报告书1548

一、呈请立案报告书概述1548

二、结构和写法1548

三、写作要求1549

四、例文1550

第五节 呈请拘留报告书1551

一、呈请拘留报告书概述1551

二、结构和写法1552

三、写作要求1553

四、例文1553

第六节 提请批准逮捕书1554

一、提请批准逮捕书概述1554

二、结构和写法1555

三、写作要求1556

四、例文1556

第七节 起诉意见书1558

一、起诉意见书概述1558

二、结构和写法1559

三、写作要求1560

四、例文1560

第八节 要求复议意见书1562

一、要求复议意见书概述1562

二、结构和写法1562

三、写作要求1563

四、例文1563

第九节 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1564

一、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概述1564

二、结构和写法1565

三、写作要求1565

四、例文(交被裁决人联)1565

第十节 治安案件调解协议书1566

一、治安案件调解协议书概述1566

二、结构和写法1567

三、写作要求1567

四、例文1567

第十一节 劳动教养决定书1569

一、劳动教养决定书概述1569

二、结构和写法1569

三、写作要求1570

四、例文1570

第十二节 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决定书1571

一、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决定书概述1571

二、结构和写法1571

三、写作要求1572

四、例文1572

第十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报告1573

一、道路交通事故报告概述1573

二、结构和写法1574

三、写作要求1574

四、例文1575

第三章 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1577

第一节 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概述1577

一、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的概念和作用1577

二、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的分类1578

第二节 起诉意见书1578

一、概述1578

二、结构和写法1579

三、写作要求1580

四、样式和范例1580

第三节 不起诉意见书1583

一、概述1583

二、结构和写法1583

三、写作要求1584

四、样式和范例1584

第四节 撤销案件决定书1586

一、概述1586

二、结构和写法1587

三、写作要求1588

四、样式和范例1588

第五节 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1589

一、概述1589

二、结构和写法1590

三、样式和范例1590

第六节 起诉书1592

一、概述1592

二、结构和写法1592

三、写作要求1595

四、样式和范例1595

第七节 不起诉决定书1598

一、概述1598

二、结构和写法1598

三、写作要求1599

四、样式和范例1600

第八节 检察意见书1603

一、概述1603

二、结构和写法1603

三、写作要求1604

四、样式和范例1604

第九节 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1605

一、概述1605

二、结构和写法1606

三、写作要求1607

四、样式和范例1607

第十节 提请抗诉报告书1609

一、概述1609

二、结构和写法1609

三、写作要求1610

四、样式和范例1610

第十一节 刑事抗诉书1612

一、概述1612

二、结构和写法1612

三、写作要求1614

四、样式和范例1614

第十二节 公诉意见书1616

一、概述1616

二、结构和写法1616

三、写作要求1617

四、样式和范例1617

第四章 人民法院法律文书1621

第一节 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概述1621

一、人民法院法律文书的地位和种类1621

二、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格式1622

第二节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1622

一、概述1622

二、结构和写法1623

三、写作要求1626

四、样式和范例1627

第三节 第一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1632

一、概述1632

二、结构和写法1633

三、写作要求1634

四、样式和范例1635

第四节 第一审刑事裁定书1640

一、概述1640

二、驳回自诉用刑事裁定书1640

三、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用刑事裁定书1642

四、终止审理用刑事裁定书1643

五、中止审理用刑事裁定书1643

六、补正裁判文书失误用刑事裁定书1644

第五节 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1644

一、概述1644

二、结构和写法1645

三、写作要求1645

四、样式和范例1646

第六节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1649

一、概述1649

二、结构和写法1650

三、写作要求1651

四、样式和范例1652

第七节 第二审刑事裁定书1656

一、概述1656

二、结构和写法1656

三、写作要求1657

四、样式和范例1657

第八节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1661

一、概述1661

二、结构和写法1661

三、写作要求1663

四、样式和范例1663

第九节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1667

一、概述1667

二、结构和写法1668

三、写作要求1669

四、样式和范例1669

第十节 再审民事判决书1673

一、概述1673

二、结构和写法1674

三、写作要求1675

四、样式和范例1675

第十一节 民事调解书1680

一、概述1680

二、结构和写法1680

三、写作要求1681

四、样式和范例1681

第十二节 民事裁定书1684

一、概述1684

二、第一审民事裁定书1684

第十三节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1688

一、概述1688

二、结构和写法1688

三、写作要求1689

四、样式和范例1689

第十四节 第二审行政判决书1694

一、概述1694

二、结构和写法1695

三、写作要求1696

四、样式和范例1696

第五章 公证机关法律文书1702

第一节 公证机关法律文书概述1702

一、公证机关法律文书的概念和功能1702

二、公证文书的种类1702

三、制作公证文书的要求1703

第二节 公证申请书1703

一、概述1703

二、结构和写法1704

三、样式和范例1704

第三节 遗嘱公证书1707

一、概述1707

二、结构和写法1708

三、样式1708

第四节 赠与公证书1709

一、概述1709

二、结构和内容1709

第五节 收养公证书1710

一、概述1710

二、结构和写法1711

三、样式1711

第六章 诉状类法律文书1714

第一节 诉状类法律文书概述1714

一、诉状类法律文书的概念1714

二、诉状类法律文书的特点1714

三、诉状类法律文书的种类1715

四、诉状类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1715

第二节 刑事自诉状1716

一、刑事自诉状概述1716

二、结构和写法1717

三、写作要求1718

四、例文1719

第三节 民事起诉状1721

一、民事起诉状概述1721

二、结构和写法1721

三、写作要求1722

四、例文1723

第四节 行政起诉状1724

一、行政起诉状概述1724

二、结构和写法1725

三、写作要求1726

四、例文1727

第五节 刑事上诉状1729

一、刑事上诉状概述1729

二、结构和写法1730

三、写作要求1731

四、例文1732

第六节 民事上诉状1734

一、民事上诉状概述1734

二、结构和写法1734

三、写作要求1736

四、例文1736

第七节 答辩状1739

一、答辩状概述1739

二、结购和写法1740

三、写作要求1741

四、例文1741

第八节 辩护词1743

一、辩护词的概念1743

二、结构和写法1743

三、写作要求1744

四、例文1745

第九节 代理词1747

一、代理词概述1747

二、结构和写法1748

三、写作要求1749

四、例文1749

第十节 申诉书1750

一、申诉书概述1750

二、结构和写法1751

三、写作要求1752

四、例文1753

第十一节 申请书1755

一、申请书概述1755

二、结构和写法1756

三、写作要求1756

四、例文1757

第九篇 政法工作与和谐平安建设经验论坛1761

邯郸市创新工作机制 推进“一个中心、两个机制”建设&河北省邯郸市综治办1761

加强党的领导是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河北省怀来县政法委 肖生龙1765

把握时代脉搏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政法委 周立权1769

完善“三位一体”调解体系 提高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河北省武强县政法委 刘丙申1775

加强矛盾纠纷排调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河北省辛集市政法委 赵志涛1777

正确认识 积极预防 努力化解 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河北省元氏县委 李义增1780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构建和谐平安元氏&河北省元氏县政法委 吴晓云1783

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工作 努力推进和谐张家口建设&河北省张家口市综治委1787

加强综合调控 找准工作角度充分发挥政法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政法委 杨爱民1795

抓创安促和谐 共建美好家园&河北省怀安县政法委 马光辉1799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河北省迁安市政法委 郝可军 邹凌庭 媱江1802

深化基层平安创建 打造平安和谐沧州&河北省沧州市政法委 周爱民1804

昌黎县政法系统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总结&河北省昌黎县政法委 陈向东1809

抓源头预防 用非诉手段 建长效机制——衡水市多措并举倾力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难题&河北省衡水市政法委 田振东 张文普1812

牢固树立正确的稳定观和综合调控观努力将唐海打造成唐山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平安大道”&河北省唐海县政法委 张印1815

对城乡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思考&河北省无极县政法委 孙宏志 何义1822

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河北省赞皇县政法委 陈印增1826

着力推进三大调解 打造平安和谐栾城&河北省栾城县政法委 李雪辉183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平安建设健康发展&河北省张家口市综治办 李密1834

抓好“五个监督” 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河北省藁城市人民检察院 肖瑞海1840

实施平安工程 构建和谐太谷&山西省太谷县政法委 游大庆1842

打造平安品牌 构建和谐潞城&山西省潞城市政法委18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