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政策框架与操作的国际动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货币政策框架与操作的国际动态](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930355.jpg)
- BernardJ.Laurens,RodolfoMaino等著;吴竞择,韩芳,陈波等译;张晓慧,刘仁伍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5316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货币政策-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政策框架与操作的国际动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强化货币政策实施/Bernard J.Laurens和Rodolfo Maino1
1.导言与摘要1
2.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的特征2
2.1 宏观经济特征3
2.2 金融部门特征5
3.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7
3.1 中国货币目标的经验7
3.2 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经验8
3.3 利率作为操作目标有效性的障碍14
4.货币作为中介目标:中国的实证证据16
4.1 前期研究回顾16
4.2 新的实证证据17
4.3 来自向量自回归的一些证据21
5.未来的道路22
5.1 总体考虑22
5.2 强化中国的战略框架26
5.3 强化中国的操作框架29
6.结论32
附录Ⅰ 为何中国应该依赖市场化的货币政策33
附录Ⅱ 资本账户开放和大规模资本流入条件下的货币政策34
附录Ⅲ 模拟中国的货币需求35
附录Ⅳ 监测作为中介目标的金融和货币指标37
附录Ⅴ 货币和资产价格在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战略中的作用38
专栏1 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13
专栏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初始条件24
专栏3 监测银行利润:国别案例30
专栏4 处理流动性过剩的国别经验31
中国的独立货币政策框架/Marvin Goodfriend和Eswar Prasad40
1.引言与评述40
2.作为名义锚的低通货膨胀目标44
2.1 其他名义锚的缺陷44
2.2 不同名义锚的国别经验45
3.面向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原理47
4.独立货币政策的制度支持50
5.中国的货币和银行制度53
5.1 银行和金融体系53
5.2 货币政策实施56
5.3 汇率体制62
6.中国的独立货币政策65
6.1 低通货膨胀名义锚66
6.2 中国人民银行的工具独立性67
6.3 统计、信息发布和机构能力72
7.结束语73
附录Ⅰ 当前汇率体制的可持续性:货币政策的意义73
附录Ⅱ 把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融资职能从银行贷款中分离出去的建议76
全球中央银行理事会概况:为何成员数量不同/Helge Berger、Volker Nitsch和Tonny Lybek78
1.引言78
2.中央银行理事会规模的可能决定因素81
2.1 收益和成本的基本权衡82
2.2 货币政策委员会规模的决定因素84
2.3 结论87
3.实证分析88
3.1 数据描述88
3.2 方法论90
3.3 双变量结果90
3.4 非线性设定98
3.5 多变量结果100
4.结束语102
附录Ⅰ 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货币政策决策104
附录Ⅱ 样本中的国家105
附录Ⅲ 变量的定义和来源106
附录Ⅳ 统计描述109
附录Ⅴ 散点图111
附录Ⅵ 理事会的规模和任职期限118
专栏 简单说明83
最优货币政策委员会设计的基本原则/Jér?me Vandenbussche119
1.引言119
2.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显著多样性122
2.1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规模和构成122
2.2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过程125
2.3 工作人员在信息收集和处理中的作用126
3.货币政策委员会设计的标准化问题126
4.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偏好聚合128
4.1 理论分析128
4.2 实证证据与实证研究130
5.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信息聚合134
5.1 委员会中的信息聚合理论135
5.2 集体决策期间的社会影响:实验证据138
5.3 个人判断相对于集体判断的准确性:关于规模和组成效应的实验证据140
5.4 决策程序的影响:实验证据144
6.综述和结论147
专栏1 部分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构成123
专栏2 通过委员会成员任期交错获得中央银行的可信度129
专栏3 时间不一致性是货币政策决策者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吗134
专栏4 大规模投票团的信息聚合以及孔多塞陪审团定理136
专栏5 Blinder和Morgan(2005)的货币政策实验141
专栏6 集体决策规则和决策质量:Holloman和Hendrick(1972)的实验145
目标独立的中央银行:政治家们为何决定授权/Christopher Crowe149
1.引言149
2.模型154
2.1 人口统计、偏好与政治经济博弈154
2.2 模型的解156
3.预测158
3.1 政策授权158
3.2 通货膨胀与内生的中央银行独立性160
4.实证检验162
4.1 数据来源162
4.2 货币政策偏好指标π164
4.3 第二个偏好维度θ的代理变量168
4.4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偏好散布168
4.5 通货膨胀的表现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71
5.案例研究173
5.1 跨国证据173
5.2 19世纪的美国174
6.结论177
附录Ⅰ 均衡联盟结构178
附录Ⅱ 显示偏好代理变量?4182
附录Ⅲ 收入百分位数的计算183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来自OECD、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实证证据/Marco Arnone、Bernard J.Laurens和Jean-Franξois Segalotto185
1.导言与数据185
2.部分OECD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更新指标188
3.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性指标191
4.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独立性上的进展194
5.对指标及标准化结果的总览197
6.结束语201
附录Ⅰ 参考法律的来源202
附录Ⅱ Cukierman变量与GMT变量对照表205
专栏 GMT和Cukierman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标187
基于规则的货币政策框架在发展中国家有效吗?——以也门为例/Saade Chami、Selim Elekdag、Todd Schneider和Nabil Ben Ltaifa220
1.前言220
2.设计也门货币政策框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221
2.1 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221
2.2 保持灵活的汇率体制223
2.3 汇率变化向通货膨胀的传递223
3.货币政策框架的其他选择224
3.1 总体考虑224
3.2 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目标225
3.3 货币政策规则226
4.前瞻性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和预测通货膨胀的必要性228
预测技术229
5.结束语229
附录Ⅰ 也门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230
附录Ⅱ 也门汇率波动向通货膨胀传递的证据232
附录Ⅲ 适用于也门的通货膨胀预测技术236
超额流动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自非洲撒哈拉次区域的证据/Magnus Saxegaard241
1.引言241
2.非洲国家法定准备金和超额流动性的一些典型事实243
3.超额流动性的度量248
3.1 流动性的来源和用途248
3.2 预防性和非自愿的超额流动性的含义251
3.3 计量经济学的参数设定252
3.4 结果257
3.5 预防性和非自愿的超额准备金261
4.银行体系超额流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64
4.1 计量经济学方法265
4.2 估计和检验结果267
4.3 冲击响应分析268
5.结论与政策意义273
附录275
专栏1 CEMAC地区的货币政策实施252
专栏2 尼日利亚的货币政策实施253
专栏3 乌干达的货币政策实施254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制度安排、目标设计与沟通/Geoffrey Heenan、Marcel Peter和Scott Roger279
1.概述279
2.制度安排281
2.1 引言281
2.2 中央银行独立性281
2.3 问责制286
2.4 决策安排287
3.通货膨胀目标的设计292
3.1 引言292
3.2 目标价格指数293
3.3 目标通货膨胀率295
3.4 目标的期限298
3.5 目标点数和/或区间300
3.6 逃逸条款301
4.货币政策的沟通302
4.1 政策沟通行为的作用302
4.2 中央银行的听众、目标和沟通方式303
4.3 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管理306
4.4 关于政策决定和运行状况的报告307
4.5 其他沟通行为315
附录 通货膨胀报告319
基于模型的实用货币政策分析方法——概述/Audrew Berg、Philippe Karam和Douglas Laxton324
1.引言324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政策分析327
2.1 金融规划:货币政策分析的工具327
2.2 计量经济学模型329
3.宏观经济建模330
3.1 宏观经济模型的作用330
3.2 模型332
4.建立模型337
5.预测和政策分析340
6.实例341
6.1 概述341
6.2 建立模型342
6.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运用模型进行预测和政策分析349
7.提示和未来的工作358
8.结论359
基于模型的实用货币政策分析方法:操作指引/Andrew Berg、Philippe Karam和Douglas Laxton362
1.引言362
2.模型365
2.1 产出缺口方程365
2.2 菲利普斯曲线366
2.3 汇率368
2.4 货币政策规则369
2.5 求解模型370
3.构建模型371
4.预测与政策分析375
5.范例378
5.1 概述378
5.2 构建模型380
5.3 运用模型392
6.结论397
附录Ⅰ 实现预测和政策分析系统的程序397
附录Ⅱ 完整的模型方程组400
附录Ⅲ 关于模型的供给方401
附录Ⅳ 长期均衡与LRX滤波器的计算403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Inese Buzeneca和Rodolfo Maino425
1.导言425
2.利用数据库提取工具组合的信息429
2.1 直接工具430
2.2 法定准备金要求433
2.3 法定流动性要求437
2.4 常备便利440
2.5 相机抉择的货币工具442
2.6 市场信息448
3.结论449
附录Ⅰ 关于货币政策工具部分特征的说明450
附录Ⅱ 货币工具数据库模板451
专栏1 货币政策工具的信息系统427
专栏2 外汇存款的法定准备金436
专栏3 发展中国家的贷款便利437
专栏4 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债券:优势和劣势445
预防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Pelin Berkmen457
1.引言457
2.模型460
3.政策问题462
3.1 标准情形462
3.2 预防性动机466
4.结论471
附录Ⅰ 在标准情形下第二阶段通货膨胀的推导472
附录Ⅱ 在标准情形下第二阶段的通货膨胀系数472
附录Ⅲ 在标准情形下第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推导472
附录Ⅳ 第二部分中第二阶段预期通货膨胀的系数473
附录Ⅴ 在预防情况下第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推导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