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气理化检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吕昌银主编;李珊,刘萍,王素华副主编;王素华,吕毅,吕昌银,刘萍,李珊,杨胜园,肖虹,何作顺,余静,邹晓莉,周之荣,原福胜,黄明元,梅素荣,常薇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000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空气理化检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空气理化检验概论1
第一节 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内容1
一、空气理化检验的意义1
二、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任务和分类2
三、空气理化检验的主要内容4
四、空气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5
五、空气理化检验的发展趋势6
第二节 空气污染及其危害8
一、空气污染8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11
第三节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分类17
一、空气污染物的来源17
二、空气污染物的分类20
三、空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20
第四节 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22
一、采气体积的计算和换算22
二、空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23
第五节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卫生标准23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3
二、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标准25
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6
四、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标准26
第二章 空气样品的采集28
第一节 采样点的选择28
一、环境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28
二、工作场所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32
三、室内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34
四、公共场所空气样品采样点的选择35
第二节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36
一、直接采样法36
二、浓缩采样法37
第三节 气溶胶污染物的采样方法44
一、静电沉降法44
二、滤料采样法45
三、冲击式吸收管采样法47
第四节 气态和气溶胶两种状态污染物同时采样的方法47
一、浸渍滤料法47
二、泡沫塑料采样法47
三、多层滤料采样法48
四、环形扩散管和滤料组合采样法48
第五节 自动化采样方法50
一、自动采样器的技术要求50
二、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采样系统51
三、智能机器人采样51
第六节 采样仪器52
一、采气动力52
二、气体流量计53
三、收集器56
四、专用采样器56
第七节 最小采气量和采样效率58
一、最小采气量58
二、采样效率及其评价方法59
三、影响采样效率的主要因素60
第三章 空气物理性参数的测定63
第一节 概述63
一、测定地点的选择63
二、测定时间的选择63
第二节 气温的测定64
一、气温64
二、气温的测定方法64
三、温度计的校正65
第三节 气压的测定67
一、气压67
二、气压的测定方法67
第四节 气湿的测定69
一、气湿69
二、气湿的测定方法69
第五节 气流的测定72
一、气流72
二、气流的测定方法72
第六节 新风量的测定75
一、新风量75
二、室内新风量的测定方法75
第七节 换气率的测定77
第四章 空气检验的质量保证80
第一节 标准物质80
一、标准物质的定义、分类和分级80
二、我国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管理81
三、气体标准物质84
四、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与测量不确定度86
第二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89
一、静态配气法89
二、动态配气法95
第三节 采样的质量保证103
一、采样仪器的检验和校正103
二、气密性检查108
三、现场空白检验108
四、平行样检验108
五、采样效率界限的有关规定108
第四节 空气检验的质量控制109
一、实验室内质量控制109
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117
三、国际实验室间质控简介118
第五章 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121
第一节 空气颗粒物121
一、空气颗粒物的来源和化学成分121
二、空气颗粒物粒径表示方法和粒度分布122
三、空气颗粒物的分类124
四、空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5
第二节 PM10和PM2.5的测定127
一、重量法127
二、光散射法128
三、微量振荡天平法129
四、β射线法130
第三节 TSP的测定131
第四节 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131
一、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132
二、降尘成分分析133
第五节 生产性粉尘136
一、来源与分类136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其卫生学意义136
第六节 粉尘浓度的测定137
一、概述137
二、总粉尘浓度的测定-重量法138
三、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139
第七节 粉尘分散度的测定139
一、自然沉降法139
二、滤膜溶解涂片法141
第八节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141
一、焦磷酸重量法142
二、碱熔钼蓝光度法143
第九节 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测定144
一、概述144
二、常用测定方法144
第十节 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146
一、概述146
二、常用测定方法146
第六章 空气中无机污染物的测定151
第一节 二氧化硫151
一、概述151
二、常用测定方法152
第二节 氮氧化物155
一、概述155
二、常用测定方法156
第三节 氨160
一、概述160
二、常用测定方法161
第四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64
一、概述164
二、常用测定方法165
第五节 臭氧168
一、概述168
二、常用测定方法169
第六节 硫化物及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172
一、概述172
二、常用测定方法173
第七节 氟及其化合物177
一、概述177
二、常用测定方法178
第八节 氰化氢和氰化物180
一、概述180
二、常用测定方法181
第九节 铅184
一、概述184
二、常用测定方法185
第十节 汞188
一、概述188
二、常用测定方法189
第十一节 锰191
一、概述191
二、常用测定方法192
第十二节 镉193
一、概述193
二、常用测定方法194
第十三节 锑195
一、概述195
二、常用测定方法196
第七章 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200
第一节 甲醛200
一、概述200
二、常用测定方法201
第二节 苯、甲苯、二甲苯204
一、概述204
二、常用测定方法205
第三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10
一、概述210
二、常用测定方法211
第四节 苯并[a]芘215
一、概述215
二、常用采样方法和提取方法215
三、常用测定方法216
第五节 总烃和非甲烷烃220
一、概述220
二、常用测定方法220
第六节 有机磷农药222
一、概述222
二、常用测定方法222
第七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24
一、概述224
二、常用测定方法224
第八节 液化石油气228
一、概述228
二、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228
第八章 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快速测定231
第一节 概述231
第二节 简易比色法231
一、试纸法231
二、溶液法233
第三节 检气管法234
一、检气管法的原理和特点234
二、影响检气管变色柱长度的因素235
三、检气管法的应用236
第四节 便携式仪器测定法239
一、可燃气体测定器239
二、便携式红外光谱气体测定仪240
三、便携式电化学气体测定仪241
四、便携式光离子化气体检测仪242
五、便携式可吸入粉尘测定仪243
六、便携式气相色谱仪244
第五节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44
一、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44
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245
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248
附录251
附录一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51
附录二 一些国家和组织的大气质量标准252
附录三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溶度253
附录四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267
附录五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269
参考资料270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