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质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保质设计
  • 吴昭同,余忠华,陈文华乖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443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保质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前言第1章绪论1

1.1保质设计提出的背景与意义1

1.1.1质量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

1.1.2保证产品质量的源头在设计2

1.1.3保质设计提出的背景与意义4

1.2保质设计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综述5

1.2.1保质设计的研究对象5

1.2.2保质设计的应用方法8

1.3本书的主要内容14

参考文献15

第2章保质设计的基本思想与策略19

2.1 “质量”的概念19

2.1.1朱兰的定义19

2.1.2 ISO9000族标准的定义20

2.1.3田口的质量定义20

2.1.4产品质量属性与分类21

2.2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21

2.3产品设计过程及其质量影响因素分析23

2.3.1产品设计类型与设计过程模型23

2.3.2设计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26

2.3.3 ISO9001质量管理与产品设计的质量保证30

2.4保质设计的基本思想与策略32

2.4.1保质设计的概念32

2.4.2保质设计的基本思想与质量等价原理32

2.4.3设计方法学与设计质量的联系35

2.4.4保质设计过程的基本设计活动与方法、工具系列36

2.5保质设计的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式37

参考文献40

第3章质量规划与分析42

3.1引言42

3.2.1概述43

3.2质量功能配置方法43

3.2.2 QFD的原理与方法45

3.3故障分析技术及在质量规划中的应用49

3.3.1故障分析概述49

3.3.2故障树分析50

3.3.3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51

3.4基于QFD/FA综合的产品质量规划方法53

3.4.1 QFD与FA综合的必要性53

3.4.2 QFD与FA综合的实施框架54

3.4.3基于QFD/FA综合的产品质量规划方法55

3.5.2产品质量规划的综合分析68

3.5.1应用背景68

3.5应用案例68

参考文献74

第4章质量合成与优化77

4.1引言77

4.2质量合成与优化设计的原理78

4.2.1质量屋信息的设计适用性分析79

4.2.2质量屋信息的获取80

4.3质量合成与优化设计建模81

4.3.1定义设计变量81

4.3.3构造约束条件82

4.3.2定义设计属性82

4.3.4构造目标函数83

4.3.5构造优化模型88

4.4优化模型求解88

4.5保质优化设计软件系统89

4.6应用实例91

4.6.1优化设计数学模型92

4.6.2优化结果及分析98

参考文献100

5.2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101

5.1引言101

第5章保质设计中的质量评价101

5.2.1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102

5.2.2指标体系的结构103

5.3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104

5.3.1层次分析法105

5.3.2 Pugh的评价方法106

5.3.3模糊评价方法106

5.3.4基于统计与证据理论的评价方法108

5.3.5基于区间分析的评价方法110

5.3.7基于效用理论的方法111

5.3.6基于粗集理论的评价方法111

5.3.8综合评价方法113

5.3.9比较分析113

5.4基于空间映射的评价方法115

5.4.1从设计变量空间到质量属性空间的映射118

5.4.2从质量属性空间到偏好空间的映射122

5.5偏好的聚合及方案排序128

5.5.1基于证据推理与粗集理论的属性偏好聚合方法129

5.5.2多属性多人的理性化偏好聚合方法138

参考文献143

6.1.1产品质量特性的统计性质145

6.1鲁棒设计的原理与方法145

第6章鲁棒设计方法145

6.1.2鲁棒设计146

6.1.3鲁棒设计方法147

6.2质量损失模型148

6.2.1质量损失函数148

6.2.2信噪比150

6.3正交试验设计151

6.3.1正交表152

6.3.2正交试验设计154

6.4.2用正交试验的参数设计方法与步骤157

6.4.1参数设计的原理157

6.4参数设计157

6.5容差设计158

6.5.1望目特性容差的确定159

6.5.2望小特性容差的确定159

6.5.3望大特性容差的确定159

6.6模糊质量损失模型160

6.6.1 田口质量损失模型特点160

6.6.2模糊质量损失及模糊质量损失率160

6.6.3模糊质量损失成本162

6.7.1模糊鲁棒性指标与设计准则165

6.7基于模糊质量损失模型的公差设计和公差试验设计165

6.7.2基手模糊质量损失模型的公差设计166

6.7.3基于模糊质量损失模型的公差试验设计法167

6.8应用实例169

6.8.1静态特征的参数设计169

6.8.2圆柱螺旋弹簧刚度的参数和容差设计170

6.8.3模糊质量损失模型在公差设计中的应用174

6.8.4模糊质量损失模型在公差试验设计中的应用176

参考文献181

7.2变动几何约束网络与回路的生成184

7.2.1特征的分类184

7.1引言184

第7章计算机辅助公差(精度)设计与评价方法184

7.2.2变动几何约束187

7.2.3变动几何约束网络189

7.2.4基于配合树的回路的生成190

7.2.5完全约束的判定准则193

7.2.6变动几何约束网络的生成193

7.3变动几何约束网络在公差类型生成中的应用194

7.3.1公差的分类194

7.3.2公差的生成规则194

7.3.3公差网络的定义及其生成195

7.4变动几何约束网络的运动学模型196

7.4.1变动几何约束的旋量参数196

7.4.2变动几何约束网络的运动学模型198

7.4.3变动几何约束网络和公差网络之间映射的定量描述199

7.5计算机辅助公差大小的最优分配201

7.5.1公差大小最优分配的数学模型201

7.5.2采用遗传算法的公差大小的最优分配201

7.5.3可装配性评价203

7.5.4计算机辅助公差大小优化设计的总体框架204

7.6实例分析205

7.7本章小结214

附录7-1215

附录7-2221

参考文献223

第8章可靠性设计225

8.1 引言225

8.1.1质量与可靠性225

8.1.2可靠性的定义与尺度225

8.1.3可靠性设计与试验的内容、特点和方法227

8.2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228

8.2.1应力—强度分布干涉理论228

8.2.2机械零件可靠度的计算230

8.2.3机械零件的可靠性设计232

8.3系统的可靠性设计233

8.3.1系统可靠性逻辑模型的建立234

8.3.2系统的可靠性预测235

8.3.3系统的可靠性分配240

8.4系统的可靠性分析244

8.4.1失效模式、影响及致命度分析(FMECA)244

8.4.2失效树分析(FTA)247

8.5加速寿命试验及其试验方案的优化设计254

8.5.1寿命试验设计的基本问题254

8.5.2加速寿命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256

8.5.3加速寿命试验方案优化设计的准则259

8.5.4加速寿命试验的可靠性统计模型260

8.5.5用于方案优化的ML估计理论260

8.5.6试验方案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262

8.5.7优化设计实例263

8.6产品可靠性的区间估计方法264

8.6.1 Bootstrap区间估计的思想方法265

8.6.2Bootstrap纠偏估计266

8.6.3 Bootstrap区间估计实例与估计精度的讨论267

参考文献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