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理学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828127.jpg)
- 潘玉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9050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地质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理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与科学维度1
第一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
一、地球表层概念的提出及其涵义2
二、地球表层的时空尺度3
三、地球表层的结构5
四、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8
五、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空间系统12
第二节地理学的研究核心15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念的根据15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17
第三节地理学的科学维度18
一、地理学问题研究的维度18
二、地理学的科学维度19
第四节地理学的性质20
一、地理学的综合性22
二、地理学的PRED性22
三、地理学的软科学性23
四、地理学的工程性24
一、金字塔结构体系25
第一节地理学的体系25
第二章地理学的学科体系25
二、《理论地理学概论》中的地理学体系26
三、《地理学引论》中的地理学体系27
四、《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的地理学体系29
五、地理学的四层次体系30
六、《现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学体系30
七、《现代地理学图书分类法的探讨》中的地理学体系31
八、《区域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学体系32
九、《理论地理学》中的地理学体系32
十、《论地理学体系建设》中的地理学体系33
十一、《理论地理学的科学问题》中的地理学体系34
十二、《地理科学》中的地理学体系35
第二节构建地理学体系的方法论36
第三节主要学科简介37
第三章地理学的理论结构55
第一节概述55
一、科学理论的性质与功能55
二、科学学说的结构57
一、地理基本要素59
第二节地理学的理论结构59
二、地理基本概念60
三、地理学的基本公理63
四、地理学的基本理论66
五、地理学理论结构模式67
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价值68
第一节地理学价值的内涵68
一、地理学的哲学价值69
二、地理学的科学价值70
三、地理学的应用价值72
四、地理学的教育价值74
第二节地理学价值的实现76
一、地理学的价值关系76
二、价值实现的机制77
第五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79
第一节人地关系学说的考察79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79
二、地理环境可能论80
三、地理环境适应论81
四、文化景观论82
五、人地共生论83
第二节人地关系的历史分析83
一、农牧业产生以前的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原始共生84
二、原始农牧业及小农经济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顺应84
三、工业革命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大改造85
四、向建设理想环境的过渡阶段:人类和自然环境协调共生86
第三节人地关系的实证分析86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命活动的作用86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87
三、地理环境对人类政治军事活动的作用89
四、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0
第四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92
一、共生的涵义92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类型93
三、人地共生的原理95
四、人地共生的实现97
第六章地理建设与地理工程99
第一节地理建设99
一、地理建设的观念与历史99
二、地理建设的基本原理101
三、地理建设的技术内涵107
第二节地理工程109
一、地理工程的涵义109
二、地理工程的基本原理109
三、地理工程的基本内容112
四、地理工程实例114
第一节地理学发展的动力117
一、地理学发展的模式117
第七章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17
二、地理学发展的动力120
第二节现代地理学的产生背景123
一、地理学史分期123
二、现代地理学产生的背景124
第三节地理学的观念与地理学主要学派127
一、地理学的观念127
二、地理学的主要学派128
第四节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130
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基本特征130
二、现代地理学的核心与发展趋势133
第一节概述139
一、方法与方法论139
第八章地理学方法论139
二、地理学方法论的特点140
三、地理学方法论的作用与基本原则141
第二节科学哲学144
一、逻辑实证主义144
三、新历史主义145
第三节归纳、演绎、类比145
二、历史主义145
一、科学归纳法146
二、科学演绎法147
三、科学类比法148
第四节系统论思维149
一、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涵149
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150
三、熵方程153
四、S形曲线153
五、整体、涨落、突变、协同154
六、因果反馈156
第五节综合集成法157
一、综合集成法157
二、定性与定量关系160
三、定量分析的特点161
第六节模型方法162
一、模型方法的概念与功能162
二、模型的基本类型163
三、模型化的方法与步骤163
第七节地理学研究的程序和模式(Ⅰ)——传统的经验归纳模式165
一、确定研究课题166
二、积累知识、搜集资料167
三、观察、实验168
四、抽象、概括、判断、推理169
五、提出假说理论171
第八节地理学研究的程序和模式(Ⅱ)——波普尔的猜测反驳模式与库恩的范式更替模式173
一、波普尔的猜测、反驳模式173
二、库恩的范式更替模式175
第九章研究地理系统的重要方法——系统动力学178
一、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179
第一节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9
二、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182
三、系统动力学的主要特点183
第二节系统动力学对系统的描述183
第三节流程图及其构成要素185
一、构成要素及其符号185
二、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186
三、流程图的形式188
二、系统的结构分析190
三、建立数学的规范模型190
一、系统分析190
第四节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190
四、模型模拟与政策分析191
第五节系统动力学模型方程和计算192
一、计算顺序192
二、方程中的变量符号196
三、系统动力学方程197
参考文献200
附录一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203
附录二地理学的哲学贫困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