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银行运营中的犯罪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银行运营中的犯罪研究
  • 刘德法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879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金融-经济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银行运营中的犯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国金融体制的确立与发展1

一、中国金融体制的形成及其发展1

第一章 我国银行的体制及法律制度1

二、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及其阶段性成果3

第二节 银行的职能与管理9

一、中央银行的制度变迁9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16

三、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与管理22

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及其类型24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管理26

第三节 新形势下我国银行的经营机制与目标32

一、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流32

二、我国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32

三、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应具备的条件35

一、WTO对我国银行业的中击和挑战37

第四节 WTO对我国银行的冲击和挑战与我国的应对措施37

二、我国银行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40

第五节 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41

一、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41

二、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建设所取得的成果43

三、我国现有金融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43

四、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45

第二章 我国银行运营中的风险及产生原因48

第一节 金融风险与社会稳定48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48

二、金融风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49

第二节 金融风险的种类及其特点50

一、金融风险的种类50

二、金融风险的特点53

一、市场经济运作的负面效应56

二、金融秩序混乱56

第三节 银行运营风险产生的原因56

三、银行内控不严57

四、银行自身的问题57

第三章 银行运营中犯罪的总体分析60

第一节 银行运营中犯罪的概念及其类型60

一、银行运营中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60

二、银行运营中犯罪的类型65

第二节 银行运营中犯罪的原因分析68

一、银行运营中犯罪的一般原因68

二、银行运营中犯罪的具体原因71

第三节 银行运营中犯罪的特点和规律74

一、涉案金额惊人,国家损失巨大74

二、内部作案或内外勾结作案,成功率高75

三、犯罪形式多样化,犯罪手段智能化76

四、犯罪造成的恶劣后果和影响波及面广76

五、跨国性、国际化特点日趋明显77

六、职务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78

第四章 银行信贷业务中的犯罪80

第一节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80

一、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概念80

二、银行信贷业务活动中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适用意义81

三、银行信贷业务活动中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特征81

四、银行信贷业务中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司法认定83

第二节 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84

一、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概念84

二、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立法沿革85

三、银行信贷业务中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构成特征86

四、银行信贷业务中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司法认定87

第三节 违法发放贷款罪、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90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和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的概念90

二、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立法沿革90

三、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特征91

四、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司法认定94

一、高利转贷罪的概念96

第四节 高利转贷罪96

二、高利转贷罪的立法沿革97

三、我国银行信贷业务中高利转贷罪的特征97

四、我国司法实践中高利转贷罪的认定101

第五节 贷款诈骗罪101

一、贷款诈骗罪的概念101

二、贷款诈骗罪的立法沿革102

三、我国银行运营中贷款诈骗罪的特征103

四、贷款诈骗罪的处罚104

五、银行运营中贷款诈骗罪的预防105

第五章 银行筹资业务中的犯罪107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07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07

二、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当注意的问题111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112

一、集资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13

第二节 集资诈骗罪113

二、认定集资诈骗罪应当注意的问题117

三、集资诈骗罪的处罚118

第三节 挪用公款罪119

一、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19

二、挪用公款罪认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28

三、挪用公款罪的处罚131

第四节 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132

一、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32

二、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认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39

三、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的处罚142

第五节 银行筹资业务中犯罪防治对策142

一、银行筹资业务中犯罪的原因144

二、防治银行筹资业务中犯罪的对策146

第一节 金融凭证诈骗罪148

一、金融凭证诈骗罪概述148

第六章 银行结算业务中的犯罪148

二、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149

三、定罪时应注意的问题151

第二节 信用证诈骗罪153

一、信用证诈骗罪概述153

二、信用证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154

三、信用证诈骗罪定罪时应注意的问题159

四、信用证诈骗罪的防范160

第三节 信用卡诈骗罪161

一、信用卡诈骗罪概述161

二、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162

三、信用卡诈骗罪定罪时应注意的问题165

四、信用卡诈骗罪的防范168

第四节 有价证券诈骗罪170

一、有价证券诈骗罪概述170

二、有价证券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170

三、有价证券诈骗罪定罪时应注意的问题173

第一节 伪造货币罪176

第七章 银行资金管理中的犯罪176

一、伪造货币罪的构成特征178

二、伪造货币罪的司法认定179

三、伪造货币罪的刑事处罚180

第二节 变造货币罪181

一、变造货币罪的构成特征182

二、司法认定182

一、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的构成特征183

三、刑事处罚183

第三节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183

二、司法认定184

三、刑事处罚185

第四节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185

一、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构成特征185

二、司法认定187

三、刑事处罚187

一、持有、使用假币犯罪的构成特征188

第五节 持有、使用假币罪188

二、司法认定189

三、刑事处罚189

第六节 骗购外汇罪190

一、骗购外汇罪的构成特征190

二、司法认定191

三、刑事处罚191

第七节 逃汇罪191

一、逃汇犯罪的构成特征191

二、司法认定192

三、刑事处罚192

第八节 洗钱罪193

一、洗钱犯罪的构成特征193

二、司法认定195

三、刑事处罚196

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197

第一节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197

第八章 银行科技管理中的犯罪197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认定205

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刑罚适用206

第二节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06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206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司法认定211

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刑罚适用213

第三节 其他利用计算机对银行进行的犯罪213

一、隐匿犯罪程序213

二、积少成多法214

三、非法控制输入214

四、搭线入侵215

五、网络远程非法登录215

六、正负相抵法216

第四节 银行科技管理中计算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217

一、银行科技管理中计算机犯罪的特点217

二、银行科技管理中计算机犯罪的预防对策222

第九章 银行财会业务中的犯罪224

第一节 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224

一、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的构成特征224

二、本罪的司法认定225

三、刑事处罚226

第二节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226

一、本罪侵犯的主体227

二、本罪客观方面的表现228

三、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230

四、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230

第三节 偷税罪230

一、偷税罪的概念和特征230

二、偷税罪的认定及处罚233

三、银行偷税的特点及其惩治235

第四节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236

一、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概念和特征236

二、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认定和处罚238

第五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239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和特征239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司法认定241

第六节 贪污罪242

一、贪污罪的概念和特征242

二、银行运营中贪污犯罪的特点及惩治244

第十章 银行综合管理中的犯罪246

第一节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246

一、擅自成立金融机构罪的构成特征247

二、擅自成立金融机构罪罪与非罪的界限248

三、刑事处罚249

第二节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249

一、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的构成特征249

二、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及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251

三、刑事处罚251

一、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52

第三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252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的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犯罪253

三、银行综合管理中对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犯罪的对策256

第四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258

一、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58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259

三、银行综合管理中防治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对策260

第五节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260

一、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60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犯罪及其成因261

三、银行综合管理中防治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犯罪之对策264

第六节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265

一、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65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防治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犯罪之对策267

第七节 丢失枪支不报罪268

一、丢失枪支不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68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和特征270

第八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270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防治丢失枪支不报犯罪之对策270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274

三、银行综合管理中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预防对策279

第九节 虚假广告罪281

一、虚假广告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81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的虚假广告犯罪及其成因283

三、银行综合管理中防治虚假广告犯罪的对策286

第十节 行贿罪288

一、行贿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88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的行贿犯罪及其成因290

三、银行综合管理中防治行贿犯罪之对策292

第十一节 受贿罪293

一、受贿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293

二、银行综合管理中的受贿犯罪及其成因296

三、银行综合管理中的受贿犯罪之防治对策299

第一节 整顿秩序,净化环境301

第十一章 银行运营中的犯罪防治对策301

一、银行内外非法运营活动的危害302

二、对非法银行活动治理的途径303

第二节 强化银行内部的管理机制304

一、强化银行内部的管理机制304

二、内部管理机制的科学实现305

第三节 内部管理机制的具体落实307

一、落实银行运营的要求,银行机构要慎重设立308

二、加强岗位管理,严格岗位责任制308

三、坚持授权有限原则,完善上下级行的监督308

四、加强钥匙、印鉴、密匙、密码、密卡管理308

五、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具体措施309

第四节 重视岗位培训,确保人员素质312

第五节 建立高科技防范体系313

一、加大投入,提高银行活动的硬件设施的科技含量313

三、加强高科技管理的制度建设314

二、加强高科技人员的管理314

四、运用高科技强化自身管理315

五、推广电子支付密码手段317

六、防止高科技设备被侵害318

七、加强计算机业务稽核,查锚防弊318

第六节 警银配合防治银行运营中犯罪的基本方略318

一、目前警银配合存在的突出问题318

二、警银配合,防治银行运营中犯罪的措施320

第七节 警银配合,防治银行运营中犯罪的具体措施323

一、建立信息通道,尽早发现敌情324

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形成警银联动326

三、共制犯罪嫌疑人,快速破案327

四、求助银行专家协作侦破工作328

五、建立快车专线机制,迅速接敌近敌328

六、搞好区域协作,整体配合攻坚328

第八节 建立银行运营中犯罪防治研究的联合体329

附录 案例与警示331

热门推荐